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人們說冬季是適合看雪的季節,讓白色的雪迷住你的眼;人們都說冬季是吃生鮮的季節,讓我們用最鮮美的魚來滿足你的胃。
冬季風多雨少氣候干燥,氣溫變化反復無常。易使人體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誘發一些季節性疾病。因此,合理調整飲食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吃得營養,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在此,我們特別為您搜羅了冬季飲食保健的健康資訊,助您健康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現如今,污染少、口味獨特的深海魚日漸受寵,它們肉質細膩、口感嫩爽、吃起來也十分鮮美。俗語道:“寧吃深海魚四兩,不吃地上獸半斤?!蹦敲?,深海魚到底有哪些品種?營養價值幾何?哪些人適宜吃?哪些人又不適宜吃呢?
深海魚對人體益處多多
深海魚,通常指生活在海平面下600米-2700米的魚類,肉質雪白、細膩,口感嫩爽、純正可口,是無污染的低脂肪高蛋白綠色食品,營養成分和含量比一般的魚類更齊全、更豐富。海魚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尤其含有卵磷脂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日本、韓國、冰島女性的乳腺癌發生率較低,經研究發現,這與當地人喜歡吃深海魚類有很大的關系。專家解釋,魚類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ω-3脂肪酸可抑制癌細胞形成,阻止癌細胞繁殖。如果每周吃兩次魚,可降低乳腺癌的復發率。沙丁魚、青魚、黃魚、大馬哈魚等都含有較多魚油。
市場上常見的深海魚有哪些
深海魚的生長周期較長,市場上常見的帶魚、黃魚、鱈魚、平魚、鲅魚、三文魚、金槍魚等,都稱之為深海魚。
清蒸、清燉最營養
深海魚烹飪的方法很多:水煮、清蒸、紅燒、清燉甚至油炸等。但是從營養角度來講,清蒸和清燉兩種烹飪方法更能保證海魚中的營養不流失,而且味道鮮美,也容易操作。
大家盡量不要吃油炸的,食用油在進行高溫處理時,會將原食用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轉化為飽和脂肪酸,而飽和脂肪酸是形成心腦血管血栓和血管壁斑塊的原因之一。所以,深海魚盡量采用清蒸或清燉的方法。
◆冬季的深海使者
三文魚也叫鮭魚,是深海魚的一種。
挪威三文魚有“冰海之皇”的美稱,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游蕩在深海中的魚,以廣闊的海洋為家,水冰冷而干凈,魚也很有韌性。細膩的口感和穩固的品質也讓其成為全球廚師和美食家的喜愛。
挪威三文魚,在所有魚類中ω-3含量最高,其中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含量也很高,同時還含有其他可促進皮膚健康,提升肌膚美麗度的營養元素,通過提供構建和維持這些組織所必需的高品質蛋白質,保證皮膚、頭發和指甲看起來更健康。三文魚對心腦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同時有助于眼睛與大腦的發育,這使得它成為世界上最健康的魚類之一。
小菜推薦:芥辣三文魚刺身、鐵板三文魚、鹽烤三文魚、紅燒三文魚骨。
◆海底的營養師
銀鱈魚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北太平洋。這種魚營養價值極高,且價格實惠。肉質白細鮮嫩,富含維生素A、D,不少國家把銀鱈魚作為主要食用魚類。
黃花魚、鯧魚、帶魚是國人都很熟悉的魚類,傳統吃法很多。
黃花魚,有大小黃花魚之分,二者和帶魚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海產。主要產自于東海和南海,以舟山群島和廣東南澳島產量最多。
黃花魚營養豐富,鮮品中蛋白質含量高,鈣、磷、鐵、碘等無機鹽含量也很高,且魚肉組織柔軟,易于消化吸收。最妙的在于它的“蒜瓣肉”沒有細刺,最適合老人、兒童和久病體弱者食用。中醫認為,黃花魚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
鯧魚是一種身體扁平的海魚,因其刺少肉嫩,故很受人們喜愛,主婦們也很樂意收拾。它同樣具有海魚的營養特點:益氣養血、補胃益精,對消化不良、脾虛泄瀉、貧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鯧魚還可用于小兒久病體虛、氣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癥。
小菜推薦:
紅燒黃花魚
黃花魚收拾干凈,在魚身上劃幾刀,用料酒、醬油、胡椒略腌一會兒。鍋里放油,油燒熱之后,下黃花魚煎一下。油如果不熱的話,魚皮容易掉。煎之前,也可以在魚身上沾點干淀粉。煎成金黃色后,放蔥段、姜蒜片、干辣椒段,淋入料酒、醬油,下入開水,沒過魚。加鹽、味精、白糖,少淋那么一丁點兒醋,蓋上蓋子,中火燒一會。湯汁快干的時候,撒些蒜苗就可以出鍋了。
豉汁蒸鯧魚
鯧魚洗干凈,瀝干水分后,用姜汁和鹽涂遍全身;將豆豉、蒜頭、生姜一起剁成豉汁姜蒜蓉,鋪在魚的身上;蒸鍋里水開后,把魚放進去大火蒸8分鐘,關火后噓蒸3分鐘;燒熱油,把魚碟里的魚汁倒進來,放進生抽和蔥粒煮開,淋在魚上即可。
干煎帶魚
選用冰鮮帶魚,洗凈去除鱗和內部的黑膜,將魚切成10公分段。用適量鹽腌漬一天,上海人管這種腌漬方法為暴腌。腌漬好的魚,于廚房用紙擦干水分,放不粘鍋內,小火煎至微黃熟透即可。腌漬使魚肉質地緊密,有密實的口感,味道咸鮮,配白粥非常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