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香英 陳加國
(福建省漳州市財政局福建·漳州)
“營改增”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
□文/童香英陳加國
(福建省漳州市財政局福建·漳州)
[提要]新一輪營改增改革將涉及地方營業稅收入的構成主體,對地方財政收入將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分析新一輪營改增改革對漳州市財政收入的影響,并提出應對措施。
營改增改革;地方財政收入;影響
收錄日期:2015年8月10日
漳州市自2012年11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不包括鐵路運輸)和部分現代服務業改征增值稅,2013年8月1日起廣播影視服務業改征增值稅,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改征增值稅,2014年 6月1日起電信業改征增值稅,根據國務院總體安排,2015年底前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范圍。新一輪營改增涉及營業稅收入的構成主體,是整體營改增改革的主要部分,對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將產生重大影響。
(一)金融業營業稅。按照福建省現行財政體制規定,金融保險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繳納的營業稅全部屬于省級收入,漳州市地方財政收入不含金融保險營業稅。
(二)房地產業、建筑業營業稅。2014年漳州市地方財政收入168.99億元,其中營業稅收入39.43億元,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23.33%,是漳州市地方財政收入第一大稅收來源。在2014年全市營業稅中,房地產業營業稅收入17.8億元,占全市營業稅收入的45.14%;建筑業營業稅收入14.78億元,占全市營業稅收入的37.5%;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營業稅合計32.58億元,占全市營業稅收入的82.63%,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19.28%。數據分析顯示,房地產業和建筑業是漳州市營業稅來源最大的兩個行業。
(三)生活性服務業營業稅。生活性服務業是直接滿足居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服務行業的總稱,主要包括商貿流通、旅游休閑,餐飲住宿、娛樂健身、社區服務、文教衛生等行業。2014年全市生活性服務業營業稅收入6.99億元,占全市營業稅收入的17.73%,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4.14%。總體來看,漳州市生活性服務業營業稅總量占比不高,這與漳州市服務業總體上不發達、規模小、發展相對滯后有關。
(一)短期影響。短期內漳州市地方財政收入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減收。雖然營改增試點政策規定,營改增收入預算級次仍按原營業稅級次入庫,但是營業稅是漳州市地方稅收的主體稅種,由于營改增的減稅效應,必將造成地方財政收入的減收。同時,以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為計算征收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附加稅費也將因營改增后增值稅進項抵扣增加而使得應納稅額減少,從而也會降低地方財政收入。據測算,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營改增將使全市地方級財政收入預計減收7.6億元。由此造成的地方收入減收,上級政府沒有相應的結構性減稅轉移支付補助,地方財力穩定水平將受到較大的沖擊。
(二)長期影響。長期來看,營改增將為地方財政收入帶來積極效應:
1、從政府層面看,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轉型;有利于促進制造業產業升級,推動技術進步與創新,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有利于加快生產和流通的專業化發展,推動服務業比重提高,加快漳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為地方財政收入的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2、從企業層面看,營改增作為結構性減稅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營改增使企業外購材料、設備和服務發生進項稅允許抵扣,大幅度減輕了企業稅負,尤其是對于進入設備大規模投入和更新企業,減稅效果更為明顯,有利于加速企業設備更新與改造。從長遠來看,營改增有利于涵養稅源,企業在寬松的稅收環境下有利于增強發展能力,為地方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提供基礎。
面對新一輪營改增擴圍,地方政府要主動作為,迅速應對,既要力爭在全面擴圍后財政體制調整使地方財力最大化,又要盡快適應改革,關注政策長期效應,重構地方稅體系。
(一)短期措施:做強做大營業稅基數,減少改革沖擊。從以往財政體制調整情況看,一般是既得財力作為基數給予保證,然后對新增財力進行調整。因此,在現有條件下要盡可能做大營業稅基數,即使上級調整集中比例,較大的營業稅基數也能保證更多的既得財力留存地方。
1、做大當前已試點行業改征增值稅基數。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涉及的企業會計核算和發票管理要求要比營業稅嚴格、復雜,需要企業在申報納稅和財務核算方式上都作較大改變,因此要積極引導企業建立適應增值稅稅制特點的財務核算體系和組織架構,確保已試點行業改征增值稅后正常增長。
2、做大房地產業、建筑業營業稅基數。漳州市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營業稅金額最大,做大基數的空間也相對較大。(1)強化房地產業、建筑業“以票控稅”和收入分析比對,努力挖潛增收,確保應收盡收;(2)加強營改增政策宣傳,強化營改增前的稅收征收。現行房地產業營業稅率5%,建筑業3%,營改增后,稅率將大幅提高,稅收抵扣也更為規范,企業憑正式發票才可抵扣。短期內,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稅負可能提高。因此,要針對稅負變化特點,加大政策宣傳,與企業積極溝通,促使房地產企業和建筑企業在營改增前依法申報納稅;(3)推進房地產市場快速企穩回升。充分利用“閩七條”、“漳八條”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穩步回升;加快征地、報批以及土地招拍掛進度,為商品房等經營開發提供用地保障;積極協調銀行等部門加快房企放貸速度、房產預售審批從速等,加快形成房地產營業稅現實稅源;(4)加強重點工程建安稅收管理。今年“十二五”規劃即將收官,一些規劃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和尚未動工的大項目,建設進度將有所加快,積極配合地稅部門跟蹤重大項目投資進度和稅收入庫,對建安項目資金斷流的,要積極協調確保資金到位,推動建安營業稅入庫,做到項目建設進度與稅收入庫相協調;(5)抓好稅收稽查和清欠,最大限度地壓縮欠稅規模。地稅部門除按規定進行欠稅公告,采取稅收保全和強制執行措施以外,按月將欠稅企業和個人名單提供給同級政府財政部門,由政府牽頭協調及時清繳欠稅;將消防部門提供的近三年內的消防項目信息納入納稅評估,對漏征漏管戶采取相應措施。法院繼續強化動產、不動產、無形資產拍賣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地方稅費的委托代征工作。
3、加強征管協作,切實做到應收盡收。建立國地稅部門營改增定期聯席協調會議,確保營改增工作無縫銜接。在征管上,在省政府統一制定營改增隨發票一并征收的個人所得稅、城建稅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是由國稅代征還是仍由地稅管理之前,地稅部門要一如既往地抓好相關稅種的管理,要依法加強納稅人應交稅費的征管,確保稅費及時足額入庫,以防稅收流失。省政府文件正式出臺后,按照省政府文件統一規定執行。
(二)長期措施:發展地方經濟,加強地方財稅體系培育。營改增后,隨著政策過渡期結束,漳州市將無一稅種可替代營業稅成為地方主體稅種。當前呼聲很高的房產稅和資源稅在地方財政收入的占比都是較低的,2014年全市房產稅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為2.73%,資源稅占比0.72%,遠不能滿足地方財政增收的要求。地方主體稅種的培育是個長期過程,經濟是稅收的基礎,要從廣義地方稅收體系來發展地方經濟,壯大地方財源,構建營改增后的地方稅收體系。
1、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優先發展稅收潛力較大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優勢產業。突出技術改造,壯大龍頭企業,促進漳州企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促進“漳州制造”轉變為“漳州創造”,夯實財源基礎。結合營改增結構性減稅政策,著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財政資金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逐步從直接補助企業向支持產業集群和公共服務平臺轉變。發揮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的作用,積極引入社會資本設立股權投資子基金,扶持推進重點產業鏈、高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不斷提高產業水平和創稅能力。
2、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漳州市現代服務業與發達地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減稅效果最為明顯,為漳州市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市差距帶來了重要歷史機遇。要做大做強漳州市現代服務業,更好地發揮“營改增”助推產業結構調整作用,加快現代物流、科技研發、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帶動現代服務業上規模,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針對房地產、建筑業營改增為其提供進項發票的上游行業較多,并具有稅源流動性強、稅款金額較大等特點,要大力推動設計公司、監理公司、房地產策劃營銷及代理公司、廣告公司、建筑工程公司、景觀綠化公司、設備租賃公司、建材銷售公司等上游行業經濟發展。
3、積極扶持總部經濟,充分發揮總部集聚效應。營改增對總部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營業稅制下,總部與分公司之間仍需獨立核算,總部為下屬企業提供服務取得營業收入必須繳納營業稅,且不能抵扣,加重了公司總部稅收負擔。營改增后,總部為下屬企業提供服務開具增值稅發票,可在下屬企業作增值稅進項稅抵扣,為吸引跨國公司和國內公司設立總部消除了稅收制度性障礙,有利于推進總部經濟發展。總部經濟稅收統一匯繳,具有明顯的稅收集聚效應。營改增后,各地市將掀起新一輪發展總部經濟的熱潮。漳州市要在培育和保有企業總部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支持總部企業落地漳州的政策,避免與其他地市總部經濟趨同。同時,要引導本地總部企業盡量將區域外分支機構財務收支納入總部核算,引導外來建筑企業和外來地方性商業銀行在漳州設立的分支機構建立適合增值稅征管條件的財務核算體系。
4、加強消費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積極培育地方中小稅種。營改增后,稅制改革方案預計消費稅、房地產稅、資源稅將可能成為地方主體稅種。消費稅劃為地方稅種后,將由生產、批發環節改到零售環節征收,因此,消費市場的培植至關重要。在將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要更加積極拓展途徑留住常住人口、吸引外來人口,促進人口聚集,形成穩定增長的消費人口需求。同時,要繼續重視房地產業發展,構建多元化的住房供應體系,打造宜居城市。
主要參考文獻:
[1]寇明風.“營改增”對地方財政經濟發展影響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14.7.
[2]姜竹,馬文強.“營改增”對地方財政穩定性的影響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9.
[3]饒明曉.“營改增”對河南省財政收入的影響分析[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8.
F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