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珍
摘 要:本文結合《中職烹飪英語課程標準》,根據筆者學校學生的特點,在烹飪英語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的實踐探索。合作學習能夠幫助烹飪班學生樹立學習烹飪英語的信心,轉變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能力,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關鍵詞:合作學習 烹飪英語 實踐應用
筆者所在學校自實施行為導向教學以來,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具體到烹飪英語這一學科,其中合作學習法是有效教學的重點。開展合作教學是在師師、師生、生生三個層面開展的交流合作,以達成特定教育、教學目標。在烹飪英語中開展的合作教學不僅是為了激發學生對烹飪英語的興趣,也對學生的意志情感、價值取向等方面進行培養,同時通過學生對合作理念的領悟和合作技巧的掌握,對其在社會上立足和發展發揮重要
作用。
一、合作學習理念
合作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初起源于美國,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其基本理念是在合作教學研究與實驗的過程,特點在于全員參與和互動。而筆者將其進行引申和拓展,采用以學生為中心,分小組合作學習,達到學習目標共同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具體而言,合作式學習是指將一個班級(烹飪每個班40人左右)分成8個小組,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和小組同學的合作,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小組活動成為整個學習活動的組成部分。
二、合作學習的實踐背景
1.必要性分析
(1)與人合作的需要。在經濟一體化和社會分工的不斷深入的情況下,烹飪行業需要勞動者熟練的技術和精湛的技藝,也需要良好的團體氣氛和合作精神。鑒于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烹飪英語中讓他們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幫助他人,慢慢地學會與他人合作,用英語交流,從而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
(2)烹飪工作的需要。烹飪班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越來越差,學生的英語水平遠低于社會對中職人才的要求。從烹飪班畢業生中了解到,在他們踏入社會后因工作需要,還得利用休息時間學習英語。因此,在烹飪英語教學引進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學生實踐活動全面開展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它提高了烹飪班學生的學習烹飪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并完成活動任務,在合作中學習英語、運用語言知識、培養能力,為將來工作奠定基礎。
2.可行性分析
(1)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改革強調人的主體性,教學中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來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而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學習,整個過程都是學生自己參與,老師起到引導和調動作用,主體是學生,這也體現了“以人為本”教學理念。
(2)克服學習的焦慮情緒。在烹飪英語課堂上使用合作學習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小組小范圍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克服了羞怯的心理。學生大膽開口,不怕講錯,優生帶后進生,講英語的學生多了。這時教師、學生要寬容他人出現的語言錯誤,保護其自尊心、自信心,使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3)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筆者在課堂上把與人合作作為學習經驗的一部分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給學生創造了與人交流的機會,學生可以在相互交往中用簡單的烹飪英語交流,既提高烹飪英語成績、社交技能,又培養其團隊意識。
三、合作學習的實踐應用
合作學習可應用到烹飪英語學習的各種課型中。筆者在平常的教學中將性別、能力、英語基礎不同的學生分在一起,有時也采用就近原則、互補原則、隨意分組來組織教學活動。下面筆者就烹飪英語聽、說和讀方面的實踐來談談合作學習法的具體應用。
1.在聽方面的應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烹飪專業學生對該專業都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聽到英語就頭痛。但筆者認為烹飪班學生很聰明,只是英語基礎差。如何讓這批學生愛你烹飪英語聽力課呢?筆者認為以下兩種形式可取。
(1)電視、電影輔助。在組織學生聽力課前,老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找好與本課聽力相關材料。例如:在聽“Tips for Using Cooks Knife”時,筆者先給學生看英語原版的相關視頻,再提問:“Could you show me the proper cutting motion? How do I hold the food? ”小組討論時每個成員獲取的信息各不相同,小組間的成員為成功完成任務而進行互惠互利的合作。這種合作是有效的, 有意義的。在此之后再回到課本內容,學生們就輕車熟路了。
(2)英語歌曲賞析。利用課間10分鐘或課前3分鐘給學生聽英文歌曲和歌謠,通過聽和唱來進行語言輸送,學生喜歡唱韻律性強的英文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現),Trouble Is a Friend(麻煩是朋友)等,令老師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歌曲在校園十佳歌手大賽中獲獎。
2.在說方面的應用
近年來中職生的生源大大下降,烹飪班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很大。筆者在教學實踐之前,就烹飪三個班級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的基礎英語成績明顯低于年級平均水平,課堂參與度不高,要上好烹飪班的烹飪英語是非常難的。在教學初期,筆者先讓學生從模仿開始,因為模仿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反復模仿漸漸地就出口成句了。
(1)跟讀、錄音、對比齊上陣。在口語課中,筆者讓學生反復跟PPT視頻讀,鼓勵人人開口,在會讀時把學生讀的單詞、短語、句子、課文錄音,對比播放,發現錯誤及時改正,教師多表揚來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每個學生掌握后,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比比哪一組讀得最好,再進行班級、年級朗讀比賽。
(2)諺語拓展。根據現教班級學生青春、陽光、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特點,筆者開展了每節課一句諺語活動。如:The best of friends must part.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Time tries all,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說—小組說,學生高興參與,激發了學習烹飪英語的熱情。再以小組形式收集諺語,比比那組收集的諺語最多,使學生由原來的“我不學”變成“我樂學”。
(3)模擬情景,創設善說環境。如何把大家都不想開口的口語課上得生動有趣呢?小組合作學習、真實的教學情景起到催化劑作用,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在特定的語境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如學習了做炒飯的對話后,同學扎上圍裙跟著小組長Lucy學做炒飯,步驟為First,Next,Then,After that,Finally。該活動竟帶動了全班一起學做炒飯。學生的語音、語調都較準確,這時專業知識很好的學生,英語相對比較弱的學生興趣都很高漲,結結巴巴地說了起來。在“做”中學,在實踐中說英語,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3.在讀方面的應用
(1)角色表演式。小組成員根據某一閱讀內容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例如,在學習Lesson 5 Fish時,筆者要求每個小組閱讀完后派兩位同學表演,一位同學(基礎好)扮演 Emperor Qianlong,一位同學(基礎弱)表演動作Host ( Wang Runxing)。這種活動對于學優生是一種提高,而學困生因能輕松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逐漸樹立起學習烹飪英語的自信心和興趣。
(2)小組討論式。在學習Lesson 8 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前,老師讓學生回家制作水果色拉,請同學們記下制作水果色拉的步驟。上閱讀課時,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制作水果色拉的步驟,討論完后,選出代表發言。教師及時評點,在“導”字上下工夫,鼓勵學生大膽發表不同意見和獨到見解,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讀寫并進式。在閱讀完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后,讓每位同學寫出正確的工藝流程。再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如何對該工藝流程進行創新,聽取不同成員的觀點, 經過思考后形成該組的觀點并寫下來。學生通過問題探究與合作學習能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集體榮譽感,從而提高了烹飪英語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并增強了學習動機,促進了學習主動性的發展,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
(4)競賽式。烹飪英語的每個單元都有許多專業單詞和詞組,這對烹飪班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頭痛的問題。為了能使學生準確讀、寫英語詞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了“新東方背單詞”軟件進行單詞游戲比賽,如果打出正確的單詞,游戲中氣球就會爆炸從而得分。整個過程學生踴躍參與,既娛樂又能快速記住單詞,從而增加了大家背單詞的興趣。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聽寫比賽,學生課后積極準備,課堂上他們爭分奪秒,不僅收獲了語言知識,還收獲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合作教學培養了學生早日樹立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這對他們今后踏入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四、合作學習的實踐成效
1.科學性
筆者認為合作學習的“分組”不是“分層”,而是按學生的英語水平、興趣、個性等混合分成幾個小組,學生通過個體努力以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完成老師的任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互助學習—共同研究—體驗成功。使用合作式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烹飪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2.全體性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全體學生在烹飪英語中的聽、說、讀能力得到提高,減少烹飪英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現象。在教學中,筆者充分利用合作學習法引導每個學生跟上教學進程,允許小組同學相互探討, 相互學習,讓學生在無焦慮的狀態下說英語、練習英語,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3.創造性
在合作互動學習中,師生都要發揮其創造性。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能力,還要創造性地使用烹飪英語教材,根據學校學生特點進行教材處理、引申和創新。教師力爭把教材中的情境呈現于課堂,再進行拓展。而學生可以在自己能力許可的范圍內超越教師所呈現的語言,可以展現自己的個性和風采,豐富小組內的英語活動,使得小組英語表演別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五、合作學習中的問題探討
在中職烹飪英語中運用合作學習法,筆者認為教學效果是不錯的,但仔細琢磨,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時,有時會出現“冷清”的場面,許多學生只顧自己獨立思考,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使合作流于形式。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由于烹飪班學生自覺性較差,無法確認每位同學的參與,也不能確定小組成員是否真正形成了合作,因此教師既要注意到合作小組成員的合理編排,又要注意自己教學內容的設計、話題的趣味性和如何把學生的積極性真正調動起來。
總之,合作學習模式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它體現了烹飪英語在烹飪行業的運用,重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小組同學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的品質得到了培養,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合作學習法,筆者發現學生烹飪英語方面聽、說、讀方面有很大進步。筆者正為把他們培養成新世紀的雙語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孫斌.烹飪英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呂革新.與人合作能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松美,張洲.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4]庾鮮海,王月會.合作學習原則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3(05).
[5] Swain, M. Understanding input through output [J].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nt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nference on App lied Linguistics,1983.
(作者單位:海寧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