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陽 陳舜權 胡俏強 戴惠學
摘要:以超甜玉米品種晶甜8為材料,在42萬~66萬株/hm2不同種植密度下,研究其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變化。結果表明,隨著密度增大,生育期縮短,株高和產量逐漸升高,穗位高先升高后降低,穗行數先減少后增加;不同種植密度與禿尖長呈顯著相關,不同密度對穗長、穗粗、行粒數的影響不明顯。因此,結合晶甜8在不同種植密度下的農藝性狀,其合理的種植密度為54萬~60萬株/hm2。
關鍵詞:超甜玉米;新品種;種植密度;產量;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5304文獻標志碼: A[HK]
文章編號:002-302(204)2-006-02[HS)][HT9SS]
收稿日期:204--9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2)2032];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編號:BRA20205])。
作者簡介:黃忠陽(968—),男,江蘇南京人,高級農藝師,從事鮮食玉米和蔬菜新品種引育研究與推廣工作。E-mail:44383087@63com。
通信作者:戴惠學,碩士,高級農藝師,從事鮮食玉米和蔬菜新品種引育研究與推廣工作。Tel:(025)8665330;E-mail:540978@63com。
[ZK)]
超甜玉米(Zea mays varsaccharata),別稱水果玉米或蔬菜玉米,為玉米屬甜質型亞種,因其具有豐富的營養以及獨特口感而深受各階層消費者青睞。晶甜8為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最新選育而成的純黃色超甜玉米新品種,具有甜度高、口感好、果穗大、綜合農藝性狀好、產量高等特點,屬中早熟品種,適宜在江蘇及周邊地區種植。每一個不同的超甜玉米品種具有它本身適宜的種植密度,只有在適宜的種植密度條件下才可兼顧產量和果穗商品性狀,收到較好的效益。本試驗通過研究種植密度對晶甜8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為其進一步推廣和提高種植效益提供理論依據。
材料與方法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采用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晶甜8超甜玉米品種。試驗地為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基地,于204年春季進行。
2試驗方法
204年4月5日采用穴盤播種育苗,4月26日進行移栽定植。設5個不同密度(42萬、48萬、54萬、60萬、66萬株/hm2),3次重復,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 m2,4行區,選取進行數據測定。定植后,按照當地常規管理栽培方法進行日常管理。
3試驗測定
收獲前在小區中間2行隨機選擇0株測定株高、穗位高,隨機取0穗鮮果穗測定穗長、穗粗、禿尖、行粒數、穗行數和單果質量等性狀。數據處理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SSS Statistics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不同種植密度對晶甜8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可知,適當增大種植密度,可使采收期提前,生育期縮短。隨種植密度增大,晶甜8從播種至采收的時間減少,抽雄和吐絲期相應提前,使得晶甜8的生育期縮短。當種植密度為66萬株/hm2時,生育期最短,抽雄期比 [2]42萬株/hm2 和48萬株/hm2提前3 d;吐絲期比 54萬株/hm2 和60萬株/hm2提前 d,比42萬株/hm2和48萬株/hm2提前2 d。
[FK(W8][HT6H][Z]表不同種植密度對晶甜8生育期的影響[HTSS][STBZ]
[H5][BG(!][BHDFG3,WK4,WK2,WK4W]密度(株/hm2)[ZB(][BHDWG2,WK2W]生育時期(月-日)
[BHDWG2,WK32。6W]播種期出苗期定植期抽雄期吐絲期采收期全生育期(d)
[BHDG2,WK4,WK32。6,WK4W]42萬04-0504-004-2605-2906-0206-2785
[BHDW]48萬04-0504-004-2605-2906-0206-2785
[BH]54萬04-0504-004-2605-2806-006-2684
[BH]60萬04-0504-004-2605-2706-006-2684
[BH]66萬04-0504-004-2605-2605-306-2583[H][BG)F][FK)]
22不同種植密度對晶甜8植株及穗部性狀的影響
表2表明,隨著種植密度增大,晶甜8株高隨之升高,穗長逐漸縮短,穗行數先減少后增加,穗粗與行粒數變化不大,但各密度間差異均不顯著;穗位高隨種植密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其中60萬株/hm2為最高值,顯著高于42萬株/hm2與48萬株/hm2,而54萬株/hm2顯著高于42萬株/hm2,其他密度間差異不顯著;禿尖長隨種植密度的增大起伏性增長,在60萬株/hm2種植密度下略有降低;其中66萬株/hm2禿尖長最長,顯著長于54萬株/hm2,極顯著長于其他密度。[FL)]
[FK(W9][HT6H][Z]表2不同種植密度對晶甜8植株及穗部性狀的影響[HTSS][STBZ]
[H5][BG(!][BHDFG3,WK72。8W]密度(株/hm2)株高(cm)穗位(cm)穗長(cm)穗粗(cm)禿尖長(cm)穗行數(行)行粒數(粒)
[BHDG2,WK72,WK72。7DWW]42萬26833aA82083cA20933aA533aA892cB6667aA39833aA
[BHDW]48萬27000aA84000bcA20467aA4867aA2067bcB5333 aA38833aA
[BH]54萬22333aA9750abA20667aA5000aA2300bAB5833 aA40333aA
[BH]60萬22083aA9467aA20533aA4967aA200bcB5833 aA40250aA
[BH]66萬222083aA88583abcA20400aA5000aA2667aA6000 aA40000aA[H][BG)F]
注:同列數據后的不同小寫或大寫字母分別表示差異達顯著(<005)或極顯著水平(<00)。[FK)]
[FL(2K2]23不同種植密度對晶甜8產量的影響
由圖和圖2可知,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大,單果穗質量雖呈下降趨勢,但單位面積產量卻逐漸增加。相鄰密度下單果穗質量差異不顯著,但種植密度為66萬株/hm2時最小,而單位面積產量則顯著高于54萬株/hm2,66萬株/hm2與60萬株/hm2、54萬株/hm2單位面積產量分別極顯著高于42萬株/hm2和48萬株/hm2。為此,綜合考慮各因素,晶甜8的適宜種植密度為54萬~66萬株/hm2。
[FK(W0][THZYtif][FK)]
[FK(W0][THZY2tif][FK)]
3結論與討論
在栽培管理中選擇適宜種植密度,從而協調好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是玉米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2-5]。本試驗中,晶甜8種植密度增大到60萬~66萬株/hm2時,便出現植株倒伏與彎稈現象。當種植密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時,株高和穗位高逐漸增加,提高了植株重心,莖稈變細,因此增加了玉米倒伏的概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種植密度為42萬株/hm2時,植株個體間光照、養分和水分充足,籽粒灌漿飽滿,穗長、穗粗較大,果穗的外觀商品性狀較為理想,但無法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獲得理想的高產效益。當密度提高到66萬株/hm2時,植株個體間對光照、養分和水分競爭增加,導致果穗變短和變細,穗上結實籽粒減少,單果穗質量變輕,一定程度上果穗的商品性也隨之下降[6]。種植密度對植株生長發育及其他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存在密切關系[7]。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大,晶甜8的株高和產量逐漸增加;穗位高先增加后減??;穗行數先減小后增加;只有禿尖長與穗位高影響顯著,穗長、穗粗與行粒數影響不明顯。這可能是由于種植密度單因素增大時,單位面積土壤水肥、營養等供應相對不足,植株光合作用減弱,自然條件授粉不良,導致禿尖變長,穗位增高[8]。另外,當種植密度增大時,單穗質量呈現下降趨勢,但單位面積產量卻逐漸增加,在低密度條件下,植株空間相對較大,易產生較大果穗,單株產量較高,但由于整體密度小,單位面積栽培植株少,而導致單位面積產量不高。
綜合考慮總體效益及果穗商品性等因素,晶甜8春季在南京及周邊地區適宜種植密度為54萬~60萬株/hm2之間。
[HS22][HT85H]參考文獻:[HT8SS][H8mm]
[ZK(#]戴惠學,胡俏強,陳舜權 密度和分蘗對超甜玉米晶甜8號產量及相關農藝性狀的影響 上海農業學報,203,29(4):32-34
[2]張毅,張鵬,柏光曉,等 玉米品種順單7號密度與肥料調控的數學模型 江蘇農業科學,203,4():74-76
[3]孔令杰,許永峰,孟慶長,等 不同種植密度對玉米蘇玉20和鄭單958的影響 江蘇農業科學,203,4(0):67-69
[4]滕樹川 不同密度對夏播玉米產量的影響 玉米科學,2004,2(增刊):76-77
[5]張健,馮云超,余志江,等 國審玉米品種三峽玉3號高產栽培數學模型 江蘇農業科學,203,4(7):66-69
[6]豐光,李妍妍,景希強,等 玉米不同種植密度對主要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玉米科學,20,9():09-
[7]馬興林,關義新,逄煥成,等 種植密度對3個玉米雜交種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玉米科學,2005,3(3):84-86
[8]潘玖琴,陳奎禮,陳舜權,等 不同栽培密度對糯玉米晶糯8號農藝性狀與產量的影響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4,3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