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影
【摘要】目的分析無心率控制患者的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圖像質量和不同心率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分析CT冠狀動脈造影的適用性。方法將80例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連續病例分為3組,分別為A組25例(心率<65次/min),B組32例(心率65~79次/min),C組23例(心率>80次/min)。采用雙盲評價冠狀動脈圖像質量,另外記錄輻射劑量指標DLP、CTDI、ED和掃描前和掃描中的心率。結果所有患者的掃描參數和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圖像質量高。3組別之間的冠狀動脈整體圖像質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LAD、RCA、LCX和冠狀動脈圖像質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C組(心率>80次/min)的輻射劑量
【關鍵詞】CT冠狀動脈造影;640層;心率;輻射劑量;圖像質量
【中圖分類號】R318.11 【文獻標識碼】B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0.77%,其中約有1/3的患者在首次發病1h內死亡,冠心病的危害性極大。診斷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心電圖、心電圖負荷試驗、核素心肌顯像、血液學檢查、冠狀動脈CT和冠狀動脈造影。其中冠狀動脈造影被譽為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1],診斷冠心病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高。冠狀動脈CT已十分成熟,臨床應用于診斷和治療冠心病。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該80例患者均進行了CT冠狀動脈造影術。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分布53~80歲,平均年齡63.22±5.64歲;體重指數為17.34~34.32平均體重指數為22.3±4.2kg/㎡。掃描時心率為54~106次/min,平均心率為65.67次/min。所有患者無嚴重的心肝腎等方面的疾病,同時排除有碘過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不用藥控制心率。根據患者的心率將患者分成A、B、C三組,A組25例(心率<65次/min),B組32例(心率65~79次/min),C組23例(心率>80次/min)。
1.2 掃描方法:三組患者在掃描前均服用硝酸甘油片0.5mg擴張冠狀溝動脈,掃描范圍覆蓋隆突下1cm至心尖下1cm。經右肘前靜脈以4.0~5.5mL/s的流速流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注射造影劑(碘普胺,注射劑1mL:240mgI,50mL,遼寧盛生醫藥集團有限公司)50mL,再以相同流速注入生理鹽水30mL。采用SureStart軟件智能觸發掃描,觸發點設定于掃描野中央層面胸主動脈,觸發閾值大于250HU或者個體化手動觸發。掃描參數:100~120kV,管電流300~550mA,容積數據的采集范圍為(220~320)×0.5mm,機架轉速設定為350ms/r,掃描時間0.32~2.467s。A組患者心率<65次/min的采集范圍為R-R間期70%~80%之間,B組患者心率65~79次/min采集范圍在R-R間期的30%到80%。C組患者的采集范圍為R-R間期的30%~80%。
1.3 圖像處理和評價:采用vitreaFX工作站進行圖像處理和重組像,選擇心臟容積中央層面三支冠狀動脈顯示最清晰的時重建容積數據和冠狀動脈圖像。評價標準參考趙紅[2]的評分標準。冠狀動脈分為右冠狀動脈近段RCA1)、右冠狀動脈中段(RCA2)、右冠狀動脈遠段(RCA3)、后降支(PDA),每部分5分,合計20分。5分:無偽影;4分:輕微偽影,主干的某一段模糊;3分:主干冠狀動脈二分之一的面積模糊,但可以診斷;2分嚴重偽影,不能診斷;1分:無法識別主干,不能診斷。
1.4 統計學分析:所得數據以±s表示,用SPSS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顯著性差異。圖像質量差異采用獨立樣本非參數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心率和輻射劑量的關系如表1所示,A、B、C組之間的比較有顯著想差異,心率與輻射量呈正相關關系。圖片質量3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與心率快慢無關,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圖像質量佳,3組平均分為16.34±2.65分。
參考文獻
[1]賈洪順,劉磊,楊建明,等.CT冠狀動脈造影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213-214.
[2]趙紅,劉斌,吳興旺,等.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心率變化及其對圖像質量的影響[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7,23(2):145-149.
[3]屠燕.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1099-1102.
[4]王琳琳,董振東.開啟動態容積時代:Aquilion ONE 320排CT[J].醫療衛生裝備,2010,31(1):13-16.
【摘要】目的分析無心率控制患者的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圖像質量和不同心率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分析CT冠狀動脈造影的適用性。方法將80例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連續病例分為3組,分別為A組25例(心率<65次/min),B組32例(心率65~79次/min),C組23例(心率>80次/min)。采用雙盲評價冠狀動脈圖像質量,另外記錄輻射劑量指標DLP、CTDI、ED和掃描前和掃描中的心率。結果所有患者的掃描參數和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圖像質量高。3組別之間的冠狀動脈整體圖像質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LAD、RCA、LCX和冠狀動脈圖像質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C組(心率>80次/min)的輻射劑量
【關鍵詞】CT冠狀動脈造影;640層;心率;輻射劑量;圖像質量
【中圖分類號】R318.11 【文獻標識碼】B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0.77%,其中約有1/3的患者在首次發病1h內死亡,冠心病的危害性極大。診斷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心電圖、心電圖負荷試驗、核素心肌顯像、血液學檢查、冠狀動脈CT和冠狀動脈造影。其中冠狀動脈造影被譽為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1],診斷冠心病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高。冠狀動脈CT已十分成熟,臨床應用于診斷和治療冠心病。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該80例患者均進行了CT冠狀動脈造影術。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分布53~80歲,平均年齡63.22±5.64歲;體重指數為17.34~34.32平均體重指數為22.3±4.2kg/㎡。掃描時心率為54~106次/min,平均心率為65.67次/min。所有患者無嚴重的心肝腎等方面的疾病,同時排除有碘過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不用藥控制心率。根據患者的心率將患者分成A、B、C三組,A組25例(心率<65次/min),B組32例(心率65~79次/min),C組23例(心率>80次/min)。
1.2 掃描方法:三組患者在掃描前均服用硝酸甘油片0.5mg擴張冠狀溝動脈,掃描范圍覆蓋隆突下1cm至心尖下1cm。經右肘前靜脈以4.0~5.5mL/s的流速流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注射造影劑(碘普胺,注射劑1mL:240mgI,50mL,遼寧盛生醫藥集團有限公司)50mL,再以相同流速注入生理鹽水30mL。采用SureStart軟件智能觸發掃描,觸發點設定于掃描野中央層面胸主動脈,觸發閾值大于250HU或者個體化手動觸發。掃描參數:100~120kV,管電流300~550mA,容積數據的采集范圍為(220~320)×0.5mm,機架轉速設定為350ms/r,掃描時間0.32~2.467s。A組患者心率<65次/min的采集范圍為R-R間期70%~80%之間,B組患者心率65~79次/min采集范圍在R-R間期的30%到80%。C組患者的采集范圍為R-R間期的30%~80%。
1.3 圖像處理和評價:采用vitreaFX工作站進行圖像處理和重組像,選擇心臟容積中央層面三支冠狀動脈顯示最清晰的時重建容積數據和冠狀動脈圖像。評價標準參考趙紅[2]的評分標準。冠狀動脈分為右冠狀動脈近段RCA1)、右冠狀動脈中段(RCA2)、右冠狀動脈遠段(RCA3)、后降支(PDA),每部分5分,合計20分。5分:無偽影;4分:輕微偽影,主干的某一段模糊;3分:主干冠狀動脈二分之一的面積模糊,但可以診斷;2分嚴重偽影,不能診斷;1分:無法識別主干,不能診斷。
1.4 統計學分析:所得數據以±s表示,用SPSS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顯著性差異。圖像質量差異采用獨立樣本非參數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心率和輻射劑量的關系如表1所示,A、B、C組之間的比較有顯著想差異,心率與輻射量呈正相關關系。圖片質量3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與心率快慢無關,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圖像質量佳,3組平均分為16.34±2.65分。
參考文獻
[1]賈洪順,劉磊,楊建明,等.CT冠狀動脈造影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213-214.
[2]趙紅,劉斌,吳興旺,等.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心率變化及其對圖像質量的影響[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7,23(2):145-149.
[3]屠燕.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1099-1102.
[4]王琳琳,董振東.開啟動態容積時代:Aquilion ONE 320排CT[J].醫療衛生裝備,2010,31(1):13-16.
【摘要】目的分析無心率控制患者的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圖像質量和不同心率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分析CT冠狀動脈造影的適用性。方法將80例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連續病例分為3組,分別為A組25例(心率<65次/min),B組32例(心率65~79次/min),C組23例(心率>80次/min)。采用雙盲評價冠狀動脈圖像質量,另外記錄輻射劑量指標DLP、CTDI、ED和掃描前和掃描中的心率。結果所有患者的掃描參數和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圖像質量高。3組別之間的冠狀動脈整體圖像質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LAD、RCA、LCX和冠狀動脈圖像質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C組(心率>80次/min)的輻射劑量
【關鍵詞】CT冠狀動脈造影;640層;心率;輻射劑量;圖像質量
【中圖分類號】R318.11 【文獻標識碼】B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0.77%,其中約有1/3的患者在首次發病1h內死亡,冠心病的危害性極大。診斷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心電圖、心電圖負荷試驗、核素心肌顯像、血液學檢查、冠狀動脈CT和冠狀動脈造影。其中冠狀動脈造影被譽為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1],診斷冠心病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高。冠狀動脈CT已十分成熟,臨床應用于診斷和治療冠心病。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該80例患者均進行了CT冠狀動脈造影術。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分布53~80歲,平均年齡63.22±5.64歲;體重指數為17.34~34.32平均體重指數為22.3±4.2kg/㎡。掃描時心率為54~106次/min,平均心率為65.67次/min。所有患者無嚴重的心肝腎等方面的疾病,同時排除有碘過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不用藥控制心率。根據患者的心率將患者分成A、B、C三組,A組25例(心率<65次/min),B組32例(心率65~79次/min),C組23例(心率>80次/min)。
1.2 掃描方法:三組患者在掃描前均服用硝酸甘油片0.5mg擴張冠狀溝動脈,掃描范圍覆蓋隆突下1cm至心尖下1cm。經右肘前靜脈以4.0~5.5mL/s的流速流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注射造影劑(碘普胺,注射劑1mL:240mgI,50mL,遼寧盛生醫藥集團有限公司)50mL,再以相同流速注入生理鹽水30mL。采用SureStart軟件智能觸發掃描,觸發點設定于掃描野中央層面胸主動脈,觸發閾值大于250HU或者個體化手動觸發。掃描參數:100~120kV,管電流300~550mA,容積數據的采集范圍為(220~320)×0.5mm,機架轉速設定為350ms/r,掃描時間0.32~2.467s。A組患者心率<65次/min的采集范圍為R-R間期70%~80%之間,B組患者心率65~79次/min采集范圍在R-R間期的30%到80%。C組患者的采集范圍為R-R間期的30%~80%。
1.3 圖像處理和評價:采用vitreaFX工作站進行圖像處理和重組像,選擇心臟容積中央層面三支冠狀動脈顯示最清晰的時重建容積數據和冠狀動脈圖像。評價標準參考趙紅[2]的評分標準。冠狀動脈分為右冠狀動脈近段RCA1)、右冠狀動脈中段(RCA2)、右冠狀動脈遠段(RCA3)、后降支(PDA),每部分5分,合計20分。5分:無偽影;4分:輕微偽影,主干的某一段模糊;3分:主干冠狀動脈二分之一的面積模糊,但可以診斷;2分嚴重偽影,不能診斷;1分:無法識別主干,不能診斷。
1.4 統計學分析:所得數據以±s表示,用SPSS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顯著性差異。圖像質量差異采用獨立樣本非參數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心率和輻射劑量的關系如表1所示,A、B、C組之間的比較有顯著想差異,心率與輻射量呈正相關關系。圖片質量3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與心率快慢無關,640層CT冠狀動脈造影的圖像質量佳,3組平均分為16.34±2.65分。
參考文獻
[1]賈洪順,劉磊,楊建明,等.CT冠狀動脈造影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213-214.
[2]趙紅,劉斌,吳興旺,等.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心率變化及其對圖像質量的影響[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7,23(2):145-149.
[3]屠燕.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1099-1102.
[4]王琳琳,董振東.開啟動態容積時代:Aquilion ONE 320排CT[J].醫療衛生裝備,2010,31(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