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方
(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人民醫院普心內科 方城473200)
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6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研究
馬方
(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人民醫院普心內科 方城473200)
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方法:選取在我院診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β受體阻滯劑、硝酸異山梨酯、地爾硫卓、阿司匹林等藥物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治療4周,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心絞痛總有效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91.67%;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為78.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兩組相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不穩定型心絞痛;瑞舒伐他汀;曲美他嗪
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是介于慢性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心臟綜合征,屬于冠心病的突發事件,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重要組成部分[1],易發展為心源性猝死或者心肌梗死。該病的發病機制是粥樣斑塊破裂以及形成血栓,致使冠狀動脈不完全閉塞,造成缺血性心絞痛。本研究采用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3 年5 月~2014 年5 月在我院經過病史、心電圖和動態心電監測確診的120 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2],并排除心腎功能不全、合并有嚴重的內科基礎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感染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心功能分級和不穩定型心絞痛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β 受體阻滯劑、硝酸異山梨酯、地爾硫卓、阿司匹林,但不服用他汀類藥物);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瑞舒伐他汀(國藥準字J20120005)每次10 mg,每晚1 次,曲美他嗪(國藥準字H20123233)每次20 mg,每天3 次,連續用藥4 周。觀察兩組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程度及持續時間、心電圖ST 段的變化及硝酸甘油用量等。
1.3 療效評定標準[3] 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減少>80%,不用硝酸甘油,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減少>50%,基本不用硝酸甘油,心電圖ST 段改善>50%或T波轉為直立;無效:心絞痛發作次數、程度和持續時間無變化或加重,硝酸甘油用量無變化或增加,心電圖ST段改善<50%或T波無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統計,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率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絞痛療效 觀察組心絞痛總有效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91.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心電圖療效 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為78.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UAP患者不穩定的粥樣斑塊容易繼發斑塊脫落,使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局部血流量下降,甚至出現斑塊內出血,表面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狀動脈痙攣,進一步導致缺血加重。臨床上應用他汀類藥物除具有降低血脂作用外,對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炎癥細胞浸潤、穩定斑塊、減少炎癥介質釋放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與血栓形成亦有顯著作用。
曲美他嗪是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藥之一,通過選擇性抑制3-KAT(3-酮酰輔酶A硫解酶)、抑制游離脂肪酸的β-氧化、防止酸中毒和鈣超載及膜保護作用,進而促使心肌的能量代謝底物由脂肪酸轉變為葡萄糖,從而提高心肌心臟做功/耗氧量的比值,有
效促進糖酵解及葡萄糖氧化偶聯,達到心肌能量優化的目的,發揮抗心肌缺血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并對缺氧的心肌細胞維持其所需的ATP,維持電活動狀態,減少缺血性痙攣的產生,有效促進心肌細胞功能的恢復[4]。瑞舒伐他汀是新型他汀類藥物,該藥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并增加了肝LDL細胞表面受體數目,便于促進LDL分解代謝及吸收利用作用,抑制VLDL合成,并降低VLDL和LDL微粒數量,具有調節血脂作用,同時還能夠改善冠狀動脈血管內皮功能、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及降低C反應蛋白及穩定粥樣斑塊等作用[5]。瑞舒伐他汀還可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還原酶,阻斷細胞內羥甲戊酸途徑,使細胞內膽固醇合成量減少,最終達到清除血清膽固醇的目的,并進一步減少了炎癥因子的分泌作用。
本研究采用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心絞痛,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絞痛總有效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91.67%;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為78.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蔣超旦.辛伐他丁聯合曲美他嗪對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改善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6):57-58
[2]朱永宏,賈國良,周妙,等.替格瑞洛治療41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3,21(96):374-376
[3]從莉萍.葛根素聯合辛伐他汀治療不穩定心絞痛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5):683-684
[4]滕堯文.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評價[J].中國心血管研究雜志,2005,3(3):212-213
[5]孫景生.他汀類藥物臨床多效性作用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4):1689-1691
R54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06.007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