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平
?
護理管理措施預防院內感染的療效觀察
Efficacy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Cross Infections
張芬平
目的 分析加強護理管理措施在降低住院患者醫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248例,依據護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12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依據不同病種、病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制定防控管理制度、完善反饋制度、加強護理培訓以及提高監管力度等綜合護理管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術后發生各類感染12例(9.7%),滿意度為79.0%(98/124);而研究組發生感染2例(1.6%),滿意度為96.8%(120/124)。經比較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以及滿意度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加強護理管理可有效控制院內各類感染危險因素,減少院內感染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護理管理;醫院感染;護理滿意度
醫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或在院內獲得而在出院后發生的感染[1]。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醫院感染無法徹底消除,一旦發生醫院感染,將延長患者治療時間,增加其經濟負擔[2]。截至目前,醫院感染尚未有徹底消除的有效措施,而護理管理質量與患者是否發生醫院感染具有緊密關系。作者采取綜合性的護理管理措施對我院部分住院患者實施干預,總體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院248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入院時均無潛在或明顯感染灶。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13例;年齡18~70歲,平均(45.6±6.1)歲;入住科室:普外科16例,骨科13例,心胸外科14 例,泌尿外科17例,神經外科14例,神經內科15例,心內科13例,呼吸內科10例,消化內科12例;住院期間采取手術治療54例,保守治療70例。依據護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1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管理
1.2.1 對照組 依據患者入住科室以及具體疾病種類、病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如嚴格無菌操作、口腔護理以及呼吸道護理,手術患者給予切口護理等措施。
1.2.2 研究組 在上述基礎上給予制定防控管理制度、完善反饋制度以及加強護理培訓等綜合護理管理措施,具體如下:①制定防控管理制度:合理的護理管理制度是實施院內感染護理工作的保證。醫院內建立的醫院預防控制部門或感染防控護理管理機構,依據醫院目前感染防控現狀以及醫院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護理管理規章制度[3],并將具體要求制定成冊或宣傳材料發放至具體臨床科室或張貼至院內人流量較多的位置,提高宣傳力度。②完善反饋制度:合理的反饋制度可為制定進一步的管理措施提供參考。從多種渠道建立健全護理管理工作質量反饋制度,如反饋信箱、網絡途徑等,盡可能拓展管理信息的流通渠道。一方面可使得管理機構的指示有效下達和落實;另一方面還可以及時收到一線人員的訴求,并可將綜合反饋信息作為醫護人員內部學習交流的材料,進一步提高防控院內感染的能力,保證感染防控工作的質量。③加強護理培訓:護理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是提高院內感染防控的主要因素。邀請專業人員針對院內感染防控主題定期開展感染防控護理管理培訓課程,進一步完善和豐富醫護人員的防控專業知識,使其對院內感染的重要性和具體措施進行全面、深刻的了解,進而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有的放矢。對內科人員應強調控制科室內部傳染源,加強病房清潔、消毒,強化無菌觀念等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發生院內感染的情況,并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分為10分,得分8分及以上為滿意。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對照組術后發生各類感染12例(9.7%),為外科系統8例,內科系統4例;護理滿意度為79.0%(98/124);而研究組發生感染2例(1.6%),均為外科系統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8%(120/124)。經比較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以及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914,20.9009,P均<0.05)。
院內感染是院內防控管理無法避免的嚴肅問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對于院內感染尚無有效的消除措施。護理工作是減少院內感染高危因素,防止和降低院內感染的主要措施,因而護理管理水平對控制和減少醫院感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培訓課程應根據不同科室、不同崗位的醫護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實施,做到切實可行。如針對外科手術科室,應著重于加強圍手術期護理管理,提高規范意識,規范手術操作流程,定時監測手術室空氣質量[5]。
導致院內感染現象與院內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護理管理組織不健全、醫務人員護理管理知識相對缺乏等原因密切相關[6]。作者對我院部分患者加強護理管理工作,主要針對以上原因進行制定防控管理制度、完善反饋制度以及加強護理培訓等綜合護理管理措施。首先針對目前院內感染防控現狀制定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為具體管理工作的實施制定規范,并進而要求臨床科室醫護人員積極參與,為實施護理管理做到制度保障。而反饋制度可使管理部門對目前制定的管理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同時也為一線護理人員對管理措施的要求和進一步訴求開辟通道,有利于上下級相互溝通和護理管理工作的實施。醫護人員的醫護質量是降低院內感染的技術保證,開展針對性的護理培訓工作可有效提高醫療和護理質量,有助于減少院內感染。
綜合研究結果顯示,采取綜合護理管理措施的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患者,且前者護理滿意度更高。表明提高護理管理水平可對引發院內感染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防范,減少高危因素,有效控制和減少院內感染。
[1] 王愛云.護理管理對院內感染控制的影響和解決措施[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S2):468-469.
[2] 牟清華,李靜.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2):370-371.
[3] 酈夕云.發揮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4):103-104.
[4] 楊志榮.淺談在院內感染防控工作中實施護理管理干預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9):264-265.
[5] 陳玲.手術室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探討[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2(1):79-80.
[6] 李松芹.截癱患者尿路感染的預防及護理[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0(1):76-77.
2015-01-14
伊川縣婦幼保健院,河南伊川 471300
張芬平(1975-),女,河南伊川人,主管護師,從事護理工作。
R472
B
1672-688X(2015)02-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