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世敏+初娜+匡玉華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的情況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8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產婦的乳房脹痛少于對照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剖宮產;康復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B
剖宮產手術主要是將胎兒和胎盤從產婦的腹部切口中取出,可以有效的應對高危妊娠、妊娠合并癥以及異常分娩等情況[1]。但是剖宮產手術對產婦產后恢復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選取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80例,對其進行了護理干預,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180例剖宮產產婦,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90例。其中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38歲,平均年齡28.5歲。所有產婦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進行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兩組產婦在年齡、社會身份等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兩組產婦都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產婦給予抗生素,對產婦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對產婦的腹部滲血和陰道出血、子宮收縮情況進行觀察,對產婦進行拔管后活動和排氣進食等護理。對觀察組產婦進行術前和術后的護理干預。
1.2.1 術前護理干預
①入院護理。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向產婦介紹醫院的相關設施,向產婦講解剖宮產手術的基本知識和程序,對產婦進行安撫,消除產婦的焦慮感和緊張感。②飲食護理。在手術前6至8小時內禁止產婦進食固體食物,為了提高產婦的體力,可以在術前兩小時讓產婦飲用適當的糖水。③尿管留置護理。在留置尿管之前為產婦用碘伏原液對尿道口進行清洗,對尿管進行潤滑。插入尿管時保持動作輕柔,并對尿管進行固定。
1.2.2 術后護理干預
①體位護理。剖宮產術后約兩小時后,產婦的雙下肢開始恢復知覺。此時護理人員要為產婦的雙腿進行按摩。術后6至8小時,在醫師的指導下將切口處沙袋取出,并指導產婦抬高臀部,對產婦髖尾部皮膚進行擦拭。視產婦的具體情況幫助產婦在床上適當進行翻身,以免出現褥瘡。②飲食護理。術后3小時為產婦提供適量的溫水,6小時后可令患者進食少量的流食。等產婦肛門排氣之后,再逐漸進食半流質和普食。③導尿管護理。拔除尿管后要囑咐產婦多飲湯水,指導產婦在床上進行自主排尿。④哺乳護理。在術后使用抗生素期間禁止產婦哺乳,但可以讓新生兒對產婦的乳頭進行吮吸,以免退乳。
1.3 療效評價指標
對兩組產婦剖宮產后的肛門排氣時間、尿管拔除后的排尿時間、乳房脹痛、乳汁分泌以及壓瘡的發生率等康復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療效用x2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乳房脹痛少于對照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表1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組別例數乳汁不足乳房腫脹壓瘡頭痛嘔吐拔管后排尿肛門排氣術前恐懼觀察組9021031±0.421±33對照組909*12*4*4*4±1.4*34±2*9*注*:兩組比較P<0.05。
3. 討論
剖宮產手術在我國的使用率越來越高,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婦術后康復的水平。術前通過護理人員的講解,產婦可以對剖宮產手術以及其注意事項進行了解,消除緊張情緒[2]。在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要對產婦的人格給予充分的尊重,對產婦的隱私進行保護。術后飲水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利于肛門排氣。而通過術前留置尿管也能夠將尿道損害降低,促進排尿。通過體位護理和哺乳護理,不僅能降低產婦褥瘡的幾率,促進產婦的康復,還能通過新生兒的吮吸促進產婦乳汁的分泌,從而減少產婦乳房的脹痛感,降低乳汁不足的幾率,提高產婦的母乳喂養率[3]。
綜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梅春.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情況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5(l):55-56.
[2]趙偉,王清鳳,張桂榮,等.護理干預刊孕婦剖宮產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7(16):125.
[3]胡曉燕,陳海玲.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情況的影響[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1,10(l):80-81.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的情況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8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產婦的乳房脹痛少于對照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剖宮產;康復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B
剖宮產手術主要是將胎兒和胎盤從產婦的腹部切口中取出,可以有效的應對高危妊娠、妊娠合并癥以及異常分娩等情況[1]。但是剖宮產手術對產婦產后恢復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選取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80例,對其進行了護理干預,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180例剖宮產產婦,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90例。其中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38歲,平均年齡28.5歲。所有產婦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進行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兩組產婦在年齡、社會身份等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兩組產婦都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產婦給予抗生素,對產婦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對產婦的腹部滲血和陰道出血、子宮收縮情況進行觀察,對產婦進行拔管后活動和排氣進食等護理。對觀察組產婦進行術前和術后的護理干預。
1.2.1 術前護理干預
①入院護理。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向產婦介紹醫院的相關設施,向產婦講解剖宮產手術的基本知識和程序,對產婦進行安撫,消除產婦的焦慮感和緊張感。②飲食護理。在手術前6至8小時內禁止產婦進食固體食物,為了提高產婦的體力,可以在術前兩小時讓產婦飲用適當的糖水。③尿管留置護理。在留置尿管之前為產婦用碘伏原液對尿道口進行清洗,對尿管進行潤滑。插入尿管時保持動作輕柔,并對尿管進行固定。
1.2.2 術后護理干預
①體位護理。剖宮產術后約兩小時后,產婦的雙下肢開始恢復知覺。此時護理人員要為產婦的雙腿進行按摩。術后6至8小時,在醫師的指導下將切口處沙袋取出,并指導產婦抬高臀部,對產婦髖尾部皮膚進行擦拭。視產婦的具體情況幫助產婦在床上適當進行翻身,以免出現褥瘡。②飲食護理。術后3小時為產婦提供適量的溫水,6小時后可令患者進食少量的流食。等產婦肛門排氣之后,再逐漸進食半流質和普食。③導尿管護理。拔除尿管后要囑咐產婦多飲湯水,指導產婦在床上進行自主排尿。④哺乳護理。在術后使用抗生素期間禁止產婦哺乳,但可以讓新生兒對產婦的乳頭進行吮吸,以免退乳。
1.3 療效評價指標
對兩組產婦剖宮產后的肛門排氣時間、尿管拔除后的排尿時間、乳房脹痛、乳汁分泌以及壓瘡的發生率等康復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療效用x2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乳房脹痛少于對照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表1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組別例數乳汁不足乳房腫脹壓瘡頭痛嘔吐拔管后排尿肛門排氣術前恐懼觀察組9021031±0.421±33對照組909*12*4*4*4±1.4*34±2*9*注*:兩組比較P<0.05。
3. 討論
剖宮產手術在我國的使用率越來越高,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婦術后康復的水平。術前通過護理人員的講解,產婦可以對剖宮產手術以及其注意事項進行了解,消除緊張情緒[2]。在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要對產婦的人格給予充分的尊重,對產婦的隱私進行保護。術后飲水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利于肛門排氣。而通過術前留置尿管也能夠將尿道損害降低,促進排尿。通過體位護理和哺乳護理,不僅能降低產婦褥瘡的幾率,促進產婦的康復,還能通過新生兒的吮吸促進產婦乳汁的分泌,從而減少產婦乳房的脹痛感,降低乳汁不足的幾率,提高產婦的母乳喂養率[3]。
綜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梅春.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情況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5(l):55-56.
[2]趙偉,王清鳳,張桂榮,等.護理干預刊孕婦剖宮產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7(16):125.
[3]胡曉燕,陳海玲.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情況的影響[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1,10(l):80-81.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的情況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8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產婦的乳房脹痛少于對照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剖宮產;康復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B
剖宮產手術主要是將胎兒和胎盤從產婦的腹部切口中取出,可以有效的應對高危妊娠、妊娠合并癥以及異常分娩等情況[1]。但是剖宮產手術對產婦產后恢復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選取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180例,對其進行了護理干預,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180例剖宮產產婦,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90例。其中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38歲,平均年齡28.5歲。所有產婦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進行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兩組產婦在年齡、社會身份等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兩組產婦都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產婦給予抗生素,對產婦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對產婦的腹部滲血和陰道出血、子宮收縮情況進行觀察,對產婦進行拔管后活動和排氣進食等護理。對觀察組產婦進行術前和術后的護理干預。
1.2.1 術前護理干預
①入院護理。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向產婦介紹醫院的相關設施,向產婦講解剖宮產手術的基本知識和程序,對產婦進行安撫,消除產婦的焦慮感和緊張感。②飲食護理。在手術前6至8小時內禁止產婦進食固體食物,為了提高產婦的體力,可以在術前兩小時讓產婦飲用適當的糖水。③尿管留置護理。在留置尿管之前為產婦用碘伏原液對尿道口進行清洗,對尿管進行潤滑。插入尿管時保持動作輕柔,并對尿管進行固定。
1.2.2 術后護理干預
①體位護理。剖宮產術后約兩小時后,產婦的雙下肢開始恢復知覺。此時護理人員要為產婦的雙腿進行按摩。術后6至8小時,在醫師的指導下將切口處沙袋取出,并指導產婦抬高臀部,對產婦髖尾部皮膚進行擦拭。視產婦的具體情況幫助產婦在床上適當進行翻身,以免出現褥瘡。②飲食護理。術后3小時為產婦提供適量的溫水,6小時后可令患者進食少量的流食。等產婦肛門排氣之后,再逐漸進食半流質和普食。③導尿管護理。拔除尿管后要囑咐產婦多飲湯水,指導產婦在床上進行自主排尿。④哺乳護理。在術后使用抗生素期間禁止產婦哺乳,但可以讓新生兒對產婦的乳頭進行吮吸,以免退乳。
1.3 療效評價指標
對兩組產婦剖宮產后的肛門排氣時間、尿管拔除后的排尿時間、乳房脹痛、乳汁分泌以及壓瘡的發生率等康復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療效用x2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乳房脹痛少于對照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表1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組別例數乳汁不足乳房腫脹壓瘡頭痛嘔吐拔管后排尿肛門排氣術前恐懼觀察組9021031±0.421±33對照組909*12*4*4*4±1.4*34±2*9*注*:兩組比較P<0.05。
3. 討論
剖宮產手術在我國的使用率越來越高,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婦術后康復的水平。術前通過護理人員的講解,產婦可以對剖宮產手術以及其注意事項進行了解,消除緊張情緒[2]。在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要對產婦的人格給予充分的尊重,對產婦的隱私進行保護。術后飲水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利于肛門排氣。而通過術前留置尿管也能夠將尿道損害降低,促進排尿。通過體位護理和哺乳護理,不僅能降低產婦褥瘡的幾率,促進產婦的康復,還能通過新生兒的吮吸促進產婦乳汁的分泌,從而減少產婦乳房的脹痛感,降低乳汁不足的幾率,提高產婦的母乳喂養率[3]。
綜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梅春.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情況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5(l):55-56.
[2]趙偉,王清鳳,張桂榮,等.護理干預刊孕婦剖宮產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7(16):125.
[3]胡曉燕,陳海玲.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情況的影響[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1,10(l):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