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英
摘 要:在實際教學中,英語聽力是最不受重視的,在完成了教材的聽力任務后,很少有教師在課上課下再單獨練習聽力了,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不但要重視聽力,還應該尋求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技能的方法。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態度;習慣;改變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也出現了很多變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今年中考由原來的30分減少到現在的20分,分值的減少貌似意味著不重視聽力了,實則不然。大家都知道,英語平時的練習主要是聽、說、讀、寫和譯,聽力技能處于最基礎的地位,是所謂的輸入之一,可是在實際教學中,也是最不受重視的,只要完成書中的聽力任務,很少有教師在課堂上單獨練習聽力。作為教師,不但要重視聽力,還應該尋求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技能的方法。
一、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
1.硬件問題
學校不重視聽力教學,平時農村教師的教具只是一個老式錄音機和一盤磁帶。學校沒有設法改善英語聽力教學的方式,在現代多媒體高科技的社會顯然已經落伍了。
2.態度問題
不僅是學校,就連教師也不夠重視聽力教學。只要完成書中的聽力任務,很少有教師在課堂上單獨練習聽力。除非到了九年級下學期快要中考時,才會臨陣磨槍,連續播放20天到30的英語聽力習題,屬于暴風驟雨型而不是潤物細無聲型的強化聽力
訓練。
3.中西方語音差異問題
因為大部分學生是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的,所以小學英語教師的口音對初學者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由于聽力是聽與理解相結合的能力,因此,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某些詞的準確發音,尤其是對同音異義詞難以分辨,直接導致學生對英語聽力理解的偏差。
4.習慣問題
由于大環境的影響,許多學生也沒有養成每天聽聽力的良好習慣,所以,在聽力的過程中出現了只聽單詞,不注重連貫性的問題。不會捕捉整個句子的重要信息,不知道不用逐字逐句地翻譯。這必定會影響整個聽力的進程,尤其是閱讀理解的聽力,所以達不到滿意的效果。
二、改進英語聽力教學效果的策略
那么如何改變現狀,如何改進英語聽力教學效果呢?以下是我對聽力教學探索的一點淺薄想法:
1.改善教學環境
現在國家非常重視教育,尤其是對比較偏僻的農村投入很多,雖然也用錄音機和磁帶,但是每所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電腦,多媒體的運用和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學生英語的學習提供了平臺。讓學生不再是空洞地聽,也能邊聽邊看,將枯燥的聽力材料與生動活潑的圖面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支配下,學生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愛學習,樂于學習,才能促進聽力能力的提高。
2.改變教學態度
教師的態度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不重視聽力,學生也不重視。因為最近幾年的中考聽力都比較簡單,好像平時只要完成教材上的聽力內容就完成了任務,不用再單獨訓練。但是,聽力、閱讀和口語是息息相關的,聽力和閱讀是輸入,口語和閱讀理解是輸出,沒有輸入哪里來的輸出呢?所以,教師不能只顧著中考的聽力水平而不重視平時的訓練。我的做法是每天利用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做dutyreport。讓學生練習了口語的同時也讓其他的學生認真聽,以便能回答出這個學生提出的問題。獎罰分明,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望。適當的時候可以組織英語演講比賽或者是講故事比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趣味,也能提高聽力技能。
3.加強教師自身聽力口語水平
教師的口音口語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說是一輩子的。如果教師本身發音就有問題,就會給學生平時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教授的教師必須隨時有危機感,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學習,包括近幾年的新課程改革的學習理念以及其他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練習。多聽、多讀、多看、多寫不再是空話,不僅適合學生,同樣也適合教師。
4.養成學生平時練習聽力的良好習慣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由此可見,習慣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而學習亦是如此。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做事有規律,甚至可以成就一個人的未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僅僅完成教材中的聽力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在完成教材的聽力任務后,還要鼓勵學生多聽他們自己喜歡的英文音樂,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不僅能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還能擴展學生的單詞量,一舉兩得。與此同時,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多看英文電視電影,也能提高聽力技能,并且了解中西方文化習俗等的差異。課上多說英語,多與同學和老師用英語交流。簡而言之,學生要抓住一切可以練習的機會多聽多讀,肯定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學生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技能也需要平時的積累和練習,在態度上重視起來,在平時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再加上教師和學生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