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企業黨務工作人員是企業黨務管理的支撐力量,本文根據對國有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闡述了個人對國有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思考和認識,并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關鍵字:礦山企業;黨務工作;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7.1 文獻標識碼:A
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是礦山企業黨建工作的規劃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礦山企業黨建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礦山企業應高度重視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與新形勢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的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進一步創新企業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強國有礦山企業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使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礦山企業的特點決定黨務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工業企業作業場所是固定的,原料供給是穩定的,生產的技術路線、工藝流程是相對不變的。而礦業企業生產的作業場所是不斷移動的,開采對象隨作業場所的移動,必然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由于礦石品質的變化,選礦的流程需要動態調整。因此,開采條件的復雜性和礦石品質的不確定性,從而給生產管理、技術管理造成額外的困難,增加投入,提高采選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
由于礦業企業是一個不斷移動的“地下工廠”,面對復雜多變的賦存狀況和開采條件,造成礦山企業管理復雜,技術改造頻繁,額外的處理、改造投入大。礦山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艱苦性由于礦產地多處于山區或老少邊窮地區,礦山企業的建設和發展基本上沒有可以依托的城市。礦山企業工作環境艱苦,礦工多處于地下深處作業,比起工廠危險因素多,職業病多。這些特點使得礦山企業的職工心理壓力較其他一般企業要大,因此礦山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二、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有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在國資委或省國資委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較大的加強,企業專職黨務工作者隊伍結構逐步得到改善和優化。礦山企業黨組織注重選擇部分黨員大學畢業生充實到黨務工作部門,促進了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近年來,隨著礦山企業黨建工作的不斷延伸、重心下移,對進一步加強車間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企業黨組織堅持把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提升黨支部書記素質能力作為圍繞生產法經營工作發揮黨組織作用的關鍵環節來抓,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和黨建工作的需要,及時對黨支部進行調整充實,把黨的工作拓展到重點項目上、延伸到關鍵部門中。從總的趨勢看,黨支部書記隊伍的構成越來越趨向復合型。在看到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取得進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年齡結構老化,人員力量配備不足。國有礦山大都已經開采了幾十年。雖然近幾年來,雖然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結構趨向不斷改善和優化,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存在著黨務工作者隊伍年齡老化的問題。一些年富力強、懂業務的優秀干部很少愿意從事專職黨務工作;甚至那些已在黨務工作崗位上的干部,特別是有學歷有專業技術的中青年干部,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要求到業務部門搞生產、搞專業技術工作。企業黨務干部流動也難,許多人一干就是十幾年,很少有機會調到其他業務部門,從黨務崗位直接提升職務的更少。一系列問題造成企業黨務工作者選拔難、安心難,后繼乏人,造成了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年齡結構比例嚴重失調。
(二)黨務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工作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落后。一些黨務工作人員除了自身的黨務工作,不熟悉本單位本部門其他業務工作,黨務工作不能圍繞安全生產這個中心“轉”,常常是“自轉”或“空轉”;一些黨務工作人員思想上因循守舊,碰到新情況,遇到新問題,總是照搬老經驗,套用老框框,既不想新思路,也拿不出新辦法,工作始終處于徘徊狀態;有些礦山企業在改制過程中,沒有按《黨章》和基層黨組織選舉辦法規定的標準配備黨務干部,致使一批不熱心、不熟悉黨務工作的“外行”兼職從事黨務工作,加之學習培訓不到位,使一些企業黨務干部對黨務知識知之甚少,難以較好地開展工作。
(三)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作用不強。一是礦山企業存在只要抓好安全生產就行,搞不搞黨建無所謂的模糊認識,表現在開展黨建活動經費、時間、場所等不支持,因此黨務干部不能有效開展黨的工作。二是面臨改制或效益不好的礦山企業,黨組織威信低,黨員流動性大,給開展黨建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黨務工作作用難以體現。
三、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針對以上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如下:
(一)企業對黨務工作建設重視不夠。有些企業認識不到抓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是自己的重要職責,企業黨務工作隊伍建設沒有納入黨組織的工作規劃;有的企業不按《條例》的規定配備專職黨務干部職數,對黨務干部隨意裁減,存在重生產輕黨務的現象,一些基層黨組織由于專職黨務干部人手不夠,一些工作常常因此而難以開展。企業的忽視,也導致黨務工作地位不高,經費不足,專職黨務人員待遇低,提拔機會少,從而影響黨務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黨務工作人員的流失率居高不下,有能力的人才不愿進來,最終造成企業黨務工作人員年齡結構比例失調,人員力量不足,黨組織作用難以發揮。
(二)黨務工作人員缺乏全面系統的教育培訓。一是一些礦山企業在對黨務工作人員的知識和能力素質結構現狀缺乏系統的分析,教育培訓缺乏針對性;二是教育培訓標準要求過于籠統,對不同層次的黨務工作人員教育、培訓標準沒有區別,效果不明顯;三是教育培訓渠道、形式內容比較單調,與新形勢的要求差距較大。
(三)黨務工作人員管理的機制不夠健全。一些礦山企業在黨務干部與業務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不能一視同仁,有的黨務干部各方面都很優秀,卻長時間得不到提拔,推薦使用的機會明顯小于其它崗位的干部,這種體制上和工作上原因造成的不平衡現象,對多數企業黨務工作人員的心態產生消極的影響。
四、完善國有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幾項措施
礦山企業黨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在如今礦山企業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企業黨務工作機構與行政部門適當同步精簡是必要的。完善礦山企業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具體措施如下:
(一)招才納賢,不斷優化黨務工作人員伍結構。黨務工作人員隊伍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要重視和加強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為此,必須要招才納賢,選拔任用要開闊視野,通過多種途徑選拔引進優秀人才充實黨務干部隊伍,不斷完善和優化這支隊伍的結構。
1、拓寬選人渠道,不斷充實新生力量。一是引進優秀軍隊轉業干部。二是充實懂生產、會經營的優秀人才。選拔政治素質好、群眾威信高的生產經營骨干擔任黨支部書記。三是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
2、建好后備隊伍,為優化結構提供保證。為保證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后繼有人,規定各級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黨務工作后備干部要占的比例應不低于5%。同時,還應該支持、鼓勵黨員職工參加黨校函授學習,保證黨務干部隊伍結構不斷優化的需要。
(二)加強培訓,交叉任職,著力提高黨務工作人員隊伍素質。認真把好黨務工作人員的“入口關”,重視和強化對黨務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使他們具備良好的思想作風、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文化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
1、強化崗位培訓,增強黨務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能力。為了提高黨務工作人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可以采取送黨校學習、集中培訓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辦法,組織大家較系統地學習。同時,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加強中層以上黨務干部的理論學習,提高黨務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領導能力和決策水平。
2、鼓勵進修深造,提高黨務工作人員素養。選送黨務工作人員到上級黨校和有關院校接受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
3、組織換崗鍛煉,培養復合型黨務干部。換崗鍛煉是培養干部的有效途徑,也是黨務工作人員積累經驗,增強適應力的必由之路。
(三)創新制度,提供硬件,充分發揮黨務工作人員隊伍的作用。努力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環境,調動黨務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和鼓勵他們在加強黨建工作、搞好企業三個文明建設中,充分施展聰明才智。
1、大力宣傳引導,形成有利于黨務工作開展的良好氛圍。在轉換經營機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針對有的企業出現的忽視黨的建設、輕視黨務工作和黨務工作人員的錯誤傾向,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正確的宣傳引導,使大家認識到在新形勢下,企業黨建工作的任務是更重了,要求更高了,更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
2、堅持考評制度,激勵黨務工作人員盡心盡責地做好工作。一是對黨務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進行年度考核評估。黨委根據測評和考察情況,決定對黨務工作人員的獎懲和使用。二是建立黨建工作目標管理定期考核評估制度。通過嚴格考核評估,激發黨務工作人員恪盡職守、努力工作的熱情。
3、引入競爭機制,大膽選拔黨務干部。所謂有競爭才有活力,黨務工作也應該實行競爭上崗,這樣既能激勵在崗的黨務工作人員,同時也能通過競爭機制,淘汰不適合企業黨務工作的人員,引進能力強,熱愛黨務工作的職工進入黨務工作人員隊伍。
參考文獻:
[1]黃淑亮.關于加強非公有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7(02):310-312
[2]胡先明.淺談企業黨務工作者的創新素質[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6(03):251-254
[3]郭麗寧.淺析施工企業黨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對策[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1):247-248
[4]王維平.翟冉冉.企業黨務工作者應努力學做心理學家[J].黨的建設.2006(09):4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