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 唐孝富 陳又琳 劉柏林
(1重慶市合川區衛生局 重慶 401520;2重慶市合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重慶 401520)
重慶市合川區建設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的實踐與探索
唐偉1唐孝富2通訊作者陳又琳2劉柏林2
(1重慶市合川區衛生局 重慶 401520;2重慶市合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重慶 401520)
建設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是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一項有效措施。2011年合川區按照原衛生部的要求正式啟動建設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經過3年實踐,于2014年10月通過國家衛計委組織專家的驗收。本次研究對重慶市合川區的慢性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及探索,現將詳細研究情況呈現如下。
慢性病;示范區;實踐;探索
慢性病又叫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該疾病不具備傳染性,能夠在長時間被發生積累,最終演變成為疾病形態的損害,慢性疾病具有可預防性,通過采用一些有效措施能夠實現對該疾病的控制,同時,慢性疾病海域人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1]。2011年,重慶市合川區構建了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針對慢性疾病的流行現狀及特點進行研究分析,挖掘相關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防控方案,從綜合性角度對該區的慢性疾病實施防控。通過三年的實踐與探索,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1 構建防控方案
合川區委區政府根據合川區目前的社會環境自己資源狀況,綜合分析現階段本區衛生工作所獲得的成效,綜合考慮本市發展狀況以及人民群眾的具體需求,對合川區的實際工作能力以及開展條件進行了認可,遵循"重視群眾需求,加強部門防控措施,發揮政府職能,建立科學評估標準"的工作原則,科學實施慢性病防控工作,以期促進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合川區制定了《合川區建設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總體實施方案》,全方位實施國家慢性病預防及控制工作,構建綜合防控示范區,對具體工作內容及標準進行明確,并將相關策略貫徹和執行[2]。
2.2 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機制
慢性病是在各種不同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要想對其開展有效控制,消除危險因素,就必須要依靠多個方面的力量。政府作為慢性病防控的主導單位,必須充分發揮其管理組織職能,針對疾病防控過程中的各個主體進行協調,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保證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能夠得到有效構建,推進相關工作,區政府構建了以區長為組長的"合川區建設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及專家組,并且制定聯席會制度,由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不同部門共同合作,推進防控工作。
2.3 充分發揮社會的作用,加強宣傳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手機報、幑信、LED視屏等多媒體手段,擴大慢性疾病防控的宣傳渠道;本區在電視臺、LED顯示屏播放慢性病知識5000多條;在城區主要街道、路口、車站臺、建筑工地圍墻設置健康公益廣告、健康知識長廊30多處,健身步道、廣場、公園、花臺、樓院健康小貼示5000多塊,健康教育宣傳欄約2000多塊,燈牌380塊,建立社區、村、社宣傳欄約2700塊,錄制《合川區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電視專題短片一部;編印《重慶市合川區市民健康生活讀本》、《重慶市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工作手冊》,慢性病相關宣傳資料12種,6萬冊(張),發給廣大市民,使健康理念家喻戶曉。開展慢性病健康為主題日宣傳活動20多次,覆蓋人群近10萬余人。中小學和幼兒園開設健康教育課,開課率均達100%等.
2.4 加強高危人群的發現和干預
我區開展了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工作,逐步提高慢性病的發現率和登記率。目前醫療機構35歲以上首診測血壓率達96.09%;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定期體檢率達83.91%,設立有健康指標自助檢測點;我區積極組織開展了上消化道癌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工作,2013年共篩查了1025例,確診早癌1例,中晚期癌1例,癌前病變6例;2014年,共篩查了1030例,確診早癌1例,早診率為100%,癌前病變4例。
構建慢性疾病綜合預防及控制示范區屬于對慢性病防控機制的一種探索工作,必須要通過各種實踐來驗證和完善。具體要求為:
3.1 21世紀以來,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復雜,面臨的威脅也越來越多,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也開始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我們必須要綜合分析這些具體實踐,對衛生工作方案進行及時補充、調整和完善,明確衛生工作的重點內容,采用針對性的疾病預防模式,以便滿足大家對疾病預防和控制的需要,促使群眾進一步了解各種健康知識,真正了解群眾最迫切的健康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將問題解決,提高服務質量[3]。
3.2 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工作中。要想不斷完善政府、社會以及群眾三大主體的互動機制,必須要加強社會動員,深入到社區、學校以及企業單位、公共場所等組織相關活動,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慢性病防控工作,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提高防控效果。
3.3 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慢性病防控,給予適當的經濟投入和支持。
3.4 專業機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工作職能。慢性病綜合防控區的構建要求社會各方的積極參加和投入,尤其是衛生機構的參與。疾病防控中心必須要積極參與到慢性病防控示范區建設工作中,充分發揮其社會職能,積極與政府建立友好合作,構建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聯盟,保證慢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能夠全面鋪開,有效推進,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1]唐孝富,曲誨,黃新,劉柏林.論慢性非傳柒性疾病的防控探討[J].醫藥前沿,2011.01(21):99-1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醫療衛生亊業》白皮書.h t t p:/news.entv.cn/china/20121226/10586.shtm/.2012-12-26。
[3]唐孝富,陳又琳,劉黔.合川區百歲老人生活習慣及行為方式調查分析[R].慢性病學雜志2013.14(2):141-142.
R97.3
B
1009-6019(2015)09-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