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雪梅
(大連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增值稅自1954年在法國開征以來,因其有效地解決了傳統銷售稅重復征稅的問題,迅速被世界其他國家所采用。我國1979年正式引入增值稅,1994年完成稅制改革,將增值稅征稅范圍擴大到所有貨物銷售和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對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減輕現代服務企業的稅收負擔,實現“營改增”稅制改革,將是大力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的有力手段。
為避免營業稅重復征稅,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促進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我國稅收制度,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在全國范圍內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企業納稅環境的改變,也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發現營業稅改增值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阻力并積極尋求可行的政策,將是交通運輸業順利完成“營改增”過渡的關鍵。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主要取決于適用稅率、毛利率及營業成本中可抵扣項占比等因素。稅制改革后適用稅率低、毛利率較低、可抵扣項目占比較大的企業受益最大。從長遠看,交通運輸業作為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較大的行業,其固定資產進行抵扣稅率17%遠遠高于銷項稅率11%,因此屬于“營改增”受益較大的企業范疇。但因此次稅制改革前購入的、占成本較大的固定資產無法進行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從短期狀況看,大部分物流企業在“營改增”后,流轉稅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減負效應并不明顯。
“營改增”抵扣范圍僅限于稅制改革之后購入的動產,而對于固定資產規模巨大的交通運輸業來說,“營改增”之前購入的大宗固定資產雖仍在提取折舊,但其進項稅額無法在“營改增”之后抵扣,實際可抵扣的固定資產所含進項稅少,導致試點后企業實際稅收負擔仍較大。
從企業成本費用中可抵扣的項目來看,目前交通運輸業獲得抵扣的項目主要是燃油、維修費用,低值易耗品等,但由于以上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比重大約在40%~45%左右,而人工成本、福利費、保險費等占總成本比例較高的成本費用項目均不在抵扣范圍,可抵扣項目相對少,導致進項稅額抵扣不足,成為稅負不降反增的原因之一。
雖然“營改增”后部分成本可以抵扣增值稅,但由于實際操作過程中的諸多限制,出現增值稅出票難的情況。例如,采購方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向一般納稅人提供許多證件復印件,并辦理相關手續等。車輛長期在外行駛,因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外地加油站加油,很多加油站都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只有普通發票,無法抵扣。車輛維修費用中工時費用遠遠高于材料費用,考慮到稅收負擔問題,從事車輛維修的單位和個人不會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導致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做到應取盡取,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營改增”是我國流轉稅制進行改革的總體方向,在“營改增”試點的重點行業里,交通運輸業首當其沖。交通運輸業實行“營改增”不僅是該行業本身的需要,也是為更好的完善增值稅稅收鏈條,以及為與生產聯系緊密的其他所有增值稅相關企業征收增值稅做好提前準備工作。面對新的稅收政策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交通運輸企業有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和問題提出與之相匹配的配套措施,從爭取國家積極財政政策及加強企業管理兩方面入手,解決“營改增”帶來的諸多問題,為“營改增”在全國全行業全面順利鋪開提供實踐依據。
(一)積極爭取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首先,積極爭取國家擴大增值稅可抵扣范圍。一方面應該允許扣除交通運輸行業一定比例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規范增值稅納稅人資質及發票管理規定。人工成本在我國交通運輸業總成本的比例中占比較大,允許扣除人工成本中的一部分,對企業來說積極意義是極其重大的。人工成本的抵扣一方面不僅可以降低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稅收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社會成員的就業和再就業,以緩解社會整體的就業壓力。同時,規范燃油費和路橋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鼓勵供應商進行納稅資格認定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就使得交通運輸企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獲得除購買設備之外燃油費和路橋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使企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更加完整;其次,國家可以對交通運輸行業采取財政補貼和稅收返還的措施,以減少交通運輸行業稅率增加所帶來的沖擊。交通運輸企業借助財政補貼,在“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稅收負擔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這樣交通運輸企業就不會對“營改增”政策產生過多的排斥,以此來降低“營改增”試點順利開展的阻力。此外,稅務機關也可以采取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等稅收返還措施補貼交通運輸企業因“營改增”政策所多繳納的稅款,給予企業政策調整期的優惠政策以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降低稅制改革對企業的不利影響,促進其穩定發展。
(二)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水平。首先,企業必須加強成本管理,注重對可抵扣成本的票據的管理。交通運輸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要更加慎重,最好選擇試點地區范圍內能夠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進而提高企業增值稅進項稅的抵扣范圍和比例。例如,航空運輸企業在購買航油材料時,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貨商,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銷項稅額的相應抵扣。同時,要做好固定資產的投資計劃,科學設定營銷模式,合理運用會計核算方法,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合理避稅;其次,我國交通運輸企業要以營業稅改增值稅為契機,推動企業的規范經營。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營改增”的相關政策和過渡期的優惠規定,對企業的業務板塊進行合理的細分,測算好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做好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對于航空運輸、地面服務等業務按不同稅目進行合理的劃分以期降低稅率;再次,我國交通運輸企業應當安排企業的財務人員對“營改增”政策的指導思想和相關規定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對于增值稅納稅問題進行系統的培訓,讓企業相關的財務人員在新的形勢下實現知識更新,讓部門人員充分利用現行國家發布的政策,來為企業進行更好的稅務規劃,為企業爭取更大的利益。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我國1994年稅制改革掃尾,對減少重復征稅、完善我國稅制、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等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運輸業作為納入第一批試點范圍的“營改增”行業,應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為營業稅改增值稅在全國范圍內的擴展、覆蓋更多的地區和行業、盡快實現全面型增值稅提供有力的實踐依據。本文從交通運輸業“營改增”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為切入點,并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結合現有政策及企業現狀,從積極爭取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水平兩個大方面,探討可行的解決辦法,并提出對策建議。
[1] 顧庭瑜.“營改增”對物流業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商業經濟,2014.1.
[2] 諸葛丹.“營改增”對上海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