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方晶
(山東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山東濟南 250014)
信息化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探究
曹方晶
(山東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山東濟南 250014)
伴隨著我國的科學技術的不斷的發展,我國在水利工程上也開始更加注重科技的投入,因此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當中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水利工程當中,可以更好的對水利工程進行監測和研究,從而更好地為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做出貢獻,有利于水利工程項目的管理。因此本文就將針對信息化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進行簡單分析。
信息化 水利工程 管理 應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電力系統、交通等方面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來普及。而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上的應用不僅促進了這一項目工程的自動化和專業化,還加強了該行業的科學管理,這對于水利行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1.1 信息化技術的基本內涵
信息化技術實際上就是通過計算機這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將科學的管理和監控應用到水利建設當中。其作用辦法是對具體的地形特點進行分析,利用相關處理技術得到數字地圖,對水利工程項目進行更加科學的監測和安全監控,進而保障了水利工程建設的創新性。水利工程管理中通過利用計算機這類設備,往往可以有效地進行數據的采集,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在進行地圖設計的時候更為準確。另外計算機還可以對整體水利工程監測,對其的宏觀把握可以有效的提升整個項目的安全性。精準和準確是信息化應用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意義,也是提升整體施工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
1.2 信息化技術引入到水利工程當中的優勢
(1)測繪的圖形更為精確和準確:信息化技術相比較傳統的測繪方式,更加具有精確性,避免了很多的誤差,在一些地理事物和地貌特征分析的時候,可以更好的將那些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在此基礎上得出更加具有科學性的分析結果。水利工程項目進行施工的時候,總會出現因為地形原因或者勘測難度較大造成的困難,這就需要信息化的技術引入其中,幫助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勘測,獲得更為精確的結果。
(2)提高了工作和測繪的效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可以實現一體化的管理,更加高效率的完成對水利工程的測繪,從而不斷的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一體化就是是指通過計算機完成對于數據的采集、分析、處理和完善統計,一步到位,將從前眾多的步驟連續起來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測繪的時候,傳統測繪一個工作組一天也最多只可以測繪200個地形點,而現在的數字化測繪則可以輕松的完成每天測繪400個地形點的工作量。這就是典型的效率的提升,對于水利工程的整體發展都具有推動作用。
1.3 對水利工程項目的管理更加科學到位
傳統的水利工程管理,因為水利工程項目自身的特點,具有跨度大,難度大以及材料復雜等,這就使得對其的管理難度不斷的加大。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對水利工程進行管理,可以更加科學,嚴謹,也可以做到有條不紊,同時也可以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對于科學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2.1 在施工制度和體系設定中的應用
為了保障工程的質量,水利行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工程當中比較容易出現問題和隱患的環節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核,以此保證工程的安全進行。具體辦法可以從以下兩點出發,第一,要逐步的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施工單位進行和實施相應的檢查和嚴格的監督,這樣才有利于質量體系的不斷完善,對于施工的開展具有制度性的保障。第二,對于水利工程施工圖以及相應的設計進行嚴格的勘察,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科學的勘測和制定。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要進行更為嚴格的標準,當發現出現違章狀況的時候,要及時的采取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宏觀的把握和勘測,使行為得到修正和改正,從而不斷的提升我國的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2.2 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方面的應用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這一項目的特殊性,它在時間跨度上比較大,另外也比較容易出現時間比較長,跨度比較廣等問題,因此在施工的安全管理上必須引起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施工現場是責任落實的最終地方,也是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地對施工的整體運行狀態進行整體宏觀的勘測,實現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把控,切實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例如在工地的一些相對危險的區域,設置預警燈,當危險即將出現的時候都有相關的預警出現,相應的制動系統也會起作用,最大程度上減少危險的出現,當危險發生的時候也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預防。
2.3 在投資管理方面的應用
針對水利工程項目獨有的特點,使得其需要較大的前期成本投資。因此只有盡可能的節約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對資金的把控。將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在投資管理方面,可以科學有效的對資金進行把控,也可以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項目的資金安全。
(1)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工程的價款進行把控:一般而言,工程的價款發生變更是水利工程發展中常見的現象,主要原因就是在起初的工程預算和勘測的時候沒有做好充分和細致的考慮,以至于在后續的工程開展當中,與預算發生了不一致,大多數都是實際的款項超出了預算,導致價款不得已發生變更。另外就是一些不可控原因造成的,比如說自然原因導致工期的延誤或者臨時的停工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這一部分價款都是由施工方承擔,所以減少不可抗拒因素在其中的影響,就可以有效的實現對工程款的保障。將信息化手段引入其中,往往可以科學的計算出一些價款,進行的預算更為合理,使得最終的支出和預算相差較少。
(2)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相應的索賠項目上進行嚴格的把控:在任何一項工程承包或者是工程的開展與建設的時候,索賠都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比如說因為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導致的工期延誤或者是暫時性的停工,或者是因為圖紙發生變更導致與最初的基礎預算有所差別等。要想正確并且積極的進行索賠,就必須對索賠進行相應的嚴格的把控和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索賠方面的預估,可以使得索賠的金額更加的科學,既能夠做到積極的進行索賠,又能夠謀求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信息化手段應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確保水利工程資金的安全性,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豐收。信息化手段是科學進行施工的保障,也是水利工程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和方式。
[1]李卓.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導報,2012,06:73.
[2]李陶.信息化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4,05:84-85+90.
[3]王劍.預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4,2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