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軍
(吉林省榆樹市大安鄉衛生院藥房 吉林 榆樹 130413)
抗菌藥物是殺菌或抑制細菌活性的藥物,是將真菌、細菌或放線菌等微生物經培養、或經化學半合成、或完全合成的一種產物,如抗生素、磺胺類或硝基咪唑類等[1]。目前臨床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比較廣泛,但由于對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患者出現住院時間長、醫療費用增高、引發藥源性疾病及細菌耐藥性增強等各種不良反應。因而加強臨床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是控制其不良結果的良好方法。
①不對癥用藥。醫務人員在給患者用藥時,為了減少麻煩而減少藥敏試驗的操作,僅憑經驗給藥,或采取用貴藥忽略有效用藥,價格合理的原則。②用藥方法不當。醫務人員在用藥時,不根據國家規定的用藥須知進行規范用藥,常常會出現藥量過大、頻繁更換藥物、療程過長等情況,或者是采取藥量大、療程短的方法,違背了用藥須知的原則。③用藥途徑不當。醫務人員在抗菌藥物的選取時,總以廣譜類或聯合用藥為主,并以價格昂貴為主,失去治療本來的意義。并以靜脈注射為主,不根據患者的吸收情況及體質耐受情況進行合理用藥,忽略了口服用藥的好處。
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會導致患者出現肝腎功能及腸胃功能的劇烈反應及損傷;并因廣譜及合成抗菌藥物的濫用而導致患者微生物平衡失調,出現菌群紊亂及制約的情況,從而導致新感染的發生,稱為二重感染;并因抗菌藥物的濫用而導致耐藥性的產生,而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同時還會導致患者住院時間的增長,藥用費用的增加,及國家藥物應用的浪費及社會醫療保險費用的增加等。
有關學者試驗發現,耐藥性的增強與細菌對抗菌藥物的作用有關,屬于一種自發病變。這種突變是細菌引起的,并導致抗菌藥物活性逐漸降低,直至失去活性。而耐藥菌逐漸增強并增加,并借助細菌進行傳播,從而導致抗菌藥物出現的多種耐藥性的產生。同時由于人們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導致耐藥性產生的原因。
抗菌藥物分為很多種,如抗生素、磺胺類、硝基咪唑類和喹諾酮類等[2],每種藥物的制作機制都不相同,對疾病活性的抑制作用、不良反應等也均不一樣,所以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菌藥物同時使用時應注意,其配伍間出現的拮抗作用、相加作用或增加作用等,避免患者在用藥時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抗菌藥物的使用主要是為了有效的控制患者感染情況,避免其出現不良反應和減少細菌耐藥性的出現等,因此在用藥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進行合理的藥品品種、劑量、質量、藥效時間、用藥途徑、療程及患者感染重癥程度等進行選擇,以治療和預防為使用原則。同時醫務人員必須對每種抗菌藥物的藥效、用藥時機、藥效長短、劑量多少及療程時間等熟悉掌握并應用,以此來減少藥物間出現菌群失調或藥物反應的幾率。
雖抗菌藥物在臨床的使用中比較廣泛,但在使用時應及時的做好致病原因的檢查后才可選擇用藥。在未確診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不可使用抗菌藥物,由于抗菌藥物對病毒性感染不起作用[3],在用藥后不僅不會使病情好轉,而且會導致患者實際的病因難以被查出,從而導致實際病情的誤診,所以說在使用抗菌藥物時要有針對性的選擇、使用。
抗菌藥物在濃度適宜的情況下會產生殺菌或抑制細菌的作用,因而在醫務人員給患者用藥時,應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選取適宜的劑量,并充分了解各類抗菌藥物的藥效作用、時間等,以此來制定合理的抗菌用藥方案。促使抗菌藥物在一定的間隔時間內,及療程內起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入院就醫的人群比較復雜,有老人、小孩和年輕人等,而每個人的體質、年齡、生理及疾病重癥情況均不相同,所以在采取抗菌藥物應用時,應根據每個人的差別適量給藥治療。例如老年人,由于其年齡的不斷增長,免疫能力低下,肝腎等臟器功能不斷減弱,在采用抗菌藥物時應以少劑量、多次給藥的方法為宜[4],避免其出現藥物沉積而引起的不良反應。
為了確保患者抗菌藥物種類、用量、途徑、療程及對癥治療的準卻性,醫護人員需加強對國家制定的用藥須知及抗菌藥物使用規范的學習,以規范操作為前提,加強自身道德、責任素質的提高,以人們用藥安全、有效、經濟及無不良反應為目的,規范的進行抗菌藥物的給藥治療,并時刻將人們生命健康及安全放在第一位。
為了提高人們使用抗菌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及合理性,臨床應加強醫師對抗菌藥物使用規范的監督與管理,并監督患者自身使用抗菌藥物的規范性,同時要求醫務人員必須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的規定進行規范操作,以此來減少人們使用抗菌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確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并達到實現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目的。
[1] 林桂榮.醫院抗菌藥物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08):1647 -1648.
[2] 崔蘭貴;張磊;朱鐵梁;吳志恒;趙榕慧;朱潔.抗菌藥物濫用與醫院感染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5):2010 -2011.
[3] 劉鷹;朱蓓蓓;吳芳;劉振華.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08):1145 -1146.
[4] 劉曉明.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及管理措施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35):4873 -4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