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楊克毅 趙瑩瑩
所謂專題教學,即選取某個專題進行深入分析講解,不受教材章節內容結構限制,聯系實際組織課題教學。雖然專題教學在講授方式上不受教材章節構成的限制,但是教師也必須要遵守教學大綱,設立的各個專題之間雖獨立但內在又相互關聯,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
對于高職院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下文中簡稱“概論”)課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而專題教學恰恰能有效改善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專題教學打破了教材章節體系限制,能夠在實踐教學中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進行大膽創新,可以采用如辯論賽、課堂討論、知識競答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對“概論”的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有效改善學生對“概論”課程的厭倦情緒。
專題教學可以把教材中的內容無限擴展,一是在內容范圍上拓寬,二是在理論深度上深入挖掘,同樣一個基本規律和一般內容都可以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次進行深入剖析,可以融入當今社會最新的相關內容,豐富內容的同時也可以理論聯系實際。
專題教學的靈活性體現在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具體特點,如不同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等進行專門設計和講授,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理論專題課程可以采用分組討論、師生交流、觀點辯論等形式,實踐專題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走訪、調研。
專題教學必定設立一個主題,而這個主題可以結合當今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設立,只有主題突出,才能對學生更具吸引力。
專題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創新形式應該始終以“育人”為本,“教書”做輔。當今世界局面存在激烈的競爭,我國一直十分重視素質教育尤其是德育,專題教學雖然在形式上不受限制,但卻始終不能忘記“育人”的根本宗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三觀,做“三好、四有”。專題教學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從正面了解當今社會形勢,并能夠從中更好地認識自己。
“概論”中的各種理論知識不可能自發地在學生頭腦中產生作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灌輸理論。大學生處于思想的塑造和形成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教師運用主題鮮明的專題教學,與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熱點問題相聯系,講解時將“概論”內容融入其中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師面對學生針對熱點社會問題存在的疑慮,應做到不逃避、不誤導,運用理論觀點結合實際為其解答。這樣在消除了學生疑慮的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思路思考問題,從而堅定理想信念。
任何形式的教學模式都要以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專題教學也是一樣。塑造和推進素質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在“概論”教學的過程當中,理論教學要使學生感受到正面力量,陶冶情操的同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武裝頭腦,從而實現國家對于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目標。
教師進行專題教學時要注意教學中期的控制和教學后期的反饋。教師進行一個專題教學后,學生還意猶未盡,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并針對教學效果建立一個有效的評價體系,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進行收集、采納。專題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容易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紕漏,但這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重點在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重視學習的參與性和直觀性。在語言智能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本科院校學生來說要稍微處于弱勢,但職業教育的特點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案耪摗闭n程是以理論課程為主導的課程,分為若干個專題之后,可以充分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為學生“量身打造”,豐富教學內容,深入淺出。由此可見,專題教學更加適合高職院校學生對“概論”課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