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 江蘇 揚州 225002)
基于癌癥化療患者心理狀態的人文關懷護理
高燕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 江蘇 揚州 225002)
癌癥作為一種常見的頑固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毒副作用的特征,醫療中常用化療的方式來延緩和救治患者。而很多癌癥患者在化療過程中,極易產生一些焦慮、抑郁、恐懼、狂躁、抗拒治療等不良心理,影響到了化療效果的發揮。鑒于此,本文基于人文關懷護理的角度出發,從抑郁及焦躁心理消減、抗拒心理排除、不良反應減輕、鼓勵患者融入新的生活、用藥指導五個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期為提升癌癥患者的化療效果提供可行性參考。
化療;護理;抑郁;焦躁
研究表明,癌癥患者化療效果與自身的心理狀態有很大關聯。而據相關統計顯示,90%以上的癌癥患者在化療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躁、緊張、恐懼心理;經過心理調節或心理治療的患者的化療效果要遠遠高于內心出于極度恐慌與焦慮的患者。人文關懷護理體現了對患者尊嚴和生命的重視,以及對患者行為的人性化肯定,在癌癥化療前、中、后期都有較大的應用空間。
一是恐懼。癌癥患者因化療極易出現諸如身體浮腫、毛發脫落、生殖能力下降等問題。
絕大多數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此心知肚明,因而一些患者在化療前陷入了趨避兩難的抉擇,一方面擔心化療會損害身體,另一方面又寄希望通過化療延長生命,內心處于極度煎熬和恐懼之中。二是焦慮。焦慮也是化療患者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根據形成原因的不同,把焦慮分成了三類,期待性焦慮:因對化療預期效果過于悲觀而產生的心理狀態;分離性焦慮:化療過程中與親人關系發生變化或脫離日常生活環境而引發的心理狀態;閹割性焦慮:化療后因身體結構產生損傷而產生極度失望的一種心理狀態。三是抑郁。抑郁的主要表現是情緒極度消沉、傷感、失眠、緘默寡言、具有自殺傾向等。抑郁包括原發性抑郁與繼發性抑郁兩種類型,原發性抑郁指的是患者因使用干擾素、激素等化療藥物造成情緒低落的一種心理狀態;繼發性抑郁指的是患者因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四是狂躁。一些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癌癥時,產生極度悲觀心理,行為表現出現異常,時常出現大吵大鬧、不配合治療與護理、對周圍人群極度仇視等現象[1]。五是抗拒心理。一些癌癥患者尤其是后期患者認為化療已不能挽回自身生命,不愿因過多浪費錢財,對治療與護理產生排斥甚至抵制心理。
2.1 減緩患者恐懼、焦慮心理的護理
多數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產生焦慮、抑郁、恐懼心理是因為對化療知識了解甚少。化療前護理工作者與患者進行細致溝通,讓他們對化療有一個客觀而理性的認識,并向患者傳遞不良反應可以消減甚至可能不會產生的信息。化療過程中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消除他們內心的遲疑與恐懼,如農村老年癌癥患者在化療時心理狀態極其復雜,護理工作者一方面應做好患者子女及家屬的心理工作,鼓勵他們多關系愛護病人,消除病人思想上的顧慮。另一方面要以誠懇的態度告誡患者化療是癌癥病癥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鼓勵其安下心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2.2 消減患者抑郁、抗拒心理的護理
家庭是癌癥患者的強大依靠,有家庭的關懷和親人的開導患者會產生積極的求生欲望。醫護工作者調動患者的各方家庭關系與社會關系,與他們一同努力,共同關心患者,讓患者感受到親情與友情的可貴;護理工作者利用化療間歇時間與患者進行交談,鼓勵病人把自身的真實想法與痛苦訴說出來,在耐心聽取病人訴說之后對其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述一些經過化療而康復的案例,增強他們的求生欲望[2];鼓勵患者多與他人溝通,轉移他們的思想痛苦。
2.3 鼓勵患者參與各類活動
患者在化療后家庭角色與社會角色產生劇烈變化,自我評價降低。鑒于此,護理人員可以在病區內舉辦一些抗癌知識競賽問答、健康座談會、抗癌小游戲等活動,鼓勵患者融入其中,與其它患者進行交流,并把一些小禮物作為獎品贈送給那些表現積極的患者。同時,鼓勵患者開發第二興趣,如練太極拳、繡花、創設文藝小品等。通過這些活動,較大化的提升了患者的自我存在感,繼而有助于減輕他們的不良心理。
2.4 給予針對性用藥指導
一些患者對化療藥物的不了解產生抵觸心理,反過來又對化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鑒于此,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行為狀態、心理認知、情緒情感等的不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用藥指導。例如,對那些認知能力不足和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應采取通俗簡潔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必要時使用善意的謊言;而對于一些文化層次較高的患者,應理性的向其分析化療藥物的效果、負面作用,鼓勵其不要放棄治療,配合醫生治療。
2.5 藥物不良反應預防護理
相關研究表明,癌癥患者在化療時出現嘔吐、惡心、厭食等不良癥狀大多是由于心理作用引起的。醫護工作者應定期對病區進行巡視,一旦發現病人有上述狀況,及時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和藥理調節;勸誡病人堅持合理飲食,堅持葷素搭配、多餐少食的原則;要求患者每天飯后進行刷牙,并定期檢查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注意病房通風,必要時在病房內放置一些綠色植物,為患者治療創設一個優雅溫馨的環境[3];科學制定患者戶外活動計劃,鼓勵患者在醫師允許的前提下多走出病區散步或與他人聊天。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人文關懷護理的關鍵所在。護理人員一方面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意識,在患者化療間歇與其進行耐心的交流與溝通,消除他們的疑慮,鼓勵他們樹立生命的信心,并為患者創設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另一方面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學習、多反思、多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1] 尼瑪拉毛,索南達杰.癌癥化療患者實施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6):22-24.
[2] 陳家華,蔡文晶.舒適護理在癌癥化療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2):71-73.
[3] 徐淑靜.癌癥化療患者抑郁狀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12(4):17-20.
R47
B
1009-6019(2015)09-02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