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618000)肖碧蓉
對于宮頸評分較低的足月妊娠孕婦,通常需要靜脈滴注催產素以引產,但該方法失敗率較高[1]。雖然米索前列醇引產效果較好,但其容易引起強直性子宮收縮,甚至還可對母嬰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近年來,關于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產的報道越來越多,結果都顯示其具有良好的引產效果,且安全性好。我院對足月妊娠引產孕婦應用低位水囊,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需行引產分娩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均排除前置胎盤、多胎妊娠、瘢痕子宮、胎位不正等陰道分娩禁忌證者。年齡20~36歲,平均(27.6±4.5)歲,均為初產婦且宮頸評分均<4分。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40例孕婦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0例,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靜脈滴注催產素進行引產,將2.5U催產素與500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起始滴注速度2mU/min,滴注20min后,將速度提高到3mU/min,之后每隔20min速度增加1mU/min,直至30mU/min,持續靜滴直至孕婦出現規律性宮縮為止。對于未臨產者,可連續應用3d。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低位水囊。在對孕婦陰道、外陰、宮頸進行消毒后,以長彎鉗夾持水囊頂端,將其送入宮頸管中,沿著胎盤附著處對側子宮壁進入宮腔,然后在水囊中注入80~100ml生理鹽水,使水囊充盈,然后將水囊管扎緊,放置12h后取出。
1.3 療效評價 用藥或放置水囊后24h內,出現有效宮縮,且宮口開至3cm,為顯效;用藥或放置水囊后24h內宮口開至1~2cm,為有效;用藥或放置水囊24h后仍未出現宮縮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計數資料比較分別進行t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研究組顯效60例(85.71%)、有效6例(8.57%)、無效2例(2.86%),總有效率68例,總有效率為97.14%;對照組顯效32例(45.71%)、有效27例(38.57%)、無效11例(15.71%),總有效59例,總有效率為84.29%。研究組的顯效率、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引產結局 研究組總產程時間(8.87±1.03)h,對照組為(10.88±0.96)h,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剖宮產5例(7.14%),對照組剖宮產18例(25.71%),研究組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有3例(4.29%)發生胎兒宮內窘迫,3例(4.29%)發生新生兒窒息;對照組有發生胎兒宮內窘迫9例(12.86%),新生兒窒息7例(10.00%)。研究組的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催產素是臨床產科較為常用的一種藥物,但由于產婦存在個體差異,催產素引發子宮有效宮縮的濃度也有所不同,再加上該方法需要孕婦長時間臥床,產程耗時較長,會消耗產婦大量體力,所以容易造成子宮血管收縮,導致胎兒供血不足,引起胎兒宮內窘迫,同時增加剖宮產率。
低位水囊引產原理是通過對產婦宮頸管進行機械性刺激,來促進宮頸成熟,縮短產程,同時減輕胎盤負荷,降低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此外,低水位囊引產還有利于產婦休息以及體力恢復,產婦產前不但能自由活動而且能控制分娩時間,使產婦能在精力充沛且精神狀態好的時候進行分娩,從而提高引產效果。與應用催產素相比,水囊引產更符合自然分娩的生理規律,有助于減少母嬰并發癥風險。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顯效率、總有效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總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以及胎兒功能窘迫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也證實了對足月妊娠引產孕婦應用低位水囊,可有效促進自然分娩,安全性好,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