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芬
(貴航集團302 醫院兒科 貴州 安順 561000)
輪狀病毒腹瀉的發病季節通常是秋冬,在小兒群體中較為常見。一旦發病,患兒會出現腹瀉、脫水、嘔吐、高熱等現象,病情較為嚴重。本次研究的方向是探索輪狀病毒腹瀉患兒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療的有效性,挑選的研究對象是2011 年1 月1 日至2014 年12 月31 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2 例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現將報告呈現如下,以期成為相關人士參考的依據。
挑選的研究對象是2011 年1 月1 日至2014 年12 月31 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2 例輪狀病毒腹瀉患兒,對照組36 例患者中,女性患兒總共有14 例,男性患兒總共有22 例,年齡最小的患兒有5.5 個月,年齡最大的患兒有27.5 個月,患兒平均年齡大約是(14.26 ±3.24)個月。發病時間最短可達20 小時,發病時間最長達到48 小時,平均發病時間大約是(30.25±0.22)小時。對照組36 例患者中,女性患兒總共有16 例,男性患兒總共有20 例,年齡最小的患兒有5.8 個月,年齡最大的患兒有27.2 個月,患兒平均年齡大約是(14.36 ±3.07)個月。發病時間最短可達18 小時,發病時間最長達到49 小時,平均發病時間大約是(31.05 ±0.08)小時。兩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的性別構成、發病時間、年齡結構等資料信息無顯著性(P >0.05),可比性較強。
利巴韋林注射液應用于治療36 例對照組,給予患兒靜脈滴注利巴韋林注射液,每天靜脈滴注一次即可,患兒需要堅持治療5 天。
喜炎平注射液應用于治療36 例觀察組:給予患兒靜脈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每天靜脈滴注一次即可,患兒需要堅持治療5 天[1]。
把所有的數據輸入SPSS17.2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用±s 表示計量,用百分數(%)、例數(n)表示計數,經軟件計算,如果對比數據P <0.05,則被認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中,康復效果為差的總共有6 例,康復效果為良的總共有10例,康復效果為優的總共有20 例,對照組的康復效果稍差,優良率僅僅達到83.33%。觀察組中,康復效果為差的總共有1 例,康復效果為良的總共6 例,康復效果為優的總共有29 例,觀察組的康復效果較好,優良率高達97.22%。觀察組的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具體數據如表1。兩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的康復效果有明顯差異(P <0.05)。

表1 兩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的康復效果對比
對照組的退熱時間、脫水糾正時間、止瀉時間明顯比觀察組長。觀察組的康復速度明顯比對照組快。具體數據如表2。兩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的康復時間有明顯差異(P <0.05)。

表2 兩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的康復時間對比
作為一種廣譜抗病毒藥,利巴韋林可以應用于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腹瀉,但是利巴韋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病毒腺苷酸酶,因此容易產生耐藥性。作為一種中藥制劑,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穿心蓮內酯,該藥物的抗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較為明顯[2]。穿心蓮內酯的穿透能力和水溶性相當好,具有穿透輪狀病毒細胞的作用,從而阻礙了病毒的復制,應用于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腹瀉的療效明顯優于利巴韋林注射液。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的康復效果稍差,優良率僅僅達到83.33%。觀察組的康復效果較好,優良率高達97.22%。觀察組的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的康復效果有明顯差異(P <0.05)。這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似[3].由此可以充分肯定喜炎平注射液應用于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腹瀉的有效性。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對照組的退熱時間、脫水糾正時間、止瀉時間明顯比觀察組長。觀察組的康復速度明顯比對照組快。兩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的康復時間有明顯差異(P <0.05)。這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似[4].由此可以肯定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輪狀病毒腹瀉患兒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療的有效性非常高,患兒的康復速度較快,值得推薦[5]。
[1] 施長城,張坤明,劉霞,劉素琴,錢漢斌.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合并心肌損害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13,12(23):330 -332
[2] 黃毅嵐,羅宏麗,胡永淑.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系統評價[J].中國藥,2014,03(14):325 -326
[3] 盛麗,畢美芬,蘭志建,黃如紅,張雪峰.鋅劑聯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4,02(03):245 -246
[4] 張冬平,李蓓,崔金娟.喜炎平聯合雙歧桿菌治療嬰幼兒病毒性腹瀉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01(06):125 -126
[5] Ruggeri FM,Delogu R,Petouchoff T,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rotavirus strains from children with diarrhea in Italy,2007 -2009.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2013,4(04):385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