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占江
摘 要:近年來,錫林社區從“社區的民調機制建設、社區服務能力建設、社區廣場文化建設、社區生活環境建設”入手,有力地促進了創和諧文明社區工作,并確保。本文就該如何通過“四項建設”創文明社區進行總結分析。
關鍵詞:錫林社區;四項建設;文明社區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錫林社區現有1314戶3565人,是員工居民共同生活的聚居地,是分公司對外文明創建宣傳的一個窗口,它的文明和諧關系到分公司整體的文明與和諧。
一、社區民調機制建設
(一)建立了民事調解機構
沒有穩定就沒有和諧,沒有融洽和睦的鄰里關系就沒有文明的和諧社區。隨著經濟社會轉型加快和油田改革調整的不斷深化,員工居民思想活動日趨活躍,呈現出思想多元、需求多樣、訴求多變的新特點。為了使社會矛盾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級、不向壞的方面轉化,我們主動應對,積極與具有政府工作職能的地方錫林油區派出所、華油社區居委會和分公司穩定辦聯系,成立了民事調解領導小組,建立了分公司民事調解室,聘請了6名調解員,并為他們辦理了由地方政府頒發的民事調解證。兩年來,共調解了鄰里糾紛26次,調解率100%。
(二)推行網格化建設
構建和諧社區的基本單元是樓院,也是最貼近居民的前沿。為充分發揮社區民調機制在創建文明社區中的作用,我們根據錫林社區的新舊區間、樓群、獨棟和單元將小區39棟樓劃分為四級網格,明確各級負責人,完善組織機構和配套制度,確定樓長39名,單元長138名。網格員對各自所轄網格進行信息摸底,全面掌握居民家庭人口狀況、工作狀況、生育狀況等13個大類306個項目的數據信息,并將民事調解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范疇,實現定人、定責、定區域,變“坐等居民上門”為“主動下戶服務”。使民情民意更加暢通、辦事服務更加高效,做到了小網格大服務。
(三)服務熱線解民憂
只有心里裝著用戶,為居民排憂解難,才能化解矛盾,得到居民的認可和滿意度的提升。為及時為居民排憂解難,我們充分發揮“4440”服務熱線作用,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熱線值班等制度,共接到居民報修電話1000多個,全部做到了解疑釋惑、及時協調維修,期間共對團結大街路面進行瀝青澆筑維護,對家屬區160多戶屋頂漏雨、窗口進氣問題進行整改落實。
二、社區人文環境建設
(一)營造凝聚人心的宣傳氛圍
只要把小區居民的思想、認識和興趣點凝聚起來,才能推進錫林小區文明建設步伐。思想宣傳教育活動中,我們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利用小區16塊牌匾、制作圖版、懸掛條幅、發放宣傳單、廣播等途徑,多角度、多層次宣傳油田公司、分公司社保、醫療等各種政策、法規,使上級政策、精神宣傳做到了全覆蓋。
(二)營造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
加強錫林社區聯防隊及義務治安志愿者巡邏隊伍建設,在全國“兩會”、國慶等重要時期,積極配合錫林油區派出所不定期對錫林社區重要地段,重點特殊人員,采取白天志愿者巡邏、走訪、盯防、夜間警車巡邏等上下連動的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形式,構建了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幾年來,錫林小區沒有發生重大治安案件。
三、加強社區廣場文化建設
(一)讓廣場文化成為培育社區文化的一塊沃土
良好的廣場文化,不僅直接為居民所接受參與,更能吸引居民自發性地參與社區文化活動,提高居民的愉悅程度,增強居民對于社區的認知度和歸屬感。為充分利用錫林社區內的廣場、旱冰場、道路、網球場、門球場,建設中的綜合服務樓等文化宣傳陣地,我們及時把不同類型的運動健身的居民組織起來,在各自區域內隨處可見跳廣場舞、交際舞、扭秧歌、唱歌、練太極拳、練空竹、舞劍、健身操的,讓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成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二)讓協會成為社區文化的主力軍
當前,隨著居民對社區廣場文化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我們充分發揮夕陽紅老年舞蹈隊、棋牌、乒乓球、門球、太極拳、合唱團、秧歌等7個協會作用,積極參加分公司“草原油情”文化節、快樂之冬、錫林之夏和分公司草原文化節進社區慰問演出,舞蹈協會人員還利用業余時間自編自排的舞蹈節目,在今年錫林小區慶“七一”油地文藝匯演,錫林礦管站文明花宣傳隊在第二屆社區文藝匯演中,自編舞蹈《酥油飄香》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
(三)讓鄰里文化步入社區文化的主導行列
隨著社區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居民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幾年來,我們廣泛開展了“文明樓棟”、“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評選,改善了鄰里關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溝通,使錫林社區和諧氛圍日趨濃厚。去年錫林小區兩個文明樓棟、4個文明單元、8個文明家庭、24個文明居民被油田公司命名表彰。3戶居民被錫林浩特市評為好媳婦,文明市民、五好家庭。
綜上所述,“四項建設”活動的開展不僅奠定了構建美麗和諧礦區基礎,也使分公司快樂與發展共進在創建和諧文明小區中得到了傳承和延伸,并賦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二連石油人草原油情文化的繁榮、發展和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朱霞萍.海寧市海洲街道農村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4(9):1479-1481.
[2]廖敏.社區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治理推進的障礙因素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