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業清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一直在有序地向前推進,銀行間的債權市場、外幣存貸款利率市場以及貨幣市場已經基本實現利率市場化。對于現階段的利率市場化主要是指開放存款利率上限、貸款利率下限幾個方面。利率市場化直接關系著商業銀行自身的利益,應該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經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現階段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利率的決定方式市場化。中央銀行以及國家在利率市場化的前提下,只能對利率進行宏觀調控,不能再使用強制性的手段對利率進行控制,這就使利率的決定方式市場化。
(二)利率風險市場化。利率市場化后,中央銀行以及國家不能直接對利率的高低進行調控,而是根據市場來決定利率的高低,市場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不可控,利率隨著市場的需求來進行調節,就導致利率的風險市場化。
(三)利率控制權歸市場所有。在利率市場化前提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供求關系變化對利率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且不受中央銀行和國家的控制,從而使利率的控制權歸市場所有。
(一)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機遇。我國商業銀行一直以來在利率的管制環境下生存,經營模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經營管理的水平也相對來說并不高,嚴重導致了商業銀行對于金融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后,使商業銀行在存款利率方面有了更高的權利,有利于商業銀行開展各項金融創新業務,提高商業銀行的管理水平和對風險的意識。
1、有利于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利率市場化后,銀行的傳統業務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促使銀行增加了更多的新型金融產品。一方面商業銀行獲得了較高的自主定價權,從而提高了商業銀行對金融產品的創新;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也隨之提高。所以,商業銀行需通過進行有效的金融創新來規避風險,才能更好地使資產增值保值。
2、促進完善金融市場的形成。利率市場化最實質的目的就是將金融市場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轉變,最終形成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在完善的金融市場中,融資工具品種多樣化,金融市場主體有充分的競爭意識,并且使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更加完善。
3、擴大商業銀行自主權。利率市場化以后,擴大了商業銀行的自主權,使商業銀行獨立自主的對經營進行控制。這樣做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充分考慮收益、成本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優化負債結構,從而降低經營成本,能夠促使商業銀行的經營機制發生改變。
4、推動商業銀行經營戰略轉型。為適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商業銀行就會主動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使自身的經營戰略轉型。在經營理念上,要將商業銀行變為一個價值導向型的模式;從業務模式上,應該努力分擔經營風險;在資金運營上,在以經濟效益為基礎上決定負債的規模和程度,從而使商業銀行進行經營戰略的轉型,加強自主定價和利率風險管理的功能,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5、優化商業銀行客戶結構。利率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商業銀行更加關注貸款市場的趨勢,根據客戶和銀行之間的業務往來進行盈利狀況和經營狀況分析,從資金成本、管理費用以及違約成本等方面來確定不同的利率,對于風險較大的客戶投以較高利率作為補償。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提出的挑戰。雖然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商業銀行提出了新的挑戰,因為利率市場化會促使各個商業銀行間產生競爭,從而對商業銀行產生更大的影響和沖擊。
1、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在貸款風險的定價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首先,貸款風險定價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商業銀行不愿花費大量的時間針對客戶的需求來進行貸款風險定價,存在著盲目的定價競爭;其次,貸款的風險定價機制還不夠完善,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貸款定價機制,并且貸款定價機制和評價體系并不健全,導致商業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十分程式化;最后,在目前商業銀行中對國際先進的貸款定價理論和模式知識熟悉的專業性人才非常少,使得貸款風險定價專業人才十分稀缺。
2、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帶來沖擊。商業銀行一直以存貸款作為主要的業務,其信貸方面的額度和利率都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利差較高,這是商業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商業銀行只需吸收存款以及發放貸款就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這是一種比較單一和簡單的傳統模式。
隨著利率市場化以后,一方面商業銀行除了銀行存款以外資金的投資渠道變得越來越多,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經常會調高存款的利率來吸收更多的存款;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許多企業在銀行信貸中的議價能力不斷增強,使得商業銀行難以大幅度提高利率。所以,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中,雖然獲得了更多的自主定價權,但是其傳統模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沖擊,利差在逐漸降低。
3、利率市場化對中小型商業銀行帶來更大的影響。對于大型商業銀行以及外資銀行來說,因為其強大的資金實力,科學的管理手段和高素質的人才導致利率市場化的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對于一些資金較少,業務模式單一的中小型商業銀行來說,隨著業務模式的不斷復雜化,利差的不斷縮小,以及對于風險的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就使得中小型商業銀行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4、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貸款風險評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傳統利率管制模式下,利率相對穩定,銀行資產負債的波動較小,而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的存貸款利率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所影響和決定,預見性較差且變動較大,從而加大了商業銀行的風險。在利率市場化的初期,利率整體水平的上升使得企業的貸款成本不斷加大,許多企業會采取其他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一些信用程度較差的企業為了規避經營失敗的風險,大多會選擇商業銀行進行貸款,從而給銀行帶來信用風險。
(一)逐步提升貸款定價能力,降低貸款信用風險。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商業銀行必須逐步提升自身的貸款定價能力,降低貸款的信用風險。如果貸款定價過高,就會在貸款市場中處于劣勢,失去市場競爭,反之就會使商業銀行的利潤不足甚至出現虧損的現象。所以,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定價機制,才能夠提升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能力,降低因為價格和風險的不匹配導致的損失。另外,由于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結構尚不十分合理,在貸款的過程中一味地關注信用風險而忽視了利率的風險。所以,在利率市場化之后,商業銀行不僅要積極主動地關注利率風險,更要實施全面的風險管理機制,從根本上規避風險。逐步提升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能力,降低貸款信用風險,從而提高對利率風險的掌控能力。
(二)積極發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提高我國商業銀行應對市場化的最佳選擇就是積極開展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但是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相對來說還比較落后。要想增加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就需要增加產品的種類,不斷擴大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范圍,深化相關的金融產品的創新和改革,不斷提高商業銀行的收益,同時商業銀行還需要不斷的開發新市場和新客戶,分析市場的發展趨勢,設計出符合我國消費的有特點的中間業務。
(三)穩步推進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并向新的發展模式進行轉型。對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發展,是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根本,不僅需要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還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地推出適合客戶發展的新產品,從而一步一步地穩步推進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
總之,利率市場化是一把雙刃劍,不僅給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新機遇,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挑戰,增加了銀行之間的市場競爭。所以,商業銀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就需要逐步提高貸款定價能力,降低信用風險,積極地發展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并穩步推進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才能使商業銀行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