摘 要: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質量不僅關系到圖書館的穩健發展,還與校園文化建設和讀者全面發展息息相關。本文闡述了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關于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有機發展的建議。
關鍵字:高圖書館;文化建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高校圖書館作為校園文化的主要陣地之一,擔負著傳播知識、弘揚文明的重任,要緊緊抓住和配合文化大發展,圍繞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目標,不斷創新、認真實踐, 在建設好圖書館文化的同時,承擔起圖書館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責任和義務。
一、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內涵
高校圖書館文化是高校圖書館及其工作人員以大學文化為背景,以圖書館文化為基礎,在圖書提供、利用和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準則、道德規范、心理態勢、知識體系及外在形象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的總和。它置身于社會文化大背景中,是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亞文化形態。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形成既是一個動態的、長期的過程,又是一個微妙的過程,體現出時代性、多元性、可塑性的鮮明特征。高校圖書館文化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處于最表層的物質文化,如館舍、館藏、館內設備等硬件設施。二是處于中間層的制度文化,包括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體系。三是處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包括圖書館價值觀、服務文化、精神、形象和風尚。
二、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在文化建設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整體上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如下:
(一)精神文化建設不足
高校普遍存在著重視物質文化建設而忽視精神文化建設的狀況。 圖書館建設中,重視的是場館、藏書數量、環境等,而對精神文化方面則不注重。有很多新建的圖書館外觀特別壯觀,藏書豐富,館內的環境也十分養目,但是管理和服務卻渙散慵懶,管理人員服務態度惡劣,水平不高,不能令教師和學生滿意。讀者在借閱圖書時,不遵守相關的管理規定,如一些學生經常在閱覽室占了位又不用,使這個位置一整天都空著,影響他人的使用。有些學生在圖書館接打電話,完全無視其他同學在安靜地看書,這些行為都是缺乏精神文化的表現。
(二)文化建設的主體結構不全面
圖書館的主體是讀者和管理員,其文化建設的對象應包括這兩個部分。然而,目前注重的是對學生的約束,在一些管理制度、借閱制度中,缺少對圖書管理員這一群體的關注,這是影響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一個關鍵因素。 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養良莠不齊,無序混亂的現象時有發生。 圖書館需要全體人員共同營造一種文化氛圍,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參與、共同遵守、齊心協力。
(三)文化建設缺乏特色
每一個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教育理念, 有自己的特色文化。 但是目前高校的文化建設,尤其是圖書館的文化建設,各校千篇一律,高大的建筑外觀,豐富的藏書,互相模仿的制度,這是目前文化建設中比較欠缺的方面,要在今后的圖書館文化建設中予以重視。理工科的院校 就要打造理工科院校嚴謹認真的文化特色;文科類的院校,就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氛圍;專業性的院校,就要突出專業性的特點,力爭成為本領域的佼佼者。
三、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有機發展路徑
根據高校圖書館文化內涵及目前存在的問題,要使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獲得有機發展,應從以下幾方面方面入手:
(一)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圖書館包含的所有實體資源所呈現的文化特點。它是圖書館文化的載體,是圖書館整體形象的外在表現。高校圖書館的物質文化包括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設施設備、整體建筑、環境布局等。高校圖書館的物質文化建設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設必須要配置合理,滿足本校各類讀者的需求。
(二)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意識形態的深層次文化,是圖書館文化的先導與靈魂。高等學校培養的是高素質的學生,讀者的文化層次較高,他們的信息需求也高,這就要求館員具備較高的素質及道德修養。在信息化、知識化時代,高校圖書館館員的工作已不再是傳統的借書和還書,而是知識的導航員與傳播者。所以,要構建良好的高校圖書館精神文化就必須對館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使他們具備一系列的價值理念與道德素養。具體培訓內容可以從專業技能、工作態度、價值理念、行為準則等方面入手。通過先進的圖書館技術培訓讓館員掌握現代化的圖書館管理技能,運用現代化的技術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通過與讀者之間開展各種活動,培養館員較高的道德修養,養成善于 與讀者溝通、交流的習慣,隨時了解讀者的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務。
(三)制度文化
在文化系統,為了確保自身的穩定性及有序運行,都要對其文化主體和文化要素實施控制,使之遵循其文化模式行事。因此,建立良好的高校圖書館制度文化,必須制定健全的圖書館規章制度,這樣才能保證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工作順利開展。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也可稱為制度文化,是高校圖書館館員和所有讀者共同遵守的各種行為規范。這些制度是圖書館文化的保障,主要包括館員日常行為規范、讀者行為規范、閱覽室管理規定、超期罰款制度、辦理讀者證制度、圖書館開放時間規定、圖書館部門職責、圖館人事制度、績效考勤制度、圖書采購與設備維護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合理的人性化的規章制度能夠對館員或讀者起到一定的約束或指導作用,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參考文獻:
[1]趙涵,趙 慶齡.淺談圖書館在 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科技信息,2012(1).
[2]周久鳳.高校圖書館文化化人功能探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2).
[3]何杰瑛.淺談圖書館文化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10916).
作者簡介:毛丹(1981.11),女,重慶大足人, 助理館員 ?在讀碩士 主要從事圖書館管理及金融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