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鴿 賈元琛 史紅菊 吳秀娟 王麗梅 劉雪蕾 陳立立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第二人民醫院 河北 唐山 064000)
超聲造影指導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臨床應用及影響因素探討
王永鴿 賈元琛 史紅菊 吳秀娟 王麗梅 劉雪蕾 陳立立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第二人民醫院 河北 唐山 064000)
目的:對超聲造影指導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中的臨床價值及影響因素予以探討。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間收治的經過病理學證實為乳腺癌的患者30例,通過在近腫瘤側乳暈區以及皮下注射造影劑,對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結超聲造影的增強情況予以觀察,并對患者的前哨淋巴結的增強模式、增強時間、縱橫比、淋巴結門、淋巴結個數等予以記錄,同時在超聲引導下,將亞甲藍注射到前哨淋巴結中,對其實施定位,在手術過程中,將已經應用亞甲藍標記的前哨淋巴結取出,將其送至病理檢查,對活檢結果中前哨淋巴結的轉移情況進行觀察記錄。結果:通過術前超聲造影,發現27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患者,檢出率為90%,通過手術之后的病理學證實,超聲造影所檢出的51個前哨淋巴結中,有30個為陰性,另外21個為陽性,其中陽性與陰性的增強模式、增強時間及縱橫比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并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將超聲造影聯合亞甲藍應用于乳腺癌患者淋巴結的檢查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前哨淋巴結的檢出率,并且能夠對其準確定位,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超聲造影;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臨床應用
在目前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檢測過程中,放射性核素法、染色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聯合應用,在實際的前哨淋巴結檢測過程中應用非常的廣泛[1],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自身的不足之處,將超聲造影技術應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檢測中[2],對于其檢出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間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隨機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間收治的已經證實為乳腺癌的3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為女性,患者的年齡處于30歲到80歲之間,所有入選患者都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在對患者的患側乳腺及腋窩的皮膚實施常規消毒鋪巾之后,應用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為患者開展乳暈區皮下及皮內的局部麻醉,然后應用2毫升的注射器抽取1.5毫升的造影劑,在患者的近腫瘤側乳暈區中開展皮內注射,在注射完成之后,在注射部位輕輕的按摩10秒到30秒,同時在造影模式下沿著淋巴管進入淋巴結的路徑開展實時的、連續的觀察,對淋巴結造影增強模式予以重點的觀察,對患者前哨淋巴結的開始增強時間、個數及大小予以記錄,并要在患者的體表進行相關淋巴結的標記,然后將造影條件轉換成爆破,在爆破確認沒有造影劑的殘留之后,再在患者的原乳暈區的皮下注射1.5毫升的造影劑,對原標記的前哨造影附近有無增強的淋巴結予以重點的觀察,以便有效的避免前哨淋巴結的漏檢,對相關參數予以準確的記錄,如果兩次都沒有檢出前哨淋巴結,則看作是檢測失敗。在探頭對病灶予以掃清之后,應該使聲束與病灶截面垂直,探頭掃清病灶后應使聲束垂直于病灶截面并呈一水平線,應用1毫升的注射器抽取0.5毫升濃度為1%的亞甲藍注射液,在超聲引導之下將針頭定位在造影所示的前哨淋巴結中,并在其中注入0.1毫升到0.2毫升的亞甲藍,并用記號筆在患者的體表作出相應的標記,對皮膚表面與病灶中心的距離進行測定。手術過程中,在找到藍染的亞甲藍之后,常規的完成相應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然后將淋巴結放置在培養皿中,對其進行編號,應用濃度為10%的中性甲醛來進行固定,將其單獨送往常規的病理組織學檢查室開展病理學檢查,如有必要可以實施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1.3 統計學分析[3]
本次研究中相關數據的處理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術前超聲造影,發現27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患者,檢出率為90%,通過手術之后的病理學證實,超聲造影所檢出的51個前哨淋巴結中,有30個為陰性,另外21個為陽性,其中陽性與陰性的增強模式、增強時間及縱橫比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并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上超聲造影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是將超聲造影劑微泡在組織間隙中進行注射,其可以進入到毛細淋巴管中,對淋巴結予以清晰的顯示,并且如果造影劑選擇合適,其能夠被限制在前哨淋巴結中,不會進入到下一站的淋巴結,這對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準確檢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
對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患者來說,做好手術前的前哨淋巴結的定位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單純的應用體表定位,會收到手術中體位改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將亞甲藍標記法應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定位中,不僅其材料簡單易得,而且在實際的應用中,不需要應用特殊的針具,操作起來非常的方便,通過對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結果分析發現,將超聲造影聯合亞甲藍應用于乳腺淋巴結患者的檢查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前哨淋巴結的檢出率,并且能夠對其準確定位,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1]于志強,李志旺,韋偉,等.超聲造影指導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03):533-535.
[2]王琰娟,米成嶸,王文.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超聲造影檢查及與乳腺癌組織ER、PR和HER-2表達的相關性[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3(05):528-531.
[3]李艷,尹立雪,李文華.經皮超聲造影檢測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實驗研究[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05):420 -426.
[4]王琰娟,米成嶸,王文.超聲造影診斷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窩淋巴結轉移的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07):1122 -1125.
R737.9
B
1009-6019(2015)09-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