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曉鵬 程俊輝
一、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人類的歷史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歷史,可以說沒有創新的精神就沒有今天世界的發展,事實證明,創新就能發展,不創新就要落后和挨打。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擔負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而少年要想強,則必須要有創新的精神。要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可以說我們的教師能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也是能否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我們教學的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等有了很大的改變,教師逐漸以素質教育的理念來進行教學,但我覺得教師還沒有真正地把新的教學理念落實下去,教學中還是在用老辦法進行教學,教師并沒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還是占用了課堂大部分時間,學生沒有太多的思考和發言機會,教師在課堂上放不開,不能讓學生大膽質疑、自由討論,而是害怕放開后收不回來,課后也沒有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具體措施和方法,因此,我呼吁教師要醒一醒,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實現“中國夢”,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動力。
三、課堂是教師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陣地
1.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興趣
學習的動力分為內因和外因,而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學生學習動力的不竭源泉,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對知識都有強烈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自己去大膽嘗試探求知識,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保護他們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揚創新精神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精神,讓他們嘗到在探索知識和解決問題時具有創新精神的甜頭,體會創新精神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的目標。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習如果不質疑,就像沒有水和氧的生命一樣,不可能勃勃生機,而且遲早會枯竭死亡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課堂教學中,無論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是否具有討論和研究的價值,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質疑能力的培養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在現實教學中,教師不敢讓學生提出質疑,害怕把課堂教學扯遠而完不成教學任務,也有的教師是因為害怕學生質疑后連自己也無法解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害怕學生質疑的思想,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尤其是要鼓勵那些具有創新精神的質疑,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讓他們的身心放松,讓他們的思維解放,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的思想靈動起來。
3.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后要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啟發學生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的方法,在各種可能的方法中篩選,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法,要使學生在嘗試和探索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中形成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充分嘗試、探索解決這些新問題的可能性。讓學生自主探討、交流,嘗試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在學生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實際上,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犯錯誤是必然的,它是通向更高理解水平所必需的中間階梯。教師應該意識到如果讓學生對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探索和嘗試,學生可能會獲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認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和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盡可能地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讓學生去體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即使問題尚未真正解決或者還未完全解決,也要使參與者有所收獲,誘發學生去奇思妙想,最終給學生插上一對充滿豐富想象力的解決問題的翅膀。
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