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玲
實行新課程改革以后,課堂教學逐漸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改善。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也更加認識到課堂教學應該更注意教學細節。
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教學語言的細節
有一次,到別的學校聽了一節化學課,課的內容是第八單元習題課“鐵的冶煉和計算”,課上有一道題是將CO通入盛有10克Fe2O3的試管內,加熱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通入CO直至試管冷卻后,試管內固體剩余物為7.6克,剩余物中鐵的質量是多少?老師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講完了解題過程,老師問:“同學們,聽懂了嗎?”全班大部分學生說:“聽懂了?!崩蠋熡謫枺骸罢l還有沒有聽懂的地方,請說出來,老師再詳細講解一下?!币粋€男生站起來怯生生地講了不懂的問題:為什么10克減去7.6克的不是二氧化碳的質量?老師認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師說:“記住,今后要專心聽講啊?!边@時,我發現那個男生的臉紅紅的,很害羞地低下了頭。老師看似不經意的一句“今后要專心聽講”,實際上是向全班學生傳遞了一個錯誤信息,那就是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哪個學生愿意戴上“不專心聽講”的帽子呢?按照新課程理念,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知識基礎不同,對教師的講授有聽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教師認為學生有疑問就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顯然是武斷的結論。學生有沒有聽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難為情,是鼓足了勇氣才向教師請教的。老師的這句話,極有可能扼殺學生大膽提出疑問的勇氣和自信,很可能導致學生再也不敢承認有“不懂”的地方了,這對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對于學生內心的影響卻是深刻的。所以,怎樣避免類似狀況的發生,是應該反思的。
二、課堂教學教師應注意教材中習題設計的細節
仔細研究課本,我發現課本上設計的習題是非常豐富的,為我們開展探究式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學第八單元課題3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到的鐵制品較多,我們如何防止其銹蝕,哪種方法最好。再例如,自行車如何防銹?這樣的習題不同以往的填空、選擇、簡答、實驗設計、推斷、計算等,我們千萬不能冷落了它,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最高層次的習題,它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我們進行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資源。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它們,讓學生自動去想、去查、去問、去做、去討論。更多地關注教材細節,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進行教學。
關注教學細節,必須用眼觀察,用心傾聽,用情去感受,只有關注課堂細節,特別是捕捉有價值的細節,才能使課堂教學煥發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