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義柱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經貿學院 河南·鄭州)
創業不能憑空產生,創業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投入和各種社會化的服務。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特別需要知識、技術、創新等要素的投入。為促進自主創業,社會就要大量提供各種生產要素和各種社會化的服務。為此,就要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以及為個人創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科技咨詢業、物流業等,為個人創業創造寬松的社會化服務條件。
創業是創造性活動,失敗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而大部分個人創業者既無資本,又要以創業活動為生,如果社會根據創業者的貢獻大小在創業者失敗時給予個人以必要的生活保障,可以解除個人創業者的后顧之憂,鼓勵個人大膽創業。如果可以根據創業者的創業活動給其他人提供的工資收入多少、稅收多少和產值狀況等指標,給創業者創業失敗時一定的生活補貼。這種補貼實質上是對創業者為社會所做貢獻的正當回報,這種補貼是有利于自主創業活動的。
整個社會要創造勇于創新、勇于創業、甘于為社會做貢獻的文化。要做到這些,社會要尊重創業者的勞動成果,如保護知識產權、消除仿冒等。同時,社會要允許創業者失敗,寬容失敗,為失敗者提供正當的生活補貼等。整個社會應該明白創新、創業的規律,使個人創業者在創業失敗中能夠重新站起,取得創業的成功。
自主創業活動是整個經濟、社會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從經濟、社會活動的整體來看待和促進個人創業活動。
經濟、社會活動是以相對獨立的組織體系來進行的,如教育系統、科研系統、金融系統等,它們相對獨立地運行著。要促進個人創業,就必須促進與個人創業密切相關的教育系統、科研系統、金融系統、物流系統等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發展,而要促進這諸多系統的發展,首要的任務就是搞好各相關系統的體制建設,只有各系統的體制科學合理、運轉順暢,才能夠促進各相關系統的發展。各相關系統的大發展和有效銜接,才能更好促進個人創業。個人創業是各相關系統的體制建設和機制運行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從各相關系統的體制建設和運行入手,才能為促進個人創業找到活的源頭。
就像植物生長于土壤、陽光、空氣之中一樣,自主創業也需要適宜的經濟、社會條件的滋養。知識、技術、信息等為自主創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大眾的有效需求為自主創業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只有這些條件和生存空間的穩定才能更有利于自主創業。個人創業是我們各種創造性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各種政策穩定,才能促進與個人創業相關的各種創造性生產活動的穩定和大眾有效需求的穩定。這種創業條件的持續、穩定的提供和居民的有效需求是對自主創業的根本支持。給予自主創業以便利條件,給予自主創業以需求的空間,給予能夠產生創造活動的時間,并允許他們失敗,這就是為自主創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態鏈條。
個人創業有自主性強、創業動力足等優點,但若只是個人獨立進行,就缺乏像企業那樣的企業文化、技術、品牌這些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因素。個人創業能否擁有像企業那樣的企業文化、技術、品牌的因素?答案是肯定的,但這不能是個人的單打獨斗,這需要一定的載體和集成,這是一定意義上的聯合自主創業。如以一定的產業園區形式或某一地域形式,進行個人創業所需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然后以成本價出租給個人創業者,并對產業園區等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公共技術支持和公共品牌建設。這樣的個人創業就克服了個體經濟的局限,而具有了規模經濟優勢,以及企業文化、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這樣,就能把個人創業以企業組織的形式組織起來,既能發揮個人創業的優勢,又能發揮群體組織和群體經濟活動的優勢,使個人創業更容易成功,能夠形成自主創業的組合拳頭,能夠使自主創業更有市場競爭力。
[1]慕麗杰.微貸技術的應用與大學生創業的金融支持研究[J].國際金融,2012.9.
[2]潘石,呂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對策思考[J].經濟縱橫,2012.9.
[3]劉社建.當前我國促進就業的公平與效率探討[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