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之茜
(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醫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0)
消化道潰瘍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不具有典型的臨床特征,在臨床上,消化道潰瘍很容易漏診或者是誤診,因此治療存在一定的困難。近些年,消化道潰瘍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為了更好的治療消化道潰瘍,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醫院對消化道潰瘍患者進行了阿莫西林、蘭索拉唑、碳酸鋁鎂片三聯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觀察和進一步探討。
本研究的272 例消化道潰瘍患者是2009 年9 月-2011 年10 月在醫院經過電子胃鏡檢查被確診為消化道潰瘍、幽門螺桿菌檢查陽性的患者,其中男性168 例,女性104 例,平均年齡47 歲,初發病180 例,病程l 周-10 年,所有的患者經檢查后其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均正常。將272 例消化道潰瘍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40 例,男性83 例,女性57 例;對照組132 例,男性67 例,女性65 例。
治療組的140 例患者采用蘭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鋁鎂片治療,蘭索拉唑由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片20mg,患者每日口服用1 片,每天2 次,每天早晨服用1 粒碳酸鋁鎂片,每粒30mg,口服阿莫西林0.5g,每天3 次。對照組的132 例患者僅僅采用口服蘭索拉唑進行治療,一次性服用20mg,每天2 次。兩組的治療周期都是6 周,在治療期間,患者不能服用其他任何藥物。觀察對照兩組患者在服藥之后第4 周和第6 周的情況,記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治療之后疼痛的緩解情況,統計治療有效率。第6 周停止用藥之后要對兩組患者進行電子胃鏡檢查,肝、腎功能,血、尿常規檢查以及大便隱血試驗。
按照衛生部《消化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判定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種。痊愈是指消化道潰瘍患者的癥狀全部消失,經過電子胃鏡檢查之后患者的病灶全部消失。顯效是指消化道潰瘍患者的癥狀基本上消失,經過電子胃鏡檢查之后病灶低于50%。有效是指消化道潰瘍患者的一部分癥狀消失,經過電子胃鏡檢查之后病灶大于50%。無效是指消化道潰瘍患者的癥狀沒有明顯的改善或者患者的疼痛加劇,經過電子胃鏡檢查之后病灶狀況沒有改善。總有效率計算公式為: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X 100%,不良反應的評定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的評判標準。
本次研究的數據統計采用SPSS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如果P <0.05 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在治療4 周時的總有效率為83.6%,治療6 周時的總有效率為97.9%,對照組在治療4 周時的總有效率為66.7%,治療6 周時的總有效率為85.6%,兩組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在治療1 -7 天的疼痛消失率為70.0%,而對照組為44.7%,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治療14 -21 天,27 -34 天以及兩組疼痛沒有消失的病例,發現兩組在這些時期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發現,兩組患者在6 周的治療期內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在用藥的3 周內,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適,如惡心、口干、頭昏等,治療組的不良反應比較輕微也很短暫,不需要停止用藥或者經過特殊處理,對患者繼續用藥,這些不良反應的的癥狀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0%,對照組的不良反應也很輕微,以口干為主,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從整體上來講,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高于對照組,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并沒有統計學差異。對兩組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檢查,肝功能及凝血酶原與凝血酶原活動度檢查等,發現兩組服藥前后的檢查結果沒有統計學意義。
消化道潰瘍主要是由于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相關研究表明,如果能夠徹底消除幽門螺桿菌,就可以降低消化道潰瘍的發病率以及復發率,而采用藥物聯用的治療方式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蘭索拉唑是奧美拉唑的升級產品,是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新型質子泵抑制劑,與同類藥物相比,蘭索拉唑具有治療周期短、消化道潰瘍治愈率高等特點,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并且經濟實惠。蘭索拉唑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親脂性較奧美拉唑要高,可以在酸性條件下發揮藥效,對幽門螺桿菌的抑菌活性是奧美拉唑的4 倍。蘭索拉唑對基礎胃酸的分泌以及所有刺激物所致的胃酸分泌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和藥物的濃度沒有明顯的依賴關系。一般口服蘭索拉唑一個小時之后便可以在患者血液中檢測到,3.6小時達到高峰,藥物被小腸吸收并廣泛分布在以胃壁和小腸壁為中心的各組織中,主要在肝臟中進行代謝,并多數經膽汁于糞便中排泄。蘭索拉唑及其代謝產物不會在患者體內蓄積,對幽門螺桿菌都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連續服藥一周后,患者體內由胃泌素引起的酸分泌可以得到明顯的抑制,并且抑制作用可以維持24 個小時。
采用蘭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鋁鎂的治療方案較之單獨使用蘭索拉唑的治療方案具有一定的優勢。一是前者的整體療效較為顯著[1]。二是前者治療消化道潰瘍的近期療效以及長期療效都要優于后者,統計學研究發現,前者在治療第4 周以及第6 周的有效率都顯著高于單獨使用蘭索拉唑的治療方案,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三是前者能夠顯著緩解消化道潰瘍患者腹部疼痛的狀況[2],治療一周內,患者的腹痛消失率可以達到70.0%,而單獨使用蘭索拉唑治療只能夠達到44.7%,兩者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可以發現,前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高于后者,但是這些不良反應可以在短時間內減輕或者消除,并不影響后續治療。
[1] 潘小娟.蘭索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32例[J].中國藥業,2011,20(21):88 -89.
[2] 朱勇軍,李雙洪,張培權等.消化道潰瘍的聯合用藥治療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2,8(7):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