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麗梅 程 姿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石家莊)
以重大發展需求和技術突破為基礎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社會經濟全局和長遠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實現石家莊市產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舉措,對引領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石家莊市于2014年出臺了《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4-2018)》,規劃提出將發展六大主導產業。其中,把對發展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一代生物產業、信息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重中之重,打造全市產業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實現綠色崛起的新引擎。
2010年以來,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連續四年增速達20%以上。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實現340 億元,同比增長2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8.9%,在全省占比26%,總量位居全省第一。2014年1~11月,石家莊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完成272 億元,同比增長115%,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35 個百分點。據統計數據顯示,近些年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初步形成產業集群,產業特色及創新能力也不斷提升,骨干企業實力日益增強,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為特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發展迅速,節能環保、新能源穩步增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也初具雛形。
雖然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對比目標便會發現自身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發展特色不夠鮮明、總量規模小、成長速度慢、龍頭企業少、帶動力不強、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等。因此,對于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快企業培育、加快重點領域發展、加大扶持力度,使戰略性新興產業盡快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
在發展石家莊戰略性新興產業目標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要發揮帶動經濟社會進步、提升綜合國力,保障未來經濟發展中能夠適應市場需要,實現高速增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與新興性的重要作用,還要在確保這些產業能夠實現自身良性發展的同時,能夠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興起,發揮其輻射作用。在此過程中,通過對重點項目推進、創新型企業孵化、龍頭企業帶動、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一系列工程,助力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強勢崛起,確保目標的實現。
(一)石家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努力打造石家莊使之成為京津冀區域新的經濟增長極,建設首都經濟圈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于特色產業園區,借助于京津研發優勢和高端產業制造,承接高端產業制造環節、戰略性新興產業或整體轉移,培育壯大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除此之外,石家莊地處首都經濟圈,作為京津冀第三極,其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是全國公路、鐵路、航空、通訊的重要樞紐。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區位、技術等資源優勢將為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二)發展特色不夠鮮明,創新能力不足。石家莊市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日益受到重視,但多數公司依靠的還是原有的傳統產業,沒有著力生產研發密集型的產品,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結構。例如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產權的高端產品較少,在化學藥生產研發方面具有優勢,而中成藥、生物制藥研發做大做強則需要更多投入;產業鏈條短、整合度低、各個環節的企業之間缺乏協作、設備重復建設、浪費嚴重,等等。石家莊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這些問題的制約。
(三)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加劇,近年來,石家莊市傳統支柱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增長壓力。同時,隨著能源結構調整、大氣環境治理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在此背景下,必須擺脫拼資源、拼環境、靠投資的“兩拼一靠”經濟發展模式,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發展那些成本低、投資合理、環境污染少、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使之成為全市“轉型升級、跨越趕超”的強力引擎。
(一)加快推進京津冀產業對接協作。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良好契機下,承接京津產業功能轉移與發展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隨著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積極融入,例如實施的總投資745 億元的囊括57 項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項目,與中關村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協作,成立“石家莊京津冀產學研聯盟”。努力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對市支持的“雙11”和省支持的“三個一百”重點企業中的18 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實行“保姆式”服務,持續實行項目領導分包責任制,實行“一條龍”跟蹤服務;推動與京津合作實現新進展,重點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
(二)“動車組”式發展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石家莊地理位置優越,有“火車拉來的城市”之稱,但石家莊市與周圍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據資料顯示,2009年公布的河北省前30 強縣(市)的分布中,石家莊僅入圍5 個,而唐山11 個縣域單位全部入圍。由此可見,石家莊市作為省會城市,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并沒有形成應有的自身特質,在省內各市中也無太多優勢可言。石家莊市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不平衡性嚴重影響到石家莊市乃至河北省整個經濟協調發展,“動車組”模式對河北省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更大作用也將受到影響。因此,在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除了具有傳統優勢三大重點產業外,還應大力打造新興產業優勢,僅靠三個“火車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的拉動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形成“動車組”發展模式,在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首先需要形成一批“動車型”戰略性新興企業,從而形成多極驅動力。
(三)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產業集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及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背景下,石家莊乃至河北省的產業結構應盡快由傳統粗放型的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的增長方式,加快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并做好與京津產業的對接協作。加快推進國家高端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建設,完善科技園、產業開發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充分落實。
此外,在空間布局上,以環境和生態保護為立足點,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園區優勢進行科學規劃,建設各市縣省級工業集聚區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園中園”。
具體工作落實推進需要具體政策的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面臨的問題需要政府與市場理清各自職能,需要在財稅、金融、招商等具體政策上明確細化并督察落實情況,進行實施效果評估。
(一)用好土地政策,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對于用地集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鼓勵其做大做強,加速發展,可實行優惠的土地政策。在此基礎上認真篩選審查相關規劃和項目用地標準,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提高投入產出的強度,大力提高建設用地利用效率,以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出最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二)完善財稅金融政策,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為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穩定快速發展,需要健全各項工作推進機制,完善財政引導機制,強化要素供給保障。例如近期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提出鼓勵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領域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融資。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加強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結合,綜合運用預算內資金支持及專項資金投入、加快制定包括社會資金投入和財政出資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制定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支持政策以及財政貼息等風險補償優惠政策,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等,統籌加大對企業發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健全引進機制,吸引外資及高端人才。健全外資及人才引進機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鼓勵金融機構對信貸的支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多層次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構建產學研平臺。同時,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重點扶持風險創業投資、人才引進和技術研發等方面,吸引高端人才來石家莊市創業、置業,為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王靜.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持續較快發展[N].石家莊日報,2014.12.
[2]吳溫.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起跑”[N].石家莊日報,2014.3.
[3]程書華,商金芳,蔡習飛.對石家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思考[J].河北企業,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