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新林
(包頭市愛普特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內蒙古 包頭 014030)
環境監理是指環境監理單位受建設單位委托,依據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環評及其批復文件、環境監理合同等,對建設項目實施專業化的環境保護咨詢和技術服務,協助和指導建設單位全面落實建設項目各項環保措施。本文從實際出發,對環境監理工作進行認真研究,總結出以下8個方面的工作方法供參考。
現場巡查內容主要是落實項目有關環評文件的規定。巡查的范圍包括施工現場、施工影響區、生活營地。在巡查過程中發現環境污染問題,口頭通知承包商限期處理,然后以書面形式予以確認,環境監理人員按期檢查核實,進行相應的跟蹤,待承包方整改落實后才能稱作為完全盡責,并將檢查結果形成檢查紀要上報委托方。對隱蔽工程進行旁站監理,提前預測,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信息管理主要是現場記錄、整改通知、工作報告等。監理人員必須認真、完整地對當日巡查施工現場的各種環境情況作詳細的現場記錄,并由承包商簽字認可。現場記錄反應了施工現場的進度情況,是環境污染事故、處理責任、解決合同爭議等問題的重要原始記錄。整改通知是環境監理人員整理現場記錄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發承包商,要求承包商限期停止污染環境的行為和不合理的操作。整改通知加蓋公章,一經發出具有行政效力。工作報告指環境監理單位向委托方呈報的監理報告,是監理人員對項目環境狀況進行上報、旁站、整改、考核的重要方式,主要反映施工階段環境保護執行情況、重大環境事件及處理情況。以上信息內容均屬施工期內環境質量狀況的真實反映,必須嚴格保存,整理歸檔。
環境監理工作會議包括工地第一次會議、環境例會、專題會議。
2.3.1 第一次會議
第一次工地會議是項目全面展開前,履約各方互相認識、熟悉并取得聯絡,也是檢查環境保護各項準備工作,明確監理程序的會議,主要內容如下。
(1)項目委托方介紹履約各方,包括工程指揮部、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及環境監理單位。
(2)環境監理單位介紹監理人員、職責范圍、工作內容及意義。
2.3.2 環境例會
環境例會是工程施工過程中定期召開的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一次(具體視工程進度考慮)。會議由環境總監主持,參加者包括:環境總監、環境監理人員、工程總監、委托方代表、施工方負責人,主要內容如下。
(1)檢查上次會議決議的執行情況。
(2)通報現場檢查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3)對存在的問題做出陳述、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時間表。
2.3.3 專題環境會議
針對項目重大環境問題,召開專題環境會議,達到加強管理,統一行動,溝通情況,交流經驗的目的。
2.4.1 環境監理日志
環境監理日志是環境監理人員必備的專用手冊,應逐項認真填寫,特別是涉及變更設計、會議決定、上級指示、施工工期、環境事故,環保投資有關事項都應詳細寫入日志。
2.4.2 環境監理月報
環境監理單位應向委托方和行政主管單位提交環境監理月報,其內容如下。
工程概況、環境保護執行情況(包括主體工程環保工作進展、施工營地、工程環保措施落實情況、環保事故隱患或環保事故等)、“三同時”制度的落實、環境監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工程合同管理以書面指示為依據,指令文件是現場環境監理的重要手段,包括環境監理通知、書面整改通知、環境行動通知等。
承包商的環境管理計劃、環境保護措施必須經環境監理單位的同意才可實施,這是環境監理工作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此項工作實施較為困難,目前需要委托方的授權。
根據合同協調好項目委托方與承包商的關系、施工現場各承包單位的關系。
為了解施工影響區域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影響范圍內的居民進行民意調查,核實項目施工期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情況,實行不記名登記制度,將居民的反映意見記錄存檔,及時與承包商溝通、交換意見,將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1]吳建中,趙愛鋒。長輸管道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監理[J].建設監理,2006(4):96~99
[2]謝建宇,馬曉明.工程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的比較及發展建議[J].四川環境 ,2007,26(2):109~112.
[3]任鳳霞.公路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方法體系簡論[J].中國水運,2008(10):191~192.
[4]曹曉紅,李繼文.建設項目工程環境監理中的問題與建議[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6(2):14~15.
[5]萬玉山,胡學括,胡風華.工程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理[J].中國環保產業,2004(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