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蘇 趙峰
(1河北大學臨床醫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學附屬醫院介入治療科 河北 保定 071000)
食管支架成形術后胃食管反流并發癥治療研究
劉文蘇1趙峰2
(1河北大學臨床醫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學附屬醫院介入治療科 河北 保定 071000)
食管支架成形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食管良惡性狹窄的一種較常見的方法,其能夠較快速解除患者食管梗阻緩解吞咽困難等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食管支架成形術后的一些并發癥仍對患者健康造成威脅,本文就食管支架成形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胃食管反流的治療做一綜述。
食管支架成形術;胃食管反流;綜述
食管支架成形術后的胃食管反流并發癥多發生在支架放置于食管中下段或賁門處的患者,有資料顯示其發生率約為12.5%[1]。其病因多為食管支架放置的位置接近賁門,引起機體正常的防反流機制遭到破壞,進而造成胃酸等胃內容物反流,引起患者燒心、反流和胸痛等癥狀。應注意的是嚴重者可以發展成食管潰瘍或Barrett食管,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臨床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食管支架成形術后胃食管反流并發癥的治療與一般胃食管反流病類似,下面從支架的選擇、藥物治療與患者教育三個方面作一簡要介紹。
2.1 支架選擇
食管支架種類繁多,對于食管梗阻位置較低或發生在賁門部的患者應盡量使用防反流支架,使用防反流支架能夠有效減少胃食管反流的發生。防反流食管支架的研究迅速,不僅種類很多,不同種類防反流支架的抗反流結構也不同,目前主要有:帶有"風向袋"樣防反流食管支架、三尖瓣瓣膜防反流食管支架和心形傘狀瓣膜防反流食管支架[2]。葛星[3]等人在對17例置入防反流覆膜食管支架患者的隨訪研究后發現,17例患者術后均沒有發生胃食管反流,防反流支架相對于常規食管支架在抗反流方面具有較好的療效。
2.2 藥物治療
對于胃食管反流癥狀較重的患者應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傳統用藥以抑酸藥和黏膜保護劑為主,如奧美拉唑、西米替丁和鉍劑等。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研究迅速并出現了很多新藥,如巴氯芬、AZD9343和AZD3355等GABA-B激動藥,研究表明其能夠有效緩解胃食管反流的癥狀[4]。中醫在治療胃食管反流上也取得了較為肯定的療效,國內學者曾用半夏瀉心湯加味對6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進行治療,其中93.33%的患者癥狀得到緩解[5]。臨床中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用藥,相對于單一西醫或中醫的治療,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中西醫聯合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的療效。
2.3 患者教育
對于食管支架成形術后胃食管反流癥狀較輕的患者,不必進行較大強度的藥物治療,改變患者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就能夠達到減輕癥狀的目的。2005年的美國胃食管反流病診斷標準[6]中表明,通過改變患者日常的飲食生活習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胃食管返流引起的相應癥狀。臨床醫師應積極進行患者教育,如告知患者在食管支架成形術后應減少每次進食的量,并適當增加進食次數;進食后不要立即平躺或做劇烈活動,且睡前2個小時內不要進食任何食物;少食用辛辣或油膩的食物,睡眠時應盡量調高床頭等。同時要讓患者戒煙忌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更加廉價且有效的食管支架被發明和使用,并且越來越多的食管良惡性狹窄患者能夠負擔得起支架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而隨之相應的并發癥也呈上升趨勢。臨床中應對食管支架成形術后的胃食管反流并發癥予以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患者會產生一些如反流、燒心的臨床癥狀,引起患者不適降低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可能發展成食管潰瘍或Barrett食管,而后者更是增加了患者發生食管癌的風險。治療上應盡量選擇防反流支架,必要時積極采用藥物治療,并對患者進行教育。相信通過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臨床醫師與患者的共同努力,食管支架成形術會更加完善,讓患者能夠在提高生活質量時不必承受并發癥帶來的影響。
[1]楊位軒,劉成,萬元春.56例食管支架置入術后并發癥分析及防范.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3,18(5):327-328.
[2]馬麗梅,湯小偉,范志寧.食管抗反流支架的最新進展.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2,18(10),12-16.
[3]葛星,王璟.防反流覆硅膠膜食管支架的臨床應用.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2(10),1162-1163.
[4]Kuo P,Holloway RH.Beyond acid suppression:new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for treatment of GERD[J].Curr Gastroenterol Rep,2010,12 (3):175-180.
[5]殷利娜.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胃食管反流病60例.陜西中醫,2012,33:1135-1136.
[6]Devah K,Castell D.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roiogy.Update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5,100:190.
R322.4+3
B
1009-6019(2015)09-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