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西華
摘 要:本文提出,在質量改進過程中,可針對存在的質量問題及影響質量的因素,利用排列圖確定哪些是影響質量的關鍵項目及主要因素,利用因果圖分析質量問題的產生原因和解決質量問題應采取的措施,有效地實施質量改進。
關鍵詞:焊接 技能大賽 排列圖 因果圖
筆者在指導學生參加焊接技能大賽時,運用排列圖與因果圖,找出了參賽選手焊接操作技能提高慢的主要影響因素,確定了焊接操作中焊接試板焊縫質量差的主要原因,針對原因,制定了相關對策,切實提高了參賽選手焊接操作技能水平。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指出,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精神,通過組織開展技能競賽活動,積極推動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促進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引導廣大師生努力鉆研技術技能,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決定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活動。接到通知后,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選派參賽選手參加比賽,并指定教師負責參賽選手的訓練與指導工作。
一、運用統計方法中的排列圖、因果分析圖查找原因
為適應大賽,我們根據以往參賽經驗和參賽選手的具體情況,制訂了嚴格周密的焊接培訓計劃,對學生的焊接操作技能進行全面指導。通過悉心指導,學生的操作技能有了明顯提高,但是,通過對試件的檢驗發現,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所焊試件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參賽要求。是什么影響因素和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呢?我們苦苦思索,查閱了大量有關焊接方面的資料,并對兩星期以來學生所焊試件進行了全面檢測,經研究,決定運用統計方法中的排列圖、因果分析圖進行分析,查找影響焊接試件外觀質量提高慢的主要因素和影響原因。
排列圖是將問題的項目由最重要到次要進行排列的一種圖示技術,是分析影響質量主要問題的方法。該方法就是將影響質量的因素按累計頻率分為三類:A類的累計頻率為0%~80%,為主要因素;B類的累計頻率為80%~90%,為次要因素;C類的累計頻率為90%~100%,為一般因素。
經過分析,咬邊缺陷有127處,同類占比56.44%;背面凹坑缺陷52處,同類占比77.56%;氣孔23處,同類占比89.78%;焊瘤9處,同類占比93.78%;余高超差8處,同類占比97.33%;其他缺陷同類占比100%。
二、根據排列圖抓住主要因素,解決問題
從排列圖中可知,咬邊、背面凹坑是影響試件外觀質量的主要因素,氣孔是次要因素,焊瘤、余高超差等是一般因素。根據排列圖可知,只要我們抓住主要因素,消除咬邊、背面凹坑這個缺陷,就能大大提高試板外觀質量。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咬邊、背面凹坑缺陷呢?對此,我們經過分析、討論,采用因果圖,找出了造成咬邊、背面凹坑主要缺陷的主要原因。
三、用因果圖分析影響質量工具
因果圖又叫特性要因圖、石川圖或魚翅圖,是由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石川馨提出的一種通過帶箭頭的線,將質量問題與原因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是分析影響質量諸因素之間關系的一種工具。
根據因果圖,經分析可知,造成咬邊、背面凹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焊接操作要領領會不深不透,不能真正按焊接參數焊接;參賽選手技術熟練程度差,焊接時電弧穩定程度不夠;焊條角度不當,焊條擺動不規范;焊接電流過大,焊接時熔池溫度較高,使熔化金屬下墜;焊接電弧過長,選手不能很好地控制電弧,熔池處焊接熱量分布不均勻;選手把握焊接速度的能力不夠,不能很好地根據焊接時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焊接速度,焊接均勻程度下降;焊工疲勞,長時間的訓練,使焊工身心處于緊張狀態,焊接時不能精力集中。
總之,由于措施得力,選手的焊接操作技能有了長足進步,焊接試件整體質量越來越好。2010年10月4名參賽選手在山東省第三屆焊接技能大賽復賽中,取得了高級組第二、第三名、中級組第三名的較好成績,圓滿完成院領導交給的焊接比賽任務,并有兩名參賽選手代表山東省參加2010年11月在成都舉辦的第三屆全國焊接技能大賽決賽,取得了高級組第十三、中級組第七名的山東省最好成績,受到了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領導和學院領導的一致好評,并受到學院的嘉獎,為學院爭得了榮譽,擴大了學院知名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排列圖、因果圖的運用,在指導學生焊接訓練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解決問題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既增長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值得同行借鑒。
參考文獻:
[1]郝廣發.焊工[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
[2]王長忠.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山東山推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