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爾蓀·巴拉提
(皮山縣木奎拉鄉畜牧獸醫站,新疆和田 845150)
淺議養殖場建設存在問題及改良方法
圖爾蓀·巴拉提
(皮山縣木奎拉鄉畜牧獸醫站,新疆和田 845150)
近些年來,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和落實,使得畜牧業生產得以迅速發展。養殖場作為一種新型的畜牧業生產組合形式,也因此而日益壯大,逐漸成為畜牧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各個要素中占有絕對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多年來的經驗教訓,指出了畜牧業養殖場建設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與相應的改良措施,以作為今后建設畜牧業養殖場的參考依據。
養殖場;建設;問題;對策
1.1 布局選址不合理
1.1.1 選址不合理。一些地方把養殖場建設在緊靠主要交通干道兩側,人流、車流、物流多,噪音大,影響畜禽生產,造成了交叉污染嚴重問題,增加了疫病傳播機會;而且選址不重視當地的風向、地勢、環境和污染源的遠近等因素,使場生產受到嚴重威脅。
1.1.2 布局零亂。表現在畜舍建設不統一,建筑材料不同、房舍走向、面積大小及配套設施混雜等;生產區、生活區和廢棄物處理區沒有嚴格分離;多畜種混養。有些場在建設中只圈一片土地承包給養殖戶自行建設,加劇了布局混亂的現象
1.1.3 建設步調不一。由于大多數場是以農戶為投資主體,因受資金或其它條件限制,有些戶已投入生產,有些戶才開始土建,戰線拉得過長,給統一防病和統一銷售畜產品帶來不便,對生產經營十分不利。
1.2 環保設施不健全
場內無統一的化糞、排污走道,區外無統一的貯糞場及糞便處理設施,環境十分惡劣。許多場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圈舍建得密不透風,未留下充足的綠化空間,不利場可持續發展。
1.3 內部建設不合理
大多數養殖戶都是“以場為家”,生活區與生產區緊緊相連,有的甚至連圍墻也不砌,生活、生產混為一體;畜舍之間間距過小,畜舍過于低矮,窗戶少而小,采光通風不良。
1.4 防疫制度不健全
許多場不注重消毒和衛生,養殖場大門口未設消毒池,生產區門口未設消毒間,畜舍內外環境和公共場所也不進行定期消毒。有的養殖戶亂丟病死畜禽,亂堆糞便,亂扔藥品、造成傳染病的擴散。有些農戶缺乏規?;?、標準化養殖技術,對免疫知識、防疫程序及良種的鑒別等不了解。有的養殖戶該防的病不防,不愿注射疫苗,還有的購買低價劣質疫苗或是采用不恰當方法接種,不嚴格使用獸藥。
1.5 組織管理不規范
建設養殖場的目的,就是為了形成規?;曫B,標準化生產,專業化服務,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但許多地方場建成后,沒有自己的統一管理組織或機構,無專人負責協調場內公共基礎設施問題;場內沒有自己統一組織,引種、供料、防疫、銷售互不聯系,有的甚至惡意競爭,導致生產秩序混亂,綜合效益不高。
1.6 重建設輕管理
有些養殖場為了完成目標任務或爭取資金補貼,大力宣傳和鼓勵建設養殖場,沒有及時幫助農民購買畜禽入住場,存在有“區”無畜的現象,有的場畜禽存欄率和農戶入住率極低,造成大量土地和房舍閑置浪費。
1.7 服務體系建設滯后
大部分場建成后,以防疫、改良、診療為主的綜合技術服務站建設相對滯后或根本沒有建設。
2.1 場建設應統一規劃、統一標準
各有關職能部門應加強調查研究,組織相關部門,按當地特點指導養殖場建設,對養殖場用地、供電、供水、生產布局等方面進行統一規劃。要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論證,對養殖場的選址、建設規模、畜舍建設標準等進行多方面論證,對不符合要求的設計圖紙或場址予以及時糾正。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嚴格抓好養殖場內企業或個人動物防疫條件的審核發證工作。
2.2 在養殖場建設選址上嚴格要求
一要地勢高燥,以利排水。二要遠離污染源。三要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四要便于衛生防疫。場距居民點至少在3km以上。五要交通方便,電力供應和飼料資源充足。六要盡量利用坡地、荒地、薄地,不占好地。
2.3 養殖場的建設要保持一致性
畜禽舍應統一選擇方向,以保證防風、通風,舍內要創造一個與所養畜禽品種相適應的自然條件,制定科學的飼養工藝流程。場要修建圍墻與外界隔離。戶與戶之間距離應保持相應距離,最好用圍墻或綠化帶隔開。每個飼養區在建筑設計時可將產仔舍、保育舍、育成舍相對獨立,互不交叉。場大門口及每個養殖場大門口都要設置消毒池,要建沐浴、更衣設施。清潔道與糞污染排泄道要嚴格分開,糞污處理池要建在場圍墻外下風口處,并能與雨水分開。
2.4 養殖場要統一管理
在場內建立服務管理機構,負責協調場內的日常管理、品種引進、飼料供應、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管理工作,使一系列規章制度能落到實處,使場走入規范化的管理軌道,保證場健康發展。
2.5 要健全養殖場的防疫制度
養殖場內要加強防疫程序、操作規程等的落實,配備有專職獸醫技術人員、相應的獸醫設備和消毒治療藥品;獸藥和疫苗要統一供應和管理,由專業人員嚴格進行免疫,定期注射疫苗和消毒。以提高養殖效益,促進場快速發展。
2.6 重視污染治理問題
針對畜禽糞便處理方法如下:一是制取沼氣。在建設養殖場時,同時采取相應措施建設沼氣池,將畜禽糞便集中處理能產生沼氣,可供區內養殖戶照明、煮飯、發電等。二是盡量減少用水沖糞便,實行糞尿分離,除臭減污;各戶將糞便送到場內的糞便處理場加以利用。三是采用好氧生物堆肥處理技術減少污染。
2.7 重視養殖場的綠化
綠化可起到改善場氣候、凈化空氣、減少塵埃、減弱噪聲、減少空氣和水中細菌含量、防疫、防火等諸多作用。應在場外圍種植高大樹木的防護林帶,在各養殖場之間種植隔離林帶;地面空隙可種植灌木和草坪。
一言以蔽之,養殖場的建設既要科學規劃,統一標準,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也要杜絕環境污染現象的出現,并適當對養殖場周圍進行綠化,為畜禽的生長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以保證牲畜的健康,減少其死亡率,進而增加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確保畜牧業生產得以良性發展。
[1] 宋衛華.也談強化規模養殖場監管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J].科技致富向導,2013,(14):182.
[2] 張洪云.當前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9):119-121.
[3] 孫海巖.關于畜牧養殖小區建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現代畜牧獸醫,20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