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萍 曲希霞
教學情境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是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心理機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體驗知識,創造一個基于現實體驗的微觀教學環境。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若能多方面地為學生營造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情境,可引導學生在各種學習情境下積極、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一、情境創設應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情境設置生活化
創設教學情境,不是作秀,情境的創設應是為提高教學效率而服務的。所以情境創設應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要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只有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問題情境,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所以學習發生在有意義的情境之中,教學效果不言而喻。教師要在創設情境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不是為了情景設計而設計,使其脫離生活實際,縹渺在上,夠不著,摸不到,從而使創設的情境流于形式。
二、圍繞教學目標的展開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標就是通過創設符合學生多方面發展需要的、充滿美感和智慧感的環境、氛圍,使優化的環境與學生的情感、心理發生共鳴,促使學生在現實環境和主體活動中的交互作用的統一和諧中獲得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三、創設多元化教學情境
多媒體包括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圖像、聲音等形式,信息容量大,表現形式靈活,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環境和認知方式,比較容易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
四、把握好創設情境的“度”
如果設計的情境情節復雜、冗長,出現過多的與教學無關的信息,前面說得天花亂墜,結果卻草草收場,就顯得頭重腳輕,本末倒置。這樣的情境創設只能是增加學生的認知負擔、沖淡教學的主題,降低教學效果,并且還會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下降,致使學生學習更加疲勞,又間接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的創設時要統籌安排,長短適宜,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保證學生“聽得進,理得順”。
五、要創設具有時代特征氣息的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要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更能順利、自然地投入知識的學習中。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與學習有關的素材及時引入課堂,以增強教學的時代性,合理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把學生的認知、情感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獲得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體會信息技術與自然、社會、人類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自主建構有價值的信息技術知識中獲得情感、知識、能力的全面發展。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