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歌

自2013年12月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之后,我國對外經貿合作出現了新局面,對外貿易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我國與海合會成員國的貿易顯著提速, 201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7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2014年海合會成員國重啟和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海合會((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ncil),簡稱海合會(GCC))國家——沙特、科威特、阿聯酋、巴林、卡塔爾、阿曼——位于“一帶”與“一路”的交匯點上,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加快發展我國與海合會國家的貿易并挖掘雙邊貿易潛力,對實現我國外貿轉型發展、調整貿易的地理方向和鞏固貿易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中國與GCC國家貿易發展現狀
(一)貿易規模增長迅速,我國以逆差為主
中國與GCC國家的經貿合作深入始于2004年中阿合作論壇的建立,同年中國與GCC在北京簽署經濟、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啟動雙邊自貿區談判,雙邊貿易發展活躍,2010年中國-GCC建立戰略對話機制,雙邊貿易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圖1)。自2004年-2013年,我國與GCC貿易額從247.32億美元增長到1653.47億美元,年均增速28.1%,遠高于同期我國外貿年均增速18.1%的水平,其中中國向GCC出口從104.36億美元上升至596.77,年均增速23.7%,從GCC進口由142.96億美元上升至1056.70億美元,年均增速32.4%,而同期,我國外貿出口年均增速18.6%,進口年均增速17.7%。由于從GCC進口年均增速顯著高于出口年均增速,我國對GCC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圖1),2012年,中國對GCC逆差464.5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13年稍有下降,但依然達到459.93億美元,占雙邊貿易額的28%。
(二)貿易商品結構體現明顯的互補性
國際上廣泛采用的國際貿易商品分類是聯合國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其將國際貿易商品分為10大類,其中0-4類為初級產品,5-9類為工業制成品。按此分類方法,我國從GCC進口商品非常集中,主要是第3大類,即礦物燃料、潤滑劑和原料,中國從GCC的石油、天然氣進口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04-2013年,其占中國從GCC進口總額的比重從79.47%升至84%,其次為第5大類,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主要是與石油有關的石化和塑料等產品,但是該產品進口呈明顯下降趨勢,2004-2013年,其占中國從GCC進口總額的比重從17.83%下降至13.85%,但是這兩項總和占中國從GCC進口總額一直維持在97%左右。
我國向GCC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6-8類,即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機械和運輸設備以及雜項制品,2004-2013年,這三類產品出口占中國向GCC出口總額的比重保持在92%-94%。隨著GCC國家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國內建設的展開,中國向GCC工業制成品出口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出口增速上看,2004-2013年均增速超過100%的商品包括皮革、皮革制品、鋼鐵、發電機械設備、金屬加工機械、其他運輸設備以及攝影儀器、設備和供應品、光學產品、鐘表等;從出口規模看,2004年,中國向GCC出口還以紡織、服裝及有色金屬為主,其占當年中國向GCC出口總額的三成以上,到2013年,出口以鋼鐵、一般工業機械、設備和機器零件、電信和錄音機音響設備和儀器以及服裝及衣服配件為主,四項共計占中國當年向GCC出口總額的34.3%。總體上看,中國向GCC國家出口以其嚴重缺乏的工業制成品為主,而從GCC進口的則以中國稀缺的原油等初級產品為主,雙邊貿易結構具有明顯的互補性。
(三)雙邊貿易地位迅速提升
貿易規模的擴大一方面體現了貿易國經濟的協同發展,另一方面也是貿易國相互需要的結果。GCC成員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能源產業發達,是世界重要的能源輸出主體,但是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品嚴重依賴國際市場,我國是世界能源消費大國,原油進口依存度2014年達到59.6%,同時我國又是世界制造業大國,豐富廉價的工業產品和生活消費品需要廣闊的銷售市場。
貿易產品的互補性既推動了雙邊貿易的發展,也促進了雙邊經濟的協同發展。2004-2013年,中國向GCC出口占中國出口比重從1.76%上升至2.7%,從GCC進口占中國進口比重從2.55%上升至5.42%,而同期,GCC向中國出口占其出口比重從5.01%上升至9.75%,從中國進口占其進口比重從6.76%上升至11.20%,雙邊貿易總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2.14%上升至3.98%,年均增長7.9%,占GCC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5.63%上升至10.23%,年均增長7%。當前,GCC國家已上升為中國第八大貿易伙伴,而中國是GCC第三大貿易伙伴。
中國與GCC國家貿易規模的擴大是雙邊經濟發展和需要,貿易結構的互補性則體現了雙邊比較優勢的差異性,貿易地位的提升是雙邊貿易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預兆。所有這些都是由雙邊貿易的發展條件決定的。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GCC國家貿易的發展條件
(一)中國-GCC自貿區談判為雙邊貿易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的基礎
中國-GCC自貿區談判始于2004年,2005年雙方建立了自貿區談判工作機制,制定了談判工作大綱,并就貨物貿易的關稅減讓等問題進行了磋商,到2008年,雙方共舉行4輪談判,在貨物貿易談判大多數領域達成共識,并啟動了服務貿易談判。2009年第五輪談判雙方就貨物貿易主要關切和服務貿易初步出價進行了深入磋商,并就原產地規則、技術性貿易壁壘、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經濟技術合作和自貿協定案文等議題廣泛交換了意見。2010年中國--沙特經貿聯委會第四屆會議上雙方明確要加快推動中國-GCC自貿區談判,為雙邊貿易發展創造更加自由便利的環境。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格局就是以“一帶一路”為綱,以自貿區為目,推進中國-GCC自貿區勢在必行。2014年中國-GCC自貿區談判重啟,這是機遇也是挑戰,GCC成員國和我國經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自貿區談判的推進對雙邊貿易的擴大提供了動力和條件,這也是重要機遇。特別是我國現在正經歷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轉型升級,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產品品質不斷改善,產品技術含量也在逐步升級,這更為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擴大對GCC出口提供了條件。隨著我國工業化建設的推進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能源消費激增,對GCC油氣資源的進口需求也在激增,而推進中國-GCC自貿區談判,也為雙邊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 )中國-GCC戰略對話機制為雙邊經貿深入廣泛合作明確了方向
中國-GCC自貿區談判還在進行中,中國-GCC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正在以戰略對話的形式推進著。迄今為止,中國-GCC戰略對話機制已進行三輪。 2010年在北京啟動第一輪戰略對話,并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關于戰略對話的諒解備忘錄》,奠定了雙方進一步合作的基礎;2011年第二輪戰略對話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雙方明確要根據《諒解備忘錄》以及2004年在北京簽署的“經濟、投資和技術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完善雙方在貿易、投資、能源、文化、教育、科研、環境、衛生等領域的磋商、協調與合作機制,并為此制定行動計劃,確定具體時間表,盡早完成自貿區談判;原定于2012年的第三輪戰略對話推遲至2014年在北京舉行,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戰略對話2014年至2017年行動計劃》,并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第三輪戰略對話新聞公報》,公報確定了雙方在政治、經貿、能源、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領域的合作目標,強調雙方應加快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認為雙方經濟互補性強,建立自由貿易區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
雙邊戰略對話機制逐步分層次明晰了雙方對對方的重要性,如果說第一輪戰略對話是“敲門磚”,第二輪則夯實了雙方合作的“基本平臺”,第三輪進一步明確了雙方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確定了雙方經貿合作的目標,還為雙方進一步合作制定了行動計劃。中國-GCC戰略對話機制為雙邊交流合作特別是經貿合作搭建了階梯,每一輪對話都會登上一個新的臺階,促進雙方在更廣闊的層面上深入合作。啟動戰略對話以來,雙邊貿易額增長迅速,2011年雙邊貿易額猛增了44.51%,2011-2013年雙邊貿易年均增速22.37%,2014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額就接近了2013年全年的貿易量。雙邊戰略對話不僅直接帶來了貿易量的擴大,也促進了雙邊在投資和能源領域的合作,中國企業在基建、消費品和電信等領域加大了對GCC的投資力度,GCC也進軍中國管理市場,雙邊投資活動帶動了投資品的貿易,間接促進了雙邊貿易的發展。中國-GCC戰略對話的進行與不斷升級為雙邊經貿深入廣泛合作描繪了前景,明確了方向。
(三)“一帶一路”戰略為中國-GCC雙邊貿易注入了活力
中國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戰略,“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體現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格局,也是提振我國經濟的重要戰略部署。“一帶一路”戰略在經貿合作方面覆蓋貿易、投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金融、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廣泛領域。“一帶一路”戰略經中國提出后,得到了GCC成員國的廣泛響應,GCC成員國地處亞、歐、非三大洲交界處和伊斯蘭文化圈中心地帶,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商貿中心,輻射中東、非洲以及中亞和南亞等地區,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其多個國家位于我國出口歐洲和非洲的重要通道上。“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促進了中國-GCC互聯互通,雙方在該戰略框架下通過重啟自貿區談判和加強雙邊戰略對話,逐步促進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不斷擴大雙邊貿易和投資規模,提高貿易投資水平,促使雙方在貿易投資領域的合作潛力充分釋放。將中國的優勢產能和GCC的比較優勢充分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將為中國-GCC雙邊貿易注入新的活力,促使雙邊貿易迸發新的生機,雙邊在鞏固貨物貿易的基礎上,還可不斷加強文化交流和信息溝通,促進服務貿易、金融投資合作,帶動雙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中國與GCC成員國在政治經濟體制、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雙邊貿易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有挑戰就有機會,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大環境下,通過加強雙邊戰略對話,促進雙邊自貿區談判,中國-GCC國家貿易會有新的突破。
三、中國與GCC國家貿易展望
(一)加強雙邊能源貿易與合作
GCC成員國石油儲量占世界已探明儲量的約45%,天然氣儲量約占世界23%,作為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之一,中國從GCC進口商品主要為石油和天然氣,自2006年美國石油進口下降開始,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激增的能源消費需求形成了GCC能源出口的新保單,雙邊能源貿易增長迅速。2004年啟動雙邊自貿區談判時,中國油氣進口占GCC油氣出口比重為5.85%,占中國油氣總進口的比重為23.67%,2010年雙邊戰略對話機制建立后,2011年中國油氣進口占GCC油氣出口比重上升至10.81%,增長了將近1倍,占中國油氣總進口的比重為25.86%,隨著雙邊自貿區談判和戰略對話的持續推進,到2013年,中國油氣進口占GCC油氣出口比重已上升至12.03%,占中國油氣總進口的比重則上升至28.17%,達到歷史新高。 2004-2013年,中國油氣進口年均增速26.37%,GCC成員國油氣出口年均增速20.46%,中國從GCC油氣進口占中國油氣總進口年均增速2.24%,而GCC向中國油氣出口占其油氣總出口年均增長8.57%,GCC對中國油氣出口增長迅速。能源貿易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都將是雙邊貿易的重要內容,“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拉近了中國與GCC成員國的關系,增進了互訪和交流,在該戰略背景下,隨著自貿區談判和戰略對話的進行,希冀GCC能向中國石油企業開放油氣上游勘探開發市場,促進雙邊能源合作和雙邊貿易的可持續性。
(二)提升中國制成品出口技術含量,擴大對GCC制成品出口
中國-GCC成員國貿易的另一主要交易對象就是工業制成品,其中GCC向中國出口制成品主要是源于其資源優勢的第5大類化工產品,而中國向GCC出口制成品則是源于中國的生產制造優勢的第6、7、8三大類,包括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機械和運輸設備以及雜項制品。從產品技術含量和要素密集度的角度來看,2004-2013年,我國出口GCC產品中低技術含量制成品增速最快,年均為35.59%,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增速最慢,年均為23.62%,中等技術含量和高技術含量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速分別為29.25%和30.55%。低技術含量制成品出口增速經歷了一個過山車,從2004年的20.75%上升至2008年的93.81%,之后開始下降,2013年降至8.12%,而高技術含量制成品出口則呈緩慢上升之勢,2004-2013年我國向GCC高技術含量制成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從15.15%上升到19.09%,中等技術含量制成品出口比重也有所上升。這一方面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了產品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則是GCC市場對制成品消費水平的提升使然。由于中國與GCC成員國貿易長期表現為逆差,GCC的資源優勢源于天然,我國的生產制造優勢則重在人為,要縮小逆差,擴大出口,關鍵是要充分發揮我們的生產制造優勢,適應GCC市場對制成品的高端要求,借助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優惠政策,利用“一帶一路”戰略的優勢環境,不斷提升制成品的品質和技術含量,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產能,擴大對GCC高水平制成品出口。
(三)促進雙邊服務貿易發展
基于當前的經濟發展和貿易現狀,中國-GCC能源與制成品貿易無疑是最值得關注和需要充分發展的,但是,隨著世界服務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中國步入世界服務貿易大國之后,中國-GCC服務貿易也是值得期待的。2004-2013年,GCC服務貿易年均增長16.54%,其中出口年均增長14.91%,進口年均增長17.19%,進口需求增速明顯。GCC進口服務需求增長最快的是運輸和旅游服務,其次是商業服務,出口服務增長最快的是其他商業服務,其次為通訊和旅游服務。而同期我國服務貿易年均增長18.55%,其中出口年均增長16.84%,進口年均增長19.87%,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我國服務出口增長最快的是金融服務,其次為文化和娛樂服務、許可證服務、保險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以及建筑服務,進口增長最快的也是金融服務,其次為文化及娛樂服務、旅游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總體上,中國和GCC成員國服務貿易都具有較快的增長速度,加之雙邊市場容量可觀,而雙方在服務貿易的交易對象上又具有顯著的差異,所有這些都為雙邊發展服務貿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發展空間。此外,相較于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更有助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所以,積極促進雙邊服務貿易發展,既符合雙邊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增進兩國人民的福利水平。
隨著雙邊重啟自貿區談判、持續推進戰略對話機制,加上“一帶一路”戰略的利好推動,中國-GCC成員國經貿發展正面臨難得的機遇期,抓住機會就是獲得了制勝法寶。為此,我們應該加快推進產業和產品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我國的優勢產能,拓寬外貿渠道,促進我國外貿持續健康發展。
注釋:
①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http://fta.mofcom.gov.cn/index.shtml.
②根據UNCTAD數據庫數據整理計算.
③根據UNCTAD數據庫數據整理計算.
④根據UNCTAD數據庫數據整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