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
新課標理念是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筆者以八年級物理教材中《聲音的特征》一節內容實施探究性教學,主要由學生自主探究影響聲音強弱和高低的因素,使學生初步領略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一、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首要環節。本節課筆者創設情境,播放不同樂器演奏不同音調的樂曲,提醒學生注意體會,要有所發現。有的學生發現樂曲的音量時大時小,有的學生發現二胡演奏的音調時高時低等等。筆者充分肯定了學生的發現,并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學生中有的提出:“為什么不同樂器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有的提出:“聲音為什么有強弱之分,聲音的強弱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有的提出:“聲音的高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等等。問題的提出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引發了他們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
二、猜想推測
猜想與推測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環節,筆者根據之前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他們進行大膽的猜想與推測,并為他們的猜想鋪設了下面的臺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而聲源的振動有時快,有時慢,振動的幅度有時大有時小,你們從中領悟到什么?有的學生猜想聲音的強弱(即響度)可能與振動的幅度(即振幅)有關,有的學生猜想聲音的高低(即音調)可能與振動的快慢(即頻率)有關,也有其他不同的猜想。這樣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探究活動的領導者。
三、設計實驗
設計實驗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本節課筆者以“扶”的方式讓學生“學走路”,也就是幫助學生設計實驗,確定實驗步驟,提出注意事項,要求學生控制什么因素,觀察什么現象,記錄什么數據,從而進行正確的實驗探究,少走彎路,避免漫無目的、不知所措地去做實驗。
四、實驗探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驗探究是探究性學習的中心環節,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本節課筆者讓每兩個學生組成一個實驗小組,探究兩個問題,一個是“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一個是“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并適時給予點撥、指導。
五、歸納交流
學生對實驗記錄的分析、實驗結論的歸納進行交流、質疑是探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課堂中,筆者讓各小組代表匯報了實驗探究方法、實驗步驟、實驗記錄、實驗結論。
實踐表明,探究性教學的實施有助于發掘學生的研究潛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參與學習活動過程,成為學習行為的真正主體和學習過程的思考者、活動者、體驗者、合作者和建構者。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