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摘 要:在網絡環境下做好青少年讀者引導閱讀工作非常重要,各種信息需要他們自己判斷事非。本文就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做好青少年讀者服務工作的探討。
關鍵詞:圖書館;青少年;讀者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網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我們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悄然地改變人們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而青少年受到網絡的影響則更深,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正處于形成時期,面對信息化大潮的沖擊,青少年的閱讀習慣更加值得我們去關注。閱讀習慣,指的是不需要別人強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覺就能自然而然地去進行閱讀的種種動作。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可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使用不盡。現在學生的年齡在13到14周歲的人群中,平均家庭電腦擁有率為60%。每周平均上網時間在7小時左右,平均每天有1個小時的上網時間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他們對網絡媒介的依賴性。因此,上網占據了青少年的很大一部分課余時間,而青少年使用網絡傳媒的時間,主要還是用于聊天、玩游戲、論壇等活動,真正使用網絡傳媒進行閱讀的人很少。經過調查分析,筆者對青少年的上網目的進行統計,其中學習、查資料、閱讀僅占總應答次數的30.5%,由此可見,其中真正以閱讀為目的比例會更少。上網主要還是被青少年當成是一個休閑娛樂的方式及與人際交流的平臺。毫無疑問,網絡媒介的普及削減了青少年的閱讀時間。另外無序的瀏覽和無目的的閱讀也使他們在閱讀方面無從下手,影響了他們正確獲取知識的途徑。
1 青少年引讀圖書館義不容辭
公共圖書館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積極為青少年讀者提供引讀工作,正確引導青少年讀者走正確的閱讀途徑,獲取他們所需要的知識,這也是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使命和社會的責任。
青少年是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時期,其學習動機、態度、以及興趣都有較大的變化,渴望擴大知識面,求知欲強,閱讀已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在有目的的閱讀的基礎上,力求在閱讀活動中表現其獨立性,并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逐步用所掌握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由于受環境的影響,青少年讀者在這一時期的閱讀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掌握和研究青少年讀者閱讀興趣及影響閱讀興趣各種不同因素,對他們發展正確積極的閱讀興趣,不斷提高閱讀效果,特別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圖書館對青少年讀者提供引導閱讀工作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在公共圖書館中如何針對新的網絡環境下做好青少年讀者引讀服務工作,筆者僅就工作中的一些初淺的認識,與大家共同探討。
2 網絡環境下青少年讀者引讀的重要性
閱讀能力也是公共圖書館重點培養的目標,但根據我們現在的有關調查資料表明,現在大多數青少年都不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主要表現在:首先青少年讀者不重視閱讀,沒有閱讀的良好的習慣。或者是被動閱讀,從不主動閱讀。其次,不會閱讀。一般學生停留在看清了文字敘述的階段,看熱鬧、獵奇,不能夠思考。第三,錯誤閱讀。不能正確理解閱讀內容的實質,誤入歧途等。
引導閱讀是利用各種手段去“干預”和“引導”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行為及閱讀能力,引導讀者去閱讀有關文獻,使讀者在政治上受到教育;在知識上得到擴充;在情操上得到陶冶。目前在網絡環境中青少年的閱讀習慣呈現的主要從事的是休閑性閱讀而非學習性閱讀。主要表現在閱讀內容呈現多元化、低俗化和片面化。僅憑興趣和愛好及好奇的心理隨便瀏覽。文字出版物也良莠不齊。青少年讀者面對紛繁的圖書市場,往往一籌莫展。有些書從頭貫尾充斥著暴力、暗殺、人妖,賺錢多,銷得快,勢頭方興未艾。古人講,書猶藥也,久讀可醫愚。如果一任此類書左右青少年,愚不但不能醫,許多嚴重青少年社會問題還會產生。可見為廣大青少年導讀是何等至關重要!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分析和理解能力都不強,模仿能力卻很強。他們處于半獨立、半依賴、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實際行動經常被情緒左右,所以在這個時期引導、影響他們的除家庭、學校外就是文化滲透,給他們推薦好書,引導他們健康的閱讀傾向同時逐步提高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3 做好青少年讀者引導閱讀
(1)教育者先受教育。
想做好圖書館的導讀工作,工作人員本身要有淵博的知識,熟悉館藏,博覽群書,弄清哪些書是好書,是適合青少年的書。了解青少年閱讀傾向、閱讀心理,使自己成為青少年心理活動的專家。 熱愛導讀工作,熱愛青少年,有一顆愛青少年的愛心。
(2)通過引讀工作讓青少年認識圖書館。
首先要走出去,宣傳圖書館、宣傳好書。
與教育局團委或中學團委、小學大隊部聯合起來在適當時候搞“學英雄故事演講”、“與名人交談”、“敘述一位科學家故事”、“學寫春聯”、“文藝匯演”等活動。學生需要大量資料,這樣根據他們提出的要求,我們為之列出書目來,提供個人借閱或集體借閱、閱覽室閱覽等。這樣不僅圖書館死書變活了,而且向青少年宣傳了圖書館。
第二要請進來,讓青少年認識圖書館、接觸到好書。
圖書館利用傳統節日“六一”兒童節、“五·四”青年節搞“新書展”、“與好書交朋友”專題圖書陳列;印發圖書館簡介與圖書借閱常識;張貼有益書籍、書目;“舉辦演講會”“搞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辦閱覽證、借書證幫助青少年認識圖書館走進圖書館。
第三與社會聯合,請專家、學者開展書評活動。
“一書一評”或“一書多評”。使廣大青少年多讀好書,提高分辯是非能力。組織學生自己寫書評。把學生視覺引導到社會發展上去,陶冶他們情操,提高他們讀書能力,確立他們做國家主人翁的立身之本。
第四、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真對學生從技術層面保證提供優秀網絡資源。
推薦熱門站點或相關網站選取相關網絡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良性閱讀:如優秀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電子報紙的推薦,選擇優秀作者的個人網頁進行展示,同時結合圖書館實際情況做好圖書宣傳,在網站上進行新書宣傳介紹,做好新書速遞,推介館藏精典書目等工作,利用多種方式宣傳新書好書,做學生的引領者,給青少年的閱讀把好關,讓學生的閱讀有方向感和導向性,更好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
4 教會青少年利用圖書館
(1)圖書館利用最大空間開設自習室、電子閱覽室。
引進現代化的圖書館裝修技術,環境優雅、安靜,四壁是大幅名人名言,自然形成學習氛圍。
(2)定購各地區青少年報刊,大中小學生參考料,書柜內陳列工具書。
(3)管理員咨詢處能提供各方面咨詢,成為青少年讀書的活字典,中小學生課外的輔導員。
(4)開展如何利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以及電子閱覽、網絡檢索、推薦優秀網站等培訓。
(5)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在圖書館網站上定期發布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富有學校特色的各種讀書活動信息,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報名參與。比如組織讀名著征文活動,詩朗誦比賽,名人故事會表演,命題演講比賽,成語大比拼,版報展覽活動等等,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知識,得到收獲;在參與中實現自我展示,獲得自信,提高自身能力;在成功中找到閱讀的激情,激發閱讀的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讓青少年感到圖書館是校外課堂,是課堂外的樂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會利用圖書館。
圖書館是校外大學,圖書管理員是讀好書的向導和參謀。 讀好書,與好書交朋友是圖書館對青少年文化的滲透,是圖書館對青少年讀者導讀工作不可忽視的手段。
參考文獻
[1]傅小燕。淺談網絡時代少兒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6)
[2]章素潔。少兒圖書館讀者教育探索;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 (5)
[3]安新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社會角色略論;圖書館學研究,20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