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 那宇鵬 楊一帆
(1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4;3沈陽市第十一人民醫院 遼寧 沈陽 110034)
老年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
白巖1那宇鵬2楊一帆3
(1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4;3沈陽市第十一人民醫院 遼寧 沈陽 110034)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針對老年群體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本文將對近年來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多樣式發展狀況、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與健康教育市場的提供等問題進行探討,試圖通過構建老年人健康教育多層次管理體系,探索出適應市場發展規律,滿足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合理有效的途徑。
健康教育市場;多樣化;管理體系
正文:
近年來,大眾對日常保健的關注度與日劇增,如何應用科學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平時生病少,愈后康復快,在如今老齡化步伐明顯加快的中國顯得尤為重要。
衰老是機體紊亂及功能退行性下降的綜合變化,自然界一切生命由遺傳因素和內外環境互相作用。老年人各器官系統的隨年齡變化呈現出的規律和特點有:(一)老年人機體各組織、器官、系統功能的隨齡退化,免疫功能隨年齡減退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胸腺退化、免疫細胞絕對值降低、免疫細胞亞群減少。主要表現為代償、儲備功能減退。因此老年人如遇疾病、意外傷害或外環境劇烈變化,則會因為代償能力和耐受力差而危及生命。所以培養正確預防觀念是關鍵,盡量避免意外傷害并在穩定的環境范圍內活動和居住。(二)對組織的損傷修復能力減退,老年人基礎代謝率下降,合成代謝降低,分解代謝增高,各類蛋白質的合成減少,因此對組織的損傷修復能力減弱,容易發生延遲愈合和潰。而針對愈后恢復護理和正確引導保健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又一重要方面,如對傷口或創面未能處理及時得當,將直接導致病情惡化和延緩康復等后遺癥問題。
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健康教育具有方便、迅捷、廣泛、交互等顯著特點。從教育模式上看,傳統形式的健康教育比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主要是一對多、點對面的宣傳、教育與指導。而把網絡作為媒介的健康教育除了一對多的教育模式外,還有一對一、多對一、多對多的形式,成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電子通訊的飛速發展促進移動終端更新換代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能夠讓老年人在輕松上網的同時,獲取大量及時的健康教育信息。網絡醫生,網絡健康微博等更是方興未艾,實現便捷、多樣化、有選擇性的互動式健康教育。
體檢機構是專門進行體檢的場所,多數體檢機構,不只提供身體檢查服務,而且還配以中醫調理、養生咨詢等服務項目。專業人員會詳細詢問病史,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禁忌等。進行健康檢查的基礎上,還可加入健康管理的套餐項目,由專業的營養師、醫生專家團隊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定制健康計劃,傳授健康知識。過程中,老年人可以按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指導和健康復查。此種形式將健康教育、日常保健、預防疾病合為一體,充分發揮了該機構設施、人員、專家的優勢,將老年健康教育做到更加有方向和針對性,比較適合有健康養生意識,家庭條件允許,有時間和精力來接受健康指導的老年群體。
老年人的健康與社會地位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老年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各種手段,使老年人有計劃、有組織地接受各種有益于健康的知識和生活方式。現階段老年健康教育雖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是質量和信息科學性亟待提高。總結問題如下:
(一)健康教育體系不健全
目前,省、市、縣三級健康教育工作還沒有形成網絡,人員、經費缺乏,難以有效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實相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何把健康知識傳遞給老年群體,形成全社會關注參與的局面,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體系不健全猶如大樹枝葉不繁或修剪不善,健康教育工作將無法順利開展,這將關系到整個老年群體健康的質量。
(二)社區衛生服務缺乏支持
社區衛生服務具有公益性質,不以營利為目的,機構人員多依靠財政補給,但由于政府補償機制不健全,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缺乏先進的檢查設備,多數衛生服務機構設施簡陋,健康教育的專業人才匱乏,自補能力弱。同時由于老年健康教育缺少專項資金投入,除醫療服務項目有經濟收益外,衛生防疫、健康促進、健康教育、健康普查以及建立健康檔案等多為無償服務[1]。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不配套,缺乏必要的針對老年群體健康教育工作的平臺。
(三)供需失衡
社會上為老年人日常保健、疾病治療等開發的健康項目,養生講座類電視節目,體檢宣傳等一系列資訊和產品遠遠大于老年人的實際需求,表現出供大于需。而供應量的充足并不等于質量的保證。沒有針對性,不能站在老年群體的出發點來計劃安排,僅宣傳看上去極為豐富的、反復重復的、更新不及時的、甚至毫無科學依據的健康教育信息、健康服務項目來誘導和欺騙老年人。如此供需失衡于當今老年健康教育市場比比皆是,而接受指導和服務的老年人卻沒有獲取真正可用的信息,這樣的健康教育無疑是失敗的。而獲取不正確健康教育信息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嚴重擾亂了老年健康教育市場的正常秩序。
老年健康教育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一是指導老年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科學運用自我保健的方法來提高防病抗病能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二是動員全社會關注、關心、關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承擔維護、支持、促進老年人從事有益健康活動的職責,使老年人繼續為社會發揮余熱,而不僅僅是延年益壽[]。為促進探索適應市場發展規律,滿足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合理有效途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完善健康教育系統
加強教育網絡的建設,制定相關政策并實施合理有效的監督管理。著力進行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規范服務的流程與步驟,形成科學的教育機制。同時,政府要嚴格監管健康教育的相關項目,并適時給予經費、人員上的支持,保證教育持續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鼓勵全社會參與關注老年健康,組織社會活動進行宣傳,對日常保健常識做一些科普小手冊或傳單。在老年人活動密集地帶例如廣場、公園、小區內分發。由政策做保證,政府切實管理,促進社會的積極參與。
(二)建立電子健康檔案
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以老年健康和醫療保健需求為導向,以家庭為基本服務單元,規范社區健康教育從人員到信息的宣傳與培養。在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利用更為全面的管理系統收集保健對象的綜合信息,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藥物史、體檢報告、飲食習慣、職業特性等,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和病歷。并與各區級醫院病歷系統相連接,做到家庭到社區,社區到醫院,家庭與醫院的"超鏈接"。方便調取的同時,又可達到健康信息的及時更新,使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根據每位老年人自身的情況適時調整健康教育指導的方向和重點。實現現代社區信息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的目標。
(三)加強立法建設嚴懲網絡詐騙
鑒于許多投機分子抓住互聯網言論自由的特性和老年人珍惜身體健康想少為家庭增添負擔的心理,一味鼓吹自主開設的健康教育課程,兜售假冒偽劣保健品藥品等,已經構成違法行為。而我國關于食品藥品以及教育宣傳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無法對這些制造謠言,騙取老年人錢財,甚至損害老年人健康的行為進行嚴懲。社會上也沒有任何規范來制約各種關于老年健康教育的服務標準,目前仍然依靠道德自律來維持老年健康教育的環境。這就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加強立法工作的推進,對蒙害欺騙老年人等網絡不法分子嚴懲不貸,細化嚴格的制定法規,從嚴執法,保證網絡教育平臺健康、有序的發展。
(四)引導教育向管理過渡
老年健康管理,即全面管理健康危險因素的過程。有效利用有限資源來調動老年群體合理保健的積極性,達到提升健康效果的最大化。基于個人健康檔案基礎上的個體化健康管理服務,從社會、心理、環境、營養、運動等多角度來對老年人進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務,幫助并指導老年人科學有效地調節與維護自身健康[]。雖然市面上已有為數眾多的體檢機構正如火如荼的開辦健康管理的業務,但形式和效果依然顯得單一和不夠顯著。并沒有把基于健康的管理特點突出出來,多數依然走著通過辦理定期體檢套餐來完成健康管理的過程,這樣的老年健康教育僅單純流于形式,屬于"新瓶裝老酒"。
未來健康教育的發展趨勢,應該由教育向管理方向推進,把被動的接受服務和指導變成在充分掌握自身情況的基礎上,主動的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和控制。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不僅可以調動老年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的積極性,還能夠有針對性,有側重點,更加科學的保障健康、降低醫療費用、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質量。
國民的健康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老年人的健康更加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努力。相信在未來,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之路定會朝著更加規范化、人性化、科技化的方向邁進。
[1]常青.健康促進理念下的老年健康教育[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6(6):11-12
[2]張冬妮.構建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統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雜志,2013.6:1887
[3]熊韻波.我國老年健康管理模式構建[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2:663
R151.4+1
B
1009-6019(2015)09-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