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姣美+鐘明容



[摘要]結合中國服務貿易規模、服務貿易內部結構等發展現狀,運用國際市場占有率、TC指數、RCA指數來分析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結果顯示: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仍較低,建筑、旅游、運輸等傳統的服務行業競爭力相對較強,但保險、金融、專有權等新興科技領域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則比較弱。結合“鉆石理論”提出不斷擴大服務市場開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為企業營造優良發展環境,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引進并合理利用外資,擴大國內居民服務需求等提升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中國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1-0019-04
[作者簡介]唐姣美(1988-),女,湖南祁陽人,漢族,碩士,廣東培正學院經濟與管理系教師,研究方向:服務貿易;鐘明容(1987-),女,漢族,重慶涪陵人,碩士,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經濟與管理系教師,研究方向:國際法。
一、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一)服務貿易規模分析
1982—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逐年遞增,并且近年來增幅較大。198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僅為44億美元,1991年為108億美元,超過100億美元,十年時間增長了近60%。加入WTO后,中國服務貿易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2003年進出口額超過1000億美元,達到1013億美元,與1982年相比,增長了23倍;與1991年相比,增長了9倍多。2007年超過2000億美元,達到2509億美元,2008年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則跨越了另一個高度,達到3045億美元。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小幅回落至2867億美元,而2011年增至4191億美元,成功跨越4000億美元大關。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實現4706億美元,是2003年的46倍,是1982年的107倍,是1991年的44倍。
隨著中國服務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由圖1可以看出,1991年以前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額一直大于進口額,處于順差狀態,但從1992年開始發生逆轉。從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間,只有1994年一年處于順差狀態,其余年份均為逆差狀態,并且差額不斷擴大,2008年的逆差達到116億美元,2009年逆差為295億美元,2011年達到549億美元,2012年逆差高達897億美元。中國服務貿易逆差嚴重,不僅表明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發展不平衡,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服務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還不強。
(二)服務貿易內部產業結構分析
通過分析1997—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分部門出口額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情況,可以看出旅游、運輸、咨詢、建筑幾個部門占有絕對優勢,尤其是旅游和運輸兩個領域,始終保持絕對的領先地位。1997年旅游業占比為493%,1998—2002年5年間旅游業占比均超過50%,足以說明這一時期中國服務貿易內部結構極不均衡。2003年以來旅游業整體呈不斷下降趨勢,從2010年開始,旅游業占比始終保持在26%左右。運輸業的占比逐年上升,近幾年一直保持在20%左右,比較穩定。1997年其他商業服務業合計占比為313%,此后逐年下降,近幾年其占比開始低于20%。咨詢服務業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占比不斷上升,接近20%,說明我國咨詢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此外建筑服務業也呈上升趨勢,占比已接近10%。
2012年,旅游、運輸業的出口額分別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263%、204%,兩者占比合計高達467%,已占到服務貿易出口額的近一半。咨詢服務業的出口額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76%,其他商業服務業占比149%,建筑服務業占比為64%,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占比76%,其余的部門相對占比較小,尤其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金融、保險服務業占比極小,這說明中國服務貿易產業結構還不夠合理。
二、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
(一)服務貿易國際市場占有率
國際市場占有率(M)是指一國或地區某類產品的出口總額占世界同類產品出口總額的比例,是衡量在開放條件下一國或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國際市場占有率=一國的出口額/世界總的出口額。其計算公式為:Mi=Xi / Xw,其中Mi表示一國或地區第i類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Xi表示一國或地區第i類產品的出口額;Xw表示世界第i類產品的出口總額。一般認為,一國或地區某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越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強,反之則越弱。根據國際市場占有率世界排名情況,可將其分為四種情況:M>10%,則說明產品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5% 由圖3可以看出,從1992年到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在不斷上升。1992年中國服務貿易國際市場占有率僅為093%<1%,說明國際競爭力很弱。從1993年開始超過1%,之后的8年時間一直緩慢增長,直到2001年,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首次超過2%,2006年首次超過3%,2010年首次超過4%,2012年達到43%。雖然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在不斷上升,但是這個數字仍然小于5%,即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仍較低,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一般。 (二)服務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C指數)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即TC指數,是常用的貿易競爭力測度指標之一,是分析行業國際競爭力狀況非常有效的指標,能夠體現出研究對象的整體競爭力狀況。TC指數=(Xij-Mij)/(Xij+Mij),Xij表示的是i國j類產品的出口額,Mij表示i國j類產品的進口額。該指標的取值區間是(-1,1),當TC指數>0時,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實力,并且越接近1,其競爭實力也就越強;其值接近于0時,表明其競爭力狀況接近于平均水平;TC數值<0,則表明其國際競爭力水平較低。由圖4可知,1992—2012年中國服務業的TC指數波動較大,除了1994年TC指數為正值之外,其余年份均為負值,說明中國服務業總體的國際競爭力水平較低。其中2011年的TC指數為-01310,2012年的TC指數為-01906,接近-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