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現狀與展望
周蘭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它是以課程教學為主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上都存在著觀念、認識上的誤區與偏差,為此,在實踐工作中,可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等四個方面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和改革提供保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端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經過二十余年的實踐與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是有兩種:一是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知識;另一種是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即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以教師為主、知識為主,讓學生直接獲得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課程的實施來看,主要是依賴地區教育部門或學校自發開展,受到教育者的觀念以及硬件、軟件環境的影響明顯。從學生反饋來看,學生普遍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課并未給自己帶來太大的收獲,認為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不足以解決自己內心中的困惑,也無法直接有效地指導自己的行為,自己的思維并未得到充分的鍛煉。
(1)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教學目標受消極心理學影響較大,以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為導向,從心理咨詢入手,關注解決部分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沖突,側重于對心理問題的診斷與矯正。所以,課程目標并沒有明確的導向性和系統性,從而導致了教學過程的盲目。
(2)課程體系構建不完整。筆者對湖南省15所本專科學校抽樣調查發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存在以下突出問題:①課程體系單一,多只開設普及心理學有關理論和基本概念的基礎必修課程;②心理咨詢和團體輔導只是面向部分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無法作為活動課程納入課程體系;③缺少針對不同群體和專業旨在提升學生素質的心理發展性課程;④各高校課程體系設置的側重點不同,必修、選修或輔修類的心理課程銜接性不強,課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不強。 這些都制約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課程體系實施缺少教學條件支撐。高校雖然根據學生培養目標,結合實際情況,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開設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實現學分化,但是課程體系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例如: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缺少頂層設計,沒有達到“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標準,存在邊緣化傾向;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時、學分、實施時間的安排不夠科學合理,在有些學校難以落實;受到師資條件的限制,授課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課程難以開設。
(1)在課程目標上,從預防性教育向發展性教育轉變。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產生于美國的一場聲勢浩大的心理學運動,它摒棄了傳統心理學在理論與實踐中對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的過分關注,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站在積極心理學的立場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更關注學生的發展性目標,增加學生積極的主觀體驗,培養學生積極的個人特質,營造充滿心理關懷的校園文化氛圍,用積極的理念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能積極應對問題,主動適應社會,并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在積極心理學注重發展與培植積極力量的價值目標引領下,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愛、寬容、責任、希望、友誼等積極因素,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積極體驗,只有這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才能滿足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
(2)在課程內容上,從心理學主導向學科間整合轉變。從本質上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門邏輯體系嚴格的學科,而是以學生發展需要為中心的整合性課程,在強調學科間整合的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設置課程內容體系。以高職院校為例,在大一年級針對學生的適應與目標定位等問題,重點開設心理健康標準、新生入學適應、自我意識發展等課程內容;在大二年級針對學生的人際交往、壓力調節等問題,重點講授人際交往技能、戀愛與性心理、情商訓練、壓力管理等內容;對大三年級的學生重點開展生涯規劃教育、以學生的發展需要安排課程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設置的邏輯性。
(3)在教學方法上,從單一講授向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轉變。目前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多為大班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在這種“你聽我說”的教學關系中,學生處于被動、受支配的地位,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對課程反感。據調查顯示,學生反映其所接受的教學方法中知識講授法排在最后一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應向多樣化轉變,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注教學細節,增強學生心理體驗的直接性和深刻性,在教學中增加團體輔導訓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測驗、體驗式心理游戲等教學方法的采用。
(4)在教學條件上,應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校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師資的建設,可設立一套系統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選拔標準,將硬性指標(如專業、學歷、科研成果等)與彈性指標(綜合素質、從事心理輔導工作年限等)結合來進行綜合考察。針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相關部門應提供系統規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訓,并將之納入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體系中。應將此類培訓定位成常態化、定期化的培訓,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 f College Students M 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ZHOU Lan
(Hun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201,China)
The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it was based on the teaching as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At present,error and deviation of idea and understanding exist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Therefore,in practical work,it can provide safegu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urriculum goal,curriculum content,teachingmethod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so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ental health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
B844.2
A
2095-980X(2015)08-0130-01
2015-07-22
周蘭(1978-),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