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占坤
(哈爾濱市阿城區兒童醫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300)
為了探討新生兒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具體情況及耐藥性[1],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重要的依據,選取2010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在我院分離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進行耐藥性回顧分析和調查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在我院分離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進行耐藥性回顧分析和調查研究,共檢出肺炎克雷伯菌95 株,從相同新生兒患者當中分離到的相同菌株是不可以二次計入的,不同部位分離出來的相同菌株可以二次計入。菌株分離檢測主要是依照全國臨床檢驗規定進行,并經過美國生物制造公司的專門鑒定系統進行菌株鑒定。95 株克雷伯菌主要就是從78 例新生兒住院新生兒患者當中分離出來的,男新生兒有50 例,女新生兒有38 例,新生兒的年齡在出生后2 小時-55 天之間,主要包括肺炎新生兒患者35 例,敗血癥新生兒患者15例,早產新生兒20 例,患者有溶血癥的新生兒患者8 例[2]。
1.2 臨床診斷標準(1)新生兒的臨床表現是體溫普遍升高;(2)均出現循環障礙;(3)有腹瀉等臨床癥狀;(4)排除藥物過敏患者。
1.3 試驗方法 在進行藥物試驗之前,要準備好各種藥物試驗紙片,還要準備還試驗用到的專業培養基。利用試驗紙片,采取瓊脂擴散的方法對95 株菌株進行測定和試驗,檢測抗生素的具體直徑,這個直徑主要是抑菌環的具體直徑,按照美國的專門臨床檢驗標準進行結果正確性評判。紙片篩選法和試驗確證法主要按照美國相關操作標準進行試驗操作的。最后要進行菌株的質量控制,把大腸埃希菌當作試驗的質量控制菌株,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的篩選方法主要是紙片法,還要采用紙片法檢測質控菌的陰性或者陽性[3]。
經過試驗,經過調查研究共檢出肺炎克雷伯菌95 株,其中痰和咽拭子標本的檢出率為62 株,所占的比例為65.26%,肺炎克雷伯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是比較大的,而且還呈現出多藥耐藥的性質,其中耐藥性最大的是頭孢菌類,對亞胺培南和含酶抑制劑等是沒有耐藥性的。肺炎克雷伯菌產超光譜內酰胺酶的最終檢出率達到了85%。95 株肺炎克雷的標本來源主要是血培養標本和痰和咽拭子,所占的比例分別是67%和1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院護理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人群當中的細菌感染問題越來越多,在細菌感染當中,肺炎克雷伯菌是比較常見的,它屬于一種陰性菌,目前已經受到了醫學研究者的關注。在大量臨床實踐當中都應用到了廣譜抗生素,要想了解該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必須首先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對抗生素的具體耐藥性。特別是超廣譜內酰胺酶出現以后,肺炎克雷伯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研究更加重要。在肺炎克雷伯菌傳播當中,質粒基因是廣泛存在的,因此就增加了病毒感染率。特別是在新生兒病房當中,病菌傳播速度是更快的,新生兒的免疫能力是比較弱的,是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的。要想有效降低新生兒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必須提高抗生素等藥物使用的科學合理性,在新生兒病房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藥劑是比較多的,不僅包括亞胺培南,還包括酶抑制劑,其中亞胺培南的敏感性是最高的,經過試驗測定,肺炎克雷伯菌對抗生素的影響效果是比較大的,特別是頭孢類的菌類,對抗生素的影響效果最大,而且隨著地區的變化,其耐藥性也是不同的。在新生兒病房當中,醫師必須有效掌握新生兒的各種適應癥狀和不適應的癥狀,要了解各個地區的耐藥性高低和耐藥特點,要提高各類抗生素等藥物使用的科學合理性,降低菌株的抗生素耐藥性。
本研究為了探討新生兒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具體情況及耐藥性,為臨床合理提供提高重要參照依據,選取2010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在我院分離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進行耐藥性回顧分析和調查研究。經過調查研究共檢出肺炎克雷伯菌95 株,其中痰和咽拭子標本的檢出率為62 株,肺炎克雷伯菌產超光譜內酰胺酶的最終檢出率達到了85%,通過本研究發現,經過專業檢測,可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發展特征,可以對抗菌藥物的正確選擇和感染率的降低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價值比較大。
[1] 陳玲,張濤,顧金花等.新生兒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調查及耐藥性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36(2):176 -178.
[2] 吳秀芳,王金娥,吳金剛等.新生兒感染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3):348-348.
[3] 趙振元,齊永福.基層醫院新生兒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18 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1,24(6):508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