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中等專業學校 董志華
淺談汽車維修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云南省保山中等專業學校 董志華
本文首先介紹中職學校汽修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剖析在傳統的職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傳統教學方式落后、課程知識落后生產實踐、教學控制不完善、學生缺乏內在動力等。然后結合教師、學生、社會現狀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對未來的展望。
汽車維修 教學 實訓
隨著汽車行業井噴式的發展,汽車設計、制造、銷售、維修、服務等人才緊缺,且行業待遇相對較高。如保山金馬中運修理廠機械、電工組長一個月收入不低于7000元,技術相對較好的師傅每個月收入不低于3500元,銷售人員平均每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社會需求使中職學校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得到空前發展,中職學校的汽修專業迎來了新的春天。
1.教學方式、課程知識落后于生產實踐
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重教師授課質量,輕實訓、實驗;重學生考試成績,忽視學術操作技能培養。在課程設置中仍存在片面強調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學科知識,片面強調理論計算、工作原理,忽視汽車結構名稱、工作過程教學。課程設置方面沒有針對職業教育實際,沒有遵循理論教學“必需”“夠用”原則,仍存在課程內容偏離或滯后于職業崗位的用人需求,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立即上手,不能立即成為技術能手,不能有效應用所學知識。
2.教學控制不完善
(1)教學質量評價偏重理論教學,而對實踐教學環節監控較弱。
(2)教學評價主要由教學管理人員進行,沒有有效地吸納學生,特別是社會行業、相關企業人員參與評價,反映不出社會對教學質量的要求。
(3)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對社會需求的認識不足、對企業的認識不足,重視考試成績,不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
(4)中職學校生源來自初、高中成績差、紀律差、意識落后的學生,在教學管理、實訓管理方面難度較大。
(5)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研究、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聯系不夠重視,課本有什么內容就教什么內容,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缺乏內在動力
(1)學生在小學、初中學習期間學習基礎差,而中職學校的教材涉及內容接近大學知識,理論學習難度大,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2)學生在小學、初中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進入中職學校后沒有樹立人生目標。
(3)進校讀書目的不純,部分學生被家長逼進校園,甚至部分家長只要求學生進校混年齡、混文憑,導致部分學生進校就有混日子的想法。
(4)保山周邊缺少大企業,學生對企業沒什么概念,這樣容易導致學生迷茫,不知道為什么要讀書,只知道混日子。
(5)教師在汽修理論教學方面過分依賴教材,重視公式推導、理論計算,忽視結構教學、工作過程教學。學生基礎薄弱,在初中沒有學好理論,甚至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答,學習復雜的公式推導、理論計算難于上青天,從而容易誘發學生失去讀書興趣。
(6)學生盲目重視實訓,厭學理論,認為學習理論不重要。
(7)實訓時教師怕學生損壞汽修設備、汽車零配件,所以實訓課演示時間長,而學生動手時間短。
1.認清4S店對汽修工崗位的要求
一是熟悉每款汽車的構造、性能以及價格;二是花最短的時間完成汽車的有效保養;三是了解和觀察車主的需求,如解釋部分零部件的性能以及價格時一定要靈活變通、達到雙贏的目的;四是遵守崗位職責,掌握安全技術、操作的知識;五是保管好并正確使用維修設備;六是定期的維修與保養;六是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演練。
2.創建新的課程體系
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光靠以前的教學課程已經滿足不了中職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他們無法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是怎么形成的。有的時候書本以及簡單的實際操作體系很難直觀表現出來,如果學生就這樣走向社會是很難發展起來的。所以,中職學校必須注入新的課程體系改變這些現象。與此同時,我們要打破常規,建立新的課程體系,一定要以課程本身的基礎性以及實用性為主要基礎。學校可以根據當地的企業(如金馬中運、聯通汽車等汽修廠)實際需求設置課程。學生的基本技能作為基礎,把實踐對象設為工作,在不斷的練習和理解中學到的技能作為中心。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時牢記專業知識,將來被社會和企業認可。
3.注重教學方法以及實踐過程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以及接受內容的情況設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改掉一些學習中經常出現的陋習,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同時,教師也要改變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忘記實踐操作的教學現象,采用優化教學的方法。例如,可以用任務驅動、項目、情境教學法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運用指導、演示、操作、檢查等步驟一步一步地實施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此外,加大實踐教學也很重要,所以中職學校還應該注意與相關對口企業保持聯系,因為這樣就可以通過這些資源進行崗位實習,不僅能加固學生的職業技能,還能使他們了解自己的價值,同時增加必要的經濟收入,改變原有的消耗性實習。
4.增強職業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
在任何一個教育領域中教師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事物的認知都是從教師的教育中得到的,所以教師的崗位很重要。教師的組成方式不能單單的以理論水平作為依據,而應以教師自身的職業技能以及實踐水平、知識作為衡量標準。此外,職業學校還可以根據自身課程設置從社會中聘請具有相關豐富經驗的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定期邀請他們到學校進行授課。這些擁有豐富經驗的人教師可以像師傅教授徒弟一樣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學生的行為和動作進行規范;四是“項目實操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工作任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零件加工,即教師把工廠化的生產環境引入實訓基地;四是“小結反饋階段”,即在每一個工作日的學習結束之前,教師要針對當天教學過程中的典型問題進行強化講解并再次規范動作要領。
總之,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對學生職業化的服裝要求為起點,以教學過程中動作要領的講解為重點,以實訓生產中的公差控制為難點,對鉗工實訓教學進行標準化改革。中職院校應從以上多個緯度規范鉗工實訓教學,既有利于提高教師教的效率,也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更有利于中職學校對鉗工技能人才職業能力的培養。
[1]崔絨花.中等職業學校成功教育教學觀研究[J].中等職業教育,2012.01
[2]楊元元.從隱性知識的角度促進專業技能的培養[J].中等職業教育,2012.02
[3]葛 重.淺談鉗工的教學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7
[4]郭新明.鉗工實習教學改革的討論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22
ISSN2095-6711/Z01-2015-0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