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佳 龔麗雯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南昌330006)
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宮頸癌微創根治手術的圍術期護理體會
潘佳佳龔麗雯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南昌330006)
宮頸癌微創根治手術;圍術期;護理體會
宮頸癌根治術是目前宮頸癌Ⅰb1~Ⅱa期的治療首選,手術治愈率可超80%,但手術對盆腔自主神經的損傷導致了術后膀胱、直腸及性功能障礙等問題。為了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手術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且已經列為宮頸癌新手術分級中的C1型手術,亟待臨床普及開展。但由于盆腔自主神經結構的復雜性,導致手術技術難度大,且常依賴特殊的手術器械,從而影響了手術的普及。現將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進行的60例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宮頸癌患者60例,年齡25~62歲,平均(41± 7.3)歲;身體質量指數(BMI)(23.5±1.8)kg/m2;臨床分期:Ⅰb1期52例,Ⅰb2期6例,Ⅱa期2例;病理類型:鱗癌49例,腺癌11例。入選標準:術前患者未接受放療或化療;病理活檢為鱗癌、腺癌或腺鱗癌;無嚴重的合并癥影響手術。
1.2結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鏡下順利完成手術,無中轉開腹;手術時間為180~240 min;出血量為80~200 ml;住院時間為7~10 d;術后拔除尿管時間為7~14 d,平均9.5 d;術后拔管殘余尿量為20~60 ml;術后無下肢靜脈血栓、尿瘺、淋巴囊腫等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2.1術前準備術前1 d護士巡視病房,查對病人的病歷及一般資料,耐心解答病人的疑問,解除病人心中的顧慮,告知病人術前、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減少病人的心理負擔,取得病人的理解,積極的配合手術。手術前1d開始穿著彈力襪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2.2腹腔鏡器械的準備Stryker 1088腹腔鏡設備1套、強生超聲刀1套、ERBE電外科系統1套、杯狀舉宮器、輸卵管鉗等。所有器械均經過等離子滅菌。
2.3術中的準備及配合病人進入手術室后,認真核對病人,建立靜脈通道,采取膀胱截石位,將患者臀部移至手術床坐板與腿板反折處,調整腿架及托架,使髖關節屈曲大于90°,外展大于45°,膝關節屈曲90°,膝關節下腘窩處墊棉墊,并妥善固定。床頭向下傾斜30°,為防止患者身體下滑,放置肩托。手術開始前巡回護士再次與麻醉醫師、主刀醫師核對病人,清點手術物品。使用0.5%碘伏消毒腹部及會陰部,鋪手術單,留置導尿,置入杯狀舉宮器。連接好二氧化碳氣腹機、冷光源、電外科工作站及超聲刀,測試儀器是否工作正常,核對設備是否齊全。氣腹建立后改為頭低臀高位20~30°,術中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保證導管通暢,術中用藥及時,依據手術的進展及時調整體位,用濕紗布擦拭超聲刀及百克鉗,保持刀頭的清潔,手術過程中密切關注手術操作步驟,及時更換手術器械,觀察器械是否完整,做到心有數,以免小零件遺留在腹腔內。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給病人做足踝的被動運動:左手固定踝部,右手握住前足做踝關節屈伸運動,每次1~2 min,每半小時1次。手術結束前和巡回護士嚴格物品清點無誤后方可結束手術。
2.4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宮頸癌根治術的手術要點腹腔鏡下先清掃雙側盆腔淋巴結,分離輸尿管及其下方的系膜,打開岡林間隙,推開間隙外側的下腹下神經纖維,切斷宮骶韌帶;打開膀胱側窩及直腸側窩,切斷子宮動脈及子宮深靜脈,保留下方的盆腔內臟神經;游離輸尿管,打開膀胱宮頸韌帶的后葉與陰道旁組織間的第四間隙,切2.5術后護理術后第3天開始患者在護士指導下進行膀胱功能鍛煉,每天縮肛5次以上,每次持續時間不少于15 min,以后視身體狀況適當增加鍛煉次數和持續時間。術后7~14 d拔尿管,拔尿管后患者排空膀胱,在B超下測定殘余尿量,如拔除尿管后測得殘余尿量>100 ml,則需要繼續留置導尿。
除陰道旁組織;下推膀胱,在杯狀舉宮器上緣下3~4 cm切開陰道。
隨著宮頸癌患者的年輕化,宮頸癌根治術后膀胱功能、直腸功能紊亂以及性生活失調等越來越引起重視,出現上述并發癥的主要原因是術中損傷了盆腔自主神經。目前腹腔鏡手術具有開腹手術無法比擬的微創效果[1],手術視野局部放大、精細化的操作,術中明確盆腔自主神經的解剖部位和走向,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發生。但目前大多數患者對這種手術方式缺乏了解,存在各種顧慮,以及對手術的恐懼感和緊張心理都會加重焦慮情緒。因此需要在術前加強宣教,告知有關術前和術后的注意事項,使病人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使其樹立信心,能夠積極配合進行手術治療。由于盆腔手術容易損傷血管,激活凝血酶原系統,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2],同時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手術難度較大,時間相對較長,因此術后容易形成血栓。據文獻報道,深靜脈血栓50%發生在術后1 d,30%發生在術后第2天[3]。因此術前講解預防血栓的重要性,指導患者被動和主動適應性功能鍛煉等預防措施;術中加強細節管理,正確擺放體位、避免下肢靜脈穿刺、合理補液,減輕血液黏稠度和對下肢血管壓迫損傷;術后早期即開始協助在床上進行足踝及下肢主動、被動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減少下肢發生的危險因素。宮頸癌術后的患者留置尿管時間過長,多有緊張、焦慮心理。責任護士需要加強心理護理,介紹其他患者治療的成功經驗,選擇恰當的拔管時機、教導常見的誘導排尿法,循序漸進,使患者樹立信心,促進膀胱功能恢復,可以明顯的降低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
[1]郎景和.婦科內鏡技術的普及、提高與發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1):2-3
[2]朱新賢,歐陽一芹,韓巍巍,等.婦科盆腔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回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23(1):10-12
[3]Yamaguchi T,Hasegawa M,Niimi R,et al.Incidence and time course of asymptomatic deep vein thrombosis with fondaparinux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J].Thromb Res,2010,126(4): 323-326
·綜述與進展·
R737.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12.045
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