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淵敏+黃永宏+王惠麗
【摘要】目的探討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氨磺必利及舒必利治療。結果治療12周后兩組顯效率分別為71%、58.1%,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PANSS量表陰性癥狀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5);GQOLI-74量表評分各維度評分除物質生活無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余維度分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不良反應相對較輕。結論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不良反應輕,依從性好,安全可靠。
【關鍵詞】氨磺必利;舒必利;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9.05 【文獻標識碼】A
氨磺必利片主要成分為氨磺必利,適應癥精神疾患,尤其是伴有陽性癥狀(如譫妄,幻覺,認知障礙等)和陰性癥狀(如反應遲緩,情感淡漠及社會能力退縮等)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癥,也包括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病患。由于該藥臨床應用時間較短,對其療效和安全性尚需不斷積累經驗,在此進行了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自河南省洛陽榮康醫院及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首發精神病患者。符合ICD-10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1],排除合并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懷孕、哺乳、嚴重軀體疾病及有嚴重的自殺企圖或沖動行為的患者,治療前未使用過抗精神病藥物。根據入院順序,分別給予氨磺必利及舒必利治療。共收集62例,氨磺必利組及舒必利組各31例。兩組治療前性別、年齡、病程、PANSS量表及GQOLI-74量表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
1.2 方法:治療組口服氨磺必利治療,初始劑量200mg/d,1~2周內逐漸增加劑量至見效,最大劑量600mg/d;對照組口服舒必利治療,初始劑量100~200mg/d,逐漸增至600~800mg/d,療程12周。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抗躁狂藥物及抗抑郁藥物。每周復查血常規,治療結束后復查空腹血糖、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兩組治療前后分別PANSS量表、副反應量表(TESS)及GQOLI-74量表進行評定。
1.3 注意事項:由于藥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泄,所以對于患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減少服藥劑量。對于患有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沒有相關的臨床數據。精神抑制類藥物可降低癲癇發作的閾值。所以對于有驚厥史的患者,服用氨磺必利時應仔細監控。由于老年人對藥物的高敏感性(可產生鎮靜或低血壓癥狀),所以老年人服藥時應注意。對于患有帕金森氏病的患者,服藥時應注意。除非必需使用精神抑制類藥物治療,否則應避免服用此藥。對于司機和機器操作者,應特別注意,服用此藥可出現瞌睡癥狀。由于索里昂含有乳糖,索里昂禁用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癥、葡萄糖或半乳糖吸收不良綜合征或乳糖酶缺乏的患者。
1.4 療效評判標準:臨床療效依據中華醫學會疾病4級評定標準及PANSS量表減分率進行評定,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進,≥25%為有效,﹤25%為無效。規定減分率100%~50%為顯效,減分率100%~25%為有效。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PANSS量表評分比較: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兩種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兩組之間治療后比較,除陰性癥狀量表評分具有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他分量表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表1兩組治療前后PANSS量表評分比較
組別陽性陰性一般病理總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25.01±8.0610.14±3.5121.75±9.6310.18±5.30*39.91±9.0223.14±5.0289.02±15.2343.11±10.22對照組24.63±7.929.76±3.6622.10±59.7417.76±8.02*40.01±11.0120.91±7.3188.13±14.6845.03±10.71不良反應:治療組主要有口干、惡心、焦慮及錐體外系反應等,一般程度較輕;對照組主要有錐體外系反應、焦慮、體重增加、泌乳、月經異常等,副反應相對較重。兩組TESS量表評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兩組GQOLI-74量表評分比較:治療結束后,GQOLI-74量表評分生活質量總分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各維度評分除物質生活無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余維度分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氨磺必利對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優于舒必利。
3. 討論
近年來,雖然多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但對陰性癥狀的改善仍不盡如意,仍有一部分患者治療效果較差,出現社會功能損害,嚴重影響患者本人及家屬的生活質量。氨磺必利是新近在我國上市的一種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陽性和陰性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2]。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12周治療后,氨磺必利組顯效率為71%;舒必利組顯效率為58.1%。兩組之間顯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綜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不良反應少而輕,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臨床用藥依從性,可作為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線藥物應用于臨床[3]。
參考文獻
[1]范肖冬,汪向東,于欣,等譯.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72-79.
[2]黃素培,張瑞嶺,王來海,等.氨磺必利的藥理學進展與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8):679-683.
[3]劉林靜,劉家洪,唐偉,等.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病雜志,2012,38(4):251-252.
【摘要】目的探討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氨磺必利及舒必利治療。結果治療12周后兩組顯效率分別為71%、58.1%,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PANSS量表陰性癥狀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5);GQOLI-74量表評分各維度評分除物質生活無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余維度分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不良反應相對較輕。結論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不良反應輕,依從性好,安全可靠。
【關鍵詞】氨磺必利;舒必利;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9.05 【文獻標識碼】A
氨磺必利片主要成分為氨磺必利,適應癥精神疾患,尤其是伴有陽性癥狀(如譫妄,幻覺,認知障礙等)和陰性癥狀(如反應遲緩,情感淡漠及社會能力退縮等)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癥,也包括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病患。由于該藥臨床應用時間較短,對其療效和安全性尚需不斷積累經驗,在此進行了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自河南省洛陽榮康醫院及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首發精神病患者。符合ICD-10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1],排除合并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懷孕、哺乳、嚴重軀體疾病及有嚴重的自殺企圖或沖動行為的患者,治療前未使用過抗精神病藥物。根據入院順序,分別給予氨磺必利及舒必利治療。共收集62例,氨磺必利組及舒必利組各31例。兩組治療前性別、年齡、病程、PANSS量表及GQOLI-74量表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
1.2 方法:治療組口服氨磺必利治療,初始劑量200mg/d,1~2周內逐漸增加劑量至見效,最大劑量600mg/d;對照組口服舒必利治療,初始劑量100~200mg/d,逐漸增至600~800mg/d,療程12周。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抗躁狂藥物及抗抑郁藥物。每周復查血常規,治療結束后復查空腹血糖、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兩組治療前后分別PANSS量表、副反應量表(TESS)及GQOLI-74量表進行評定。
1.3 注意事項:由于藥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泄,所以對于患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減少服藥劑量。對于患有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沒有相關的臨床數據。精神抑制類藥物可降低癲癇發作的閾值。所以對于有驚厥史的患者,服用氨磺必利時應仔細監控。由于老年人對藥物的高敏感性(可產生鎮靜或低血壓癥狀),所以老年人服藥時應注意。對于患有帕金森氏病的患者,服藥時應注意。除非必需使用精神抑制類藥物治療,否則應避免服用此藥。對于司機和機器操作者,應特別注意,服用此藥可出現瞌睡癥狀。由于索里昂含有乳糖,索里昂禁用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癥、葡萄糖或半乳糖吸收不良綜合征或乳糖酶缺乏的患者。
1.4 療效評判標準:臨床療效依據中華醫學會疾病4級評定標準及PANSS量表減分率進行評定,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進,≥25%為有效,﹤25%為無效。規定減分率100%~50%為顯效,減分率100%~25%為有效。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PANSS量表評分比較: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兩種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兩組之間治療后比較,除陰性癥狀量表評分具有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他分量表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表1兩組治療前后PANSS量表評分比較
組別陽性陰性一般病理總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25.01±8.0610.14±3.5121.75±9.6310.18±5.30*39.91±9.0223.14±5.0289.02±15.2343.11±10.22對照組24.63±7.929.76±3.6622.10±59.7417.76±8.02*40.01±11.0120.91±7.3188.13±14.6845.03±10.71不良反應:治療組主要有口干、惡心、焦慮及錐體外系反應等,一般程度較輕;對照組主要有錐體外系反應、焦慮、體重增加、泌乳、月經異常等,副反應相對較重。兩組TESS量表評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兩組GQOLI-74量表評分比較:治療結束后,GQOLI-74量表評分生活質量總分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各維度評分除物質生活無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余維度分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氨磺必利對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優于舒必利。
3. 討論
近年來,雖然多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但對陰性癥狀的改善仍不盡如意,仍有一部分患者治療效果較差,出現社會功能損害,嚴重影響患者本人及家屬的生活質量。氨磺必利是新近在我國上市的一種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陽性和陰性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2]。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12周治療后,氨磺必利組顯效率為71%;舒必利組顯效率為58.1%。兩組之間顯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綜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不良反應少而輕,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臨床用藥依從性,可作為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線藥物應用于臨床[3]。
參考文獻
[1]范肖冬,汪向東,于欣,等譯.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72-79.
[2]黃素培,張瑞嶺,王來海,等.氨磺必利的藥理學進展與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8):679-683.
[3]劉林靜,劉家洪,唐偉,等.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病雜志,2012,38(4):251-252.
【摘要】目的探討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氨磺必利及舒必利治療。結果治療12周后兩組顯效率分別為71%、58.1%,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PANSS量表陰性癥狀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5);GQOLI-74量表評分各維度評分除物質生活無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余維度分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不良反應相對較輕。結論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不良反應輕,依從性好,安全可靠。
【關鍵詞】氨磺必利;舒必利;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9.05 【文獻標識碼】A
氨磺必利片主要成分為氨磺必利,適應癥精神疾患,尤其是伴有陽性癥狀(如譫妄,幻覺,認知障礙等)和陰性癥狀(如反應遲緩,情感淡漠及社會能力退縮等)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癥,也包括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病患。由于該藥臨床應用時間較短,對其療效和安全性尚需不斷積累經驗,在此進行了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自河南省洛陽榮康醫院及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首發精神病患者。符合ICD-10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1],排除合并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懷孕、哺乳、嚴重軀體疾病及有嚴重的自殺企圖或沖動行為的患者,治療前未使用過抗精神病藥物。根據入院順序,分別給予氨磺必利及舒必利治療。共收集62例,氨磺必利組及舒必利組各31例。兩組治療前性別、年齡、病程、PANSS量表及GQOLI-74量表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
1.2 方法:治療組口服氨磺必利治療,初始劑量200mg/d,1~2周內逐漸增加劑量至見效,最大劑量600mg/d;對照組口服舒必利治療,初始劑量100~200mg/d,逐漸增至600~800mg/d,療程12周。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抗躁狂藥物及抗抑郁藥物。每周復查血常規,治療結束后復查空腹血糖、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兩組治療前后分別PANSS量表、副反應量表(TESS)及GQOLI-74量表進行評定。
1.3 注意事項:由于藥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泄,所以對于患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減少服藥劑量。對于患有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沒有相關的臨床數據。精神抑制類藥物可降低癲癇發作的閾值。所以對于有驚厥史的患者,服用氨磺必利時應仔細監控。由于老年人對藥物的高敏感性(可產生鎮靜或低血壓癥狀),所以老年人服藥時應注意。對于患有帕金森氏病的患者,服藥時應注意。除非必需使用精神抑制類藥物治療,否則應避免服用此藥。對于司機和機器操作者,應特別注意,服用此藥可出現瞌睡癥狀。由于索里昂含有乳糖,索里昂禁用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癥、葡萄糖或半乳糖吸收不良綜合征或乳糖酶缺乏的患者。
1.4 療效評判標準:臨床療效依據中華醫學會疾病4級評定標準及PANSS量表減分率進行評定,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進,≥25%為有效,﹤25%為無效。規定減分率100%~50%為顯效,減分率100%~25%為有效。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PANSS量表評分比較: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兩種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兩組之間治療后比較,除陰性癥狀量表評分具有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他分量表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表1兩組治療前后PANSS量表評分比較
組別陽性陰性一般病理總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25.01±8.0610.14±3.5121.75±9.6310.18±5.30*39.91±9.0223.14±5.0289.02±15.2343.11±10.22對照組24.63±7.929.76±3.6622.10±59.7417.76±8.02*40.01±11.0120.91±7.3188.13±14.6845.03±10.71不良反應:治療組主要有口干、惡心、焦慮及錐體外系反應等,一般程度較輕;對照組主要有錐體外系反應、焦慮、體重增加、泌乳、月經異常等,副反應相對較重。兩組TESS量表評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兩組GQOLI-74量表評分比較:治療結束后,GQOLI-74量表評分生活質量總分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各維度評分除物質生活無顯著性差異外(P﹥0.05),其余維度分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氨磺必利對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優于舒必利。
3. 討論
近年來,雖然多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但對陰性癥狀的改善仍不盡如意,仍有一部分患者治療效果較差,出現社會功能損害,嚴重影響患者本人及家屬的生活質量。氨磺必利是新近在我國上市的一種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陽性和陰性癥狀具有顯著的療效[2]。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12周治療后,氨磺必利組顯效率為71%;舒必利組顯效率為58.1%。兩組之間顯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綜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不良反應少而輕,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臨床用藥依從性,可作為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線藥物應用于臨床[3]。
參考文獻
[1]范肖冬,汪向東,于欣,等譯.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72-79.
[2]黃素培,張瑞嶺,王來海,等.氨磺必利的藥理學進展與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8):679-683.
[3]劉林靜,劉家洪,唐偉,等.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病雜志,2012,38(4):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