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鄭艷
(重慶市萬州區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重慶 400000)
淺析中成藥的臨床應用
何勇 鄭艷
(重慶市萬州區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重慶 400000)
隨著我國傳統醫學向現代醫學的轉變,中成藥的使用率大為提升。如何在眾多品種中選擇適合的藥物,最大限度地提高中成藥的臨床療效,成為臨床治療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中成藥;臨床;應用
中成藥是傳統方劑學的精華,是我國醫學在藥物實踐積累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國歷代醫學研究者臨床施治和經驗的重要結晶,臨床應用廣泛,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深受廣大患者歡迎。我國傳統的中成藥與現代常規化學藥品相比,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表現出毒副作用較小,安全性較高的特點。然而,中成藥的服用也不是隨心所欲的,臨床實踐當中不經辨證濫用中成藥或合并用藥、不合理的藥劑量等均可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輕則使患者的機體紊亂、組織結構變化,重則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和規范。
(一)不重視辨證論治原則
運用中成藥而不重視辨證論治是西醫臨床治療中常出現的情況,這當然也會存在在部分中醫的施治過程中。這樣至少會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影響患者的治療,使得發揮醫治疾病的藥物不能發揮其作用;其次,藥品的誤用也造成了資源浪費;第三,由于缺乏辨證論治觀念,部分醫生開大處方、重復開藥不良現象也現實存在于臨床施治當中。
(二)中成藥與其他藥物隨意合用
中成藥與其他藥物的合用是指為了使得臨床治療效果更佳,醫生把中成藥與其他藥物(比如西藥)進行科學的搭配,以期起到協同的作用,加快治療速度和提高治療效果。但是,若兩者使用不科學、不合理,幾種藥物會相互抵消或者相抗,或者治療效果低下,或者加重患者的病情,輕則影響治療的效果,重則會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險。
(三)忽視中成藥的毒副作用
部分臨床醫生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中成藥超量或超長時間服用都不會有問題,因為中成藥的毒副作用很小或根本就沒有毒副作用。雖然中成藥與西藥相比有上述的優勢,但是中成藥與西藥一樣也存在服用劑量問題,過小或者過大都會給患者帶來醫治不到位或者不適。
(一)辨證用藥
在中醫發展過程中,辨證施治思想一直以來都是其治療疾病的精髓。通過望、問、聞、切四個環節,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疾病,確定疾病的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確定疾病之后采用"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熱之、熱則寒之"進行醫治。作為醫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成藥的各種應用也必須建立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例如,在臨床上,出現黃色粘痰的咳嗽患者,一般為熱痰咳嗽者,這類患者臨床會選用清熱化痰的藥物來取出患者身體里面的邪惡熱氣,如蛇膽川貝口服液;寒痰咳嗽者則與熱痰患者相反,臨床表現為白色粘痰,臨床施治則選用溫化寒痰的藥物施治,如小青龍湯口服液等。因此,中成藥臨床運用中"辨證用藥"顯得非常的重要。
(二)聯合用藥
中成藥的聯合用藥包括中成藥間的聯合應用和中成藥與西藥聯合應用,這兩者之間雖然聯合用藥方式方法不同,但是其都在辯證用藥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前者為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的中成藥混合相配,這兩種藥物必須是相輔相成,不會抵消藥效或者產生其他的毒副作用,其最終的目的是增強施藥的強度和療效。然而,在臨床實踐中,中成藥之間的聯合用藥存在著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正如上文中將到的,藥效之間的抵消和產生其他影響。例如,朱砂安補丸與天王補心丹(兩者均含朱砂)均可增加有毒成分的服用量,如果單個用藥,其毒副作用患者可以承受,也可以消化,但是兩者聯合就會增加毒副作用。因此,要明白中成藥有毒副作用的同時,也要注意聯合用藥產生的不良反應。
中成藥與西藥聯合用藥是指中醫辨證用藥和西醫辨病用藥結合起來,中成藥與西藥聯合用藥可以理解為藥物的聯合和兩種不同醫治思想的聯合,是一種取長補短,合理聯用的治療疾病手段。例如,為了提高結核病的治療效果,體現中成藥與西藥聯合用藥的思想,臨床上一般將異煙肼、利福平等抗結核藥與中成藥靈芝沖劑合用,以期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如果不合理、不科學的中西藥聯用,可使藥效降低、消失或引起毒性反應。
(三)擇時用藥
中醫"擇時用藥"理論是中醫時間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人體生理周期變化和病理性周期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對藥物所產生的時間效應等特點,通過選擇最佳時間服藥,使藥物最大程度地發揮療效并且不產生大的副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擇時用藥的時間一般有清晨、午前、睡前以及飯前、飯后等等。以午前為例:午前宜服發汗解表藥及益氣升陽藥,如治療感冒的解表藥,治療脾氣下陷的補中益氣丸、參術調中丸等,均應在午前服用。
(四)服藥禁忌
一般來講,中成藥服用過程中對部分飲食有一定的禁忌,也就是中醫所謂的"忌口",服藥期間一般忌有特殊刺激性的、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及食物。具體而言,肝炎患者忌食動物的油脂;痰濕患者忌食酸斂之品;熱性病忌油膩、辛辣,寒性病忌生冷;水腫者不宜多食鹽;含人參、黨參的中成藥應忌與食蘿卜、綠豆共同服用。忌口對疾病治療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并不是絕對的,也遵循著辯證的觀點酌情掌握。
現代的中成藥,已經在傳統中成藥產品的基礎上,依據現代高科技技術為基礎進一步開發研制成的新劑型和新的品種,療效可靠,副作用更小小,應用廣泛,使用方便。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以辨證為依據,將傳統中醫理論和現代中醫理論有機結合;(2)注意聯合用藥的科學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3)聯合用藥需注意用量、服藥時間及服藥禁忌等。
[1]陳卓,劉永,王芬,羅丹,羅麗.門診中成藥臨床應用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2(23)
[2]舒永全,李穎.中成藥在綜合醫療機構的臨床應用調查報告[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2(03)
[3]孫有智,頓寶生,高曉東.淺議合理應用中成藥的方法與技巧[J].時珍國醫國藥.2011(03)
[4]王春榮.淺析中成藥在兒科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中醫.2010(02)
[5]董競成呂玉寶.怎樣科學使用中成藥[J].中華養生保健.2014 (01)
R917
B
1009-6019(2015)09-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