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鳳霞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總醫院呼吸一科 山西 大同 037003)
呼吸衰竭是患者肺通氣與換氣功能發生障礙,造成缺氧與二氧化碳發生潴留,使患者生理功能與代謝發生紊亂,嚴重時還會出現高碳酸血癥,使患者出現生理與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1]。在積極治療患者的同時,我們鋪以科學的臨床護理干預。整體護理是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思想的具體化的表現,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進行全面的干預,同時給予健康教育。我們科室又將優質護理服務融合到整體護理中來[1]。發現,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還能提高臨床治療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2]。本次研究中,選擇2013 年4 月至2015 年2 月我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整體護理干預,80 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十分滿意,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3 年4 月至2015 年2 月我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4 例,女性16 例;患者年齡35 ~85 歲,平均年齡(58.7 ±9.5)歲;其中有23 例為重癥肺炎,有20 例為支氣管哮喘,有20例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有17 例為矽肺患者。80 例患者在臨床上多表現呼吸困難、咳嗽和咯痰、紫紺、下肢水腫、肺部干濕啰音等。本次研究中選擇的80 例患者均排除了語言溝通障礙,心肺功能嚴重等患者[2]。
1.2.1 基礎護理
患者所處環境要定時進行開窗通風,每次30 分鐘。房內的溫度、濕度適宜,保持空氣清潔、安靜整潔。患者皮膚也要保持清潔與干燥,按時給予翻身,預防出現壓瘡。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起居規律。戒煙忌酒。
1.2.2 心理護理
呼吸衰竭患者多有病情嚴重和患者周期長等臨床表現特征[3],治療疾病時的費用增大。大多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病情不斷加重,過于憂慮病情發展,易出現恐懼,焦慮和抑郁等心理表現。護理人員要開導患者不良心理,做每項操作前都要與患者溝通,告訴患者治療的目的,有效性。鼓勵患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以此建立康復的信心[3]。
1.2.3 用藥護理
呼吸衰竭患者常用呼吸興奮劑,靜脈滴注時一定要控制好滴注的速度,不要滴注過快,同時,注意觀察患者血壓,心率,有無不適反應。
1.2.4 飲食護理
呼吸衰竭患者多年齡較大病程較長,消化吸收功能降低[4],多有蛋白吸收不足和蛋白質分解過快等情況,很容易出現低蛋白血癥,導致患者呼吸衰竭加重。呼吸人員要指導患者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等食物,不要吃甜膩的食物,以免生痰,多補充微量元素與維生素。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少食多餐。
1.2.5 呼吸機護理
呼吸衰竭患者應用呼吸機前一定要檢查好護理人員要檢查好呼吸機的管道銜接是否連接好,幫助患者選擇恰當的鼻面罩,在皮膚易受損的部位墊減壓墊,防止發生壓瘡,指導患者如何配合呼吸機進行呼吸,用鼻呼吸,不要張口呼吸,避免患者出現胃腸脹氣。然后調節好呼吸機參數的設置,患者使用呼吸機時護士要守在患者身邊觀察患者的反應,應用時患者出現不適,要立即給予調整。患者更換體位時,觀察是否發生呼吸機管道的扭曲或脫落。
1.2.6 呼吸功能鍛煉
護理人員對待恢復期患者要做到因人而異,指導患者進行體育鍛煉,使患者免疫力得到增強。可以下床活動的患者每天早上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操功能鍛煉,做操的同時結合呼吸功能鍛煉。對于活動耐力下降的患者,每天指導患者做呼吸功能鍛煉,以縮唇式呼吸為主。每天2 -3 次,每次15 -20 分鐘。
1.2.7 優質護理
呼吸衰竭的患者活動耐力下降,生活護理需要護士協助,護士在給患者做生活護理的時候,加強了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同時還能更好的觀察患者的疾病情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如為患者洗臉,洗腳時,我們就能觀察到患者的意識、皮膚黏膜有沒有改變、紫紺的改善情況、眼結膜有無水腫。做口腔護理時,可以觀察并詢問患者的痰液情況等[5]。
護理人員要詳細記錄80 例患者在整體護理干預前后生命指征變化,例如:PaCO2、PaO2 和FEC1、FEC1/FVC 等。
80 例患者經過整體護理干預肺功能明顯改善,而且PaCO2 和PaO2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80 例患者整體護理干預前后肺功能變化對比(±s)

表1 80 例患者整體護理干預前后肺功能變化對比(±s)
以時間分組 例數(n) PaCO2(mmHg) PaO2(mmHg)FEC1 FEC1/FVC干預前80 54.2±7.8 87.1±3.6 37.9±14.9 35.8±10.5干預后 80 34.2±2.2 90.8±3.4 41.2±12.9 40.1±11.9 P 值<0.05 <0.05 >0.05 >0.05-
呼吸衰竭會使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導致腦組織出現缺氧,日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和智力減退等,嚴重時,患者心臟與血液循環都會受到影響,造成心搏、心律失常,血壓升高。呼吸衰竭的治療既要進行有效治療,還要使人體代謝功能及缺氧等紊亂及時糾正。本次研究中,通過整體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呼吸功能鍛煉、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優質護理服務等),80 例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干預前,患者肺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對醫務人員的滿意度也大大的提高。
[1] 楊成奎,靳海東,譚清慧,等.無創正壓通氣COPD 合并呼吸衰竭127 例臨床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3,7(3):64.
[2] 鄧朝霞,廖紅宇,胡蓉,等.Bi -PAP 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安徽醫學,2012,13(1):107 -109.
[3] 任愛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0):30 -31.
[4]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 年修訂版)[J].中華內科雜志,2013,(3):130 -131
[5] 趙衛國,保鵬濤,李紅梅.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48 例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2,(30):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