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江
摘 要:項目經理部是建筑企業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是建筑企業管理的最基層組織。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項目文化建設是施工企業的文化延伸、落地到工程項目上的具體表現,是施工企業文化的重要支撐。分析項目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路徑,真正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對于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建筑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分析項目;管理水平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項目文化是過程文化,通常代表著兩個過程——“文的過程”和“化的過程”?!拔牡倪^程”是不斷提煉總結升華找到靈魂的過程;“化的過程”就是提倡的文化理念逐漸培育為員工群體意識、形成共同價值觀的過程。由于認識程度和實踐水平參差不齊,在施工建筑企業項目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三個“誤區”,導致項目文化建設工作成效不強。
一、項目文化建設中的三個“誤區”
“誤區”一:“無文而化”。其表現是往往急功近利,只追求短期效應,并沒有真正注重對員工從理念和價值觀上進行培育達到認同,或者是僅僅滿足于承建的工程沒問題、只干活不帶隊伍,或者是做了些形式上的東西,彼此之間又缺乏內在的聯系。這其實與我們日常的項目管理工作并無大異,并沒有真正的提煉升華到靈魂境界,未能發揮文化的既“理人”又“管事”的作用,缺乏理念上的認同也就喪失了延續性和傳播性。
“誤區”二:“文而不化”。就是總結提煉了一套理念,宣貫工作力度不夠,缺乏較好的載體來推動和植入,形成了理念在融入管理上的障礙,造成了文化影響力不夠。從這個角度上講,理念的好與壞不是理念本身的精辟和朗朗上口,而是經過傳播以后對管理所發揮影響力的大與小。“化的過程”的成效,直接決定了項目文化建設工作的成敗。無論多么精辟的理念,沒有真正宣貫到群體中,未能成為逐步被員工所認同價值觀并引領工作,就是一紙空文。
“誤區”三: “文一化二”。文化的創建本身就是一個從上到下的過程,是領導者推進管理時希望全員普遍認同和遵守的指導思想。項目的領導者們往往由于各種原因,說一套、做一套,或者不去傳播,亦或不按照理念的要求去執行,導致的就是兩層皮,再好的理念也會被擱淺,成為形式主義的東西。領導者是靠愿景和示范作用來引導員工的,其一言一行往往為員工所效仿。倡導者如果沒有發揮好表率作用,何談宣貫到員工中去并讓他們形成群體觀念。
二、造成“誤區”的原因分析
陷入項目文化建設的誤區,反映出我們對文化的實質和文化發揮作用的內在機制以及母文化與子文化的互動關系理解得還不夠深入,特別是對于文化的理論研究還做的不夠深入,對于項目管理的現狀還沒有清醒的認識,項目管理者對于項目發展的規劃和追求的目標比較模糊。具體分析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我們對于“文”重要性認識不夠。“文”的工作做的不夠扎實,對于文的過程繁衍了事,急功近利,在塑造文的過程中沒有真正坐下來認真思考,真正把符合項目實際,傳承公司文化精髓的文的內容提煉出來,亦或是沒有廣泛發動員工,文的過程缺乏群眾基礎,沒有真正體現出項目的歷史沿革和未來憧憬。
一方面,我們對于文化發揮作用的機制認識不夠?;倪^程其實是文化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項目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所提倡的文化理念逐步為員工所認同,形成群體意識和共同的價值觀,引領員工更好的進行工作。無論我們的理念多么符合實際,多么朗朗上口,缺乏有效的推動和實踐載體,沒有形成群體共識,文化的作用就無法發揮出來。
一方面,對于文與化的關系認識不夠。文化的過程就是一個以道御術,術以載道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系。沒有了文的過程,化的過程就缺失了靈魂,缺失了努力的方向,也就更談不到深層次的引領作用?;倪^程做的不到位,沒有利用有效的載體植入和推動,文也只是貼在墻上的口號而已,成了宣傳的工具。
三、對策和措施
當前建筑企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國內基建板塊投資放緩,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生存壓力比較大,國外市場的對于項目施工管理的要求比較高,“走出去”的戰略是個逐步適應的過程,網絡時代帶來的思想多元化造成企業員工思想的不穩性等等。要建設真正具有鮮明特色的項目文化,真正發揮文化的軟實力作用,需要重點把握兩個方面:
第一,扎實做好文的過程。文的過程也就是理念的提煉
過程,這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項目文化理念是項目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所在,是一切工作的宗,內容一定是集團文化、母公司文化的核心理念在項目上對應性的傳承和凝結。提煉過程務必要發揮群眾的智慧,真正做到“尊重歷史沿革”、“凝聚共同愿景”,實實在在的把項目的靈魂提煉出來、形成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切勿另起爐灶,擅自切割內部聯系。
在項目核心理念和分項理念(管理目標)的提煉過程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延續性。項目核心理念的提煉要在母文化的框架之內,要體現母文化核心理念的要求,是母文化結合項目部特點孕育而生,是母文化在項目部的延續和落地生根。另外,特別要注重結合項目部實際,要鮮明的體現出項目部的歷史沿革和發展愿景,否則就缺乏了特色和實際。
二是參與性。項目核心理念的提煉要鮮明的體現出項目部主要領導,特別是項目經理的主旨精神,在實際操作中務必要項目經理親歷親為。另外,也要廣泛發動員工進行參與,發揮群體智慧,領導層和執行層反復醞釀,最終確定,這樣才能保證理念的群眾基礎。
三是系統性。核心理念和分項理念(管理目標)要有機結合,核心理念是總的基調,分項理念是核心理念的有效支撐,是具體工作的實施準則,要體現核心理念的精神實質所在,形成具有系統性的理念體系。要圍繞理念體系制定和修改與之符合的制度體系,有效的融入和約束。
第二,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做好化的過程,真正形成群體意識,發揮文化融入管理,提升管理的作用。這是我們項目文化建設的關鍵,關乎項目文化建設工作的成敗。要充分利用好載體推動和植入,有效的促進理念融入管理,才能使我們的文化建設工作有的放矢,真正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
這里我從三個方面重點談一下:
一是“化”為制度支撐。 “化的過程”需要制度支撐和保障。要將文化理念根植于日常的規章制度中,在制度中體現出文化理念的要求。在制度的約束和干預下,使理念的要求在良好的輿論氛圍影響下得以鞏固和完善,逐步成為員工行為習慣和群體意識。緊緊圍繞企業的發展目標,以人為本建立的和不斷予以完善的規章制度,既是創造優秀文化的重要前提,又是文化得以維護、延續、發展和進步的基本保證。
二是“化”為領導示范。 “化的過程”需要領導者的示范。項目的領導者要充分重視文化的作用,注重文化理論的學習和積累,從內心深入認同理念的要求,在推進管理時帶頭示范,在一言一行中處處體現,形成員工效仿的典范,堅決不能陷入“文一化二”的“誤區”。只有這樣才能在項目部形成良好的氛圍,才能有效的帶動員工以核心理念作為自己的價值觀,真正將理念的要求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主動性、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三是“化”為員工提升?!盎倪^程”需要員工素質的提升。要將全面提升員工綜合素質作為文化踐行的突破口,加大教育培訓工作的深度、廣度和針對性,全面提升員工思想境界,努力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較高素質的群體,有利于正確的解讀和深刻領會文化理念的精髓,充分認識其在“化的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自覺的將文化理念融入自身的思想和實踐中,真正做到內化于思、外化于形。
文化是無形的生產力,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要始終堅持不斷地分析文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好項目文化建設工作,真正的發揮文化的軟實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