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劉 敏 張豪豪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53600)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 超 劉 敏 張豪豪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53600)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是獸醫工作的重點。因為防疫是當前防控動物傳染病的最主要手段,如果防疫工作做得好,動物疫情的發生率就會大大降低。眾所周知,防疫工作作用重大,不僅可以促進畜牧業的良性發展,保證農民增收,也保障了動物食品的安全性。但在過去工作中存在種種問題,阻礙了養殖業的發展,也影響了農民的增收。由此,筆者根據多年畜牧局工作經驗,積極尋求對策,對動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動物防疫;問題;對策
(1)動物疫病防疫體系不健全,工作開展難度大。近年來,還有部份地方村級動物防疫網絡還未建立健全,成為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環節,村級防疫工作條件差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難于保證常年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2)群眾動物防疫意識淡薄,主動配合性差,群眾的文化水平低,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農戶不很積極配合動物防疫工作,不按免疫程序進行科學免疫。有的養豬戶為節省費用,圖省事,沒有進行必要疫病的免疫或不舍得消毒投入,可是一旦得了病,則不計成本,什么藥貴用什么。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僅停留在口頭上。
(3)經費少工作被動受阻。防疫經費主要來源于省級“以錢養事”資金、市政府配套資金和中央下撥的基層防疫員工作經費。面對日益嚴峻的動物疫病防控形勢,防疫經費顯得捉襟見肘,導致防疫工作開展緩慢,時常處于被動局面。
(4)動物防疫監管難以到位,綜合防治效果較低。由于村級防疫隊伍還未健全,對分散的飼養戶缺乏有效的約束力,平時補針工作難度大,使免疫接種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間難以達到規定指標,從而使綜合防治效果降低,個別邊遠地區甚至出現免疫死角,成為動物疫病發生的潛在隱患。在新形勢下,雖然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動物衛生監督工作,但是由于監督人員不夠,監督面不廣,監督力度不大,養殖戶疫病安全意識淡薄,致使一些養殖場隨意亂丟病死畜禽嚴重。被亂丟的病死畜禽不僅對大氣、水體造成污染,同時也對某些疫病造成了傳播和擴散的危險,加大了疫病二次污染的風險。
(1)加強行政管理。動物防疫工作的最終目標不僅是保護動物健康和畜牧業發展,而且是保護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動物防疫工作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防疫觀念,并以此為準則確立動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標。各級政府和畜牧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并將其納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動物防疫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懲兌現。
(2)建立完善機制。各地應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完善動物防疫監測預警體系、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動物防疫物資保障體系,強化對鄉鎮和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動物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能。要加強現有動物防疫機構建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縣、鄉(鎮)村三級動物防疫網絡,切實解決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改善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工作環境,積極提升鄉鎮動物防疫站業務能力。
(3)廣泛宣傳發動。動物防疫必須依靠廣大群眾,要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實行“群防群控”、“聯防聯控”。要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眾的動物防疫法律意識,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組成完善的疫情監測網絡體系,提高疫情快速反應和處置的能力。宣傳防疫強制性,明確防疫是養殖戶應盡的義務。各地都采取了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橫幅、標語、網絡、電視、報刊等多種媒體宣傳國家對動物防疫工作實行什么方針,在《動物防疫法》中作出了明確規定,這項規定表明,預防為主的方針是法定的方針,是由國家實行的帶有強制力的方針。作為養殖戶來講,對嚴重危害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重大動物疫病實施強制免疫,這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4)搞好防疫監管。要繼續采取“五強制”措施,切實加強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監測報告網絡,加強以口蹄疫、禽流感為主的動物疫情調查和監測工作,進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時、準確地報告疫情。各級政府要建立一支反應迅速的動物疫情應急隊伍,一旦發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快速處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5)堅持依法防疫。動物防疫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做好動物疫病的免疫、預防、控制和撲滅工作。要確保三個100%。做好畜禽免疫和耳標標識的佩戴工作。春秋兩防工作結束后,應加強督促檢查、查漏補缺,對免疫指標達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力爭使畜禽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達到100%,耳標配戴率達到100%,對新補欄畜禽、懷孕畜、仔畜、漏免畜及因病緩免畜要及時補針,做到動物防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以全面提高畜禽抗疫病風險的能力。
(6)加強檢疫監督。我市近年發生的多起動物疫病都與外引畜禽有很大關系,為了防止和控制動物疫病發生,到外地購買畜禽必須實行申報檢疫管理制度,嚴禁私自亂引。要把產地檢疫、屠宰檢疫、運輸檢疫、監督檢查緊密結合起來,對運載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過往車輛嚴格查證,驗標、點物、登記;對運輸的豬、牛、羊、禽等必須加強檢疫;對運輸工具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對來路不明的“三證”不全的畜禽進行補檢重檢,堅決杜絕外疫傳入及疫情擴散。
[1] 廖昌德.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