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桂
(景谷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景谷 666400)
對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分析
黃紅桂
(景谷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景谷 666400)
豬肉是我國民眾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類,由于肉類中極易攜帶治病因素和藥物殘留,豬肉食品質量和安全已經成為決定我國民眾食品安全的主要食物。實踐當中影響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較多,包括藥物殘留、病死豬肉、豬肉污染等原因,存在這些問題的豬肉食品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相關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綜合考慮我國國情和借鑒外國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構建適合我國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監管體系。
豬肉;食品;質量;安全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人們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關注。豬肉是中國人餐桌上重要的肉類食品,也是實際當中極易產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食物,所以提升對豬肉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對于保證我國民眾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提升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的對策。
1.1 養豬過程中濫用獸藥
很多養殖戶為了壓縮豬養殖周期、防治豬病,經常在豬養殖中大量使用飼料添加劑、獸藥,其中的有害物質會在食用豬肉時進入人的體內。另外很多農村獸醫診治豬病時,經常濫用磺胺類、青霉素類抗生素,這樣一方面會使豬產生耐藥性,在以后的診治需要進一步加大抗生素用量,另一方面使用過量獸藥,會引起豬肉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的問題[1]。
1.2 豬肉食品市場流通監管的問題
在養豬業的不斷發展中,豬肉供應能已經能夠有效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是由于當前我國完善的豬肉食品流通監管體系還未建立,很多存在質量問題豬肉流入了市場。當前工廠化養殖模式通常具有較大規模,這種情況下產生豬病的幾率也大幅增加。但是政府卻沒有建立適應于工廠化養豬模式的監督體系。當前豬肉流通管理中存在很多部門重復管理問題,監管體系標準較為落后,很難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同時監管體系準入標準低也是其中的重要問題,不僅沒有納入法律法規的調整范圍,完善的肉食品準入制度也沒有形成。
1.3 豬病對豬肉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一些養殖場、豬肉食品加工廠、屠宰場因缺乏寄生蟲、病毒、細菌的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使得有寄生蟲、病毒、細菌感染的豬肉食品流入市場。一些屠宰場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低價收購病死豬肉后進行加工,這些豬肉被當做質量合格的豬肉正常出售。豬病是引發豬肉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只有有效控制住源頭才能確保豬肉食品安全。
1.4 豬肉食品加工生產中的問題
由于當前屠宰場分布較為分散,監管部門無法進行嚴格管控。很多屠宰場不注重屠宰的衛生環境,這樣很多未及時處理的糞便、污水就會污染豬肉。同時很多商家還向豬肉注水,并且加工處理病死豬肉,導致很多問題豬肉流入市場,危害民眾健康。
只有提升豬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水平,推動各部門間的合作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才能保障養豬業的穩定發展。
2.1 完善豬肉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體系
完善豬肉產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體系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豬肉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國際立法經驗,結合我國市場經濟特點,從國內豬肉食品安全問題實際情況出發,建立符合我國特點的豬肉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在該體系中應當包含豬肉加工、豬肉流通、豬病處理、豬肉養殖的監管制度。安全監管部門應當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對豬肉安全問題進行共同監管。只有完善豬肉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體系,才能夠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提供行為依據和準則,進而實現對豬肉食品質量安全的有效監管[2]。
2.2 建立豬肉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和監控體系
建立豬肉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和監控體系,能保障豬肉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徑。在豬肉食品安全認證與監控體系中應當包括豬肉生產環節、豬肉產品流通、豬養殖過程、豬飼料的監控[3]。
豬飼料與豬肉食品質量安全息息相關,黃曲霉毒素、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原微生物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豬飼料。一些商家甚至將“瘦肉精”混入飼料中,對于民眾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只有有效監控豬飼料,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豬肉食品安全。
很多養殖戶將獸藥大量應用于生豬養殖,這種情況下豬肉產品極易產生過多藥物殘留,進而無法保證豬肉質量安全。可以通過全進全出養殖模式監控養殖過程,并認真記錄豬用藥情況。根據用藥記錄,構建病豬檢測和保健體系,為豬肉養殖安全提供保障。
因為豬肉準入制度的問題,很多問題豬肉食品進入到市場中。進入市場的豬肉應當附帶用藥記錄和豬合格證等,對于沒有附加豬合格證和用藥記錄的豬肉不應準許進入市場[4]。
在加工豬肉食品的過程中應當保證環境衛生,其中加工設備維護、洗手消毒、加工用水安全、豬肉接觸面衛生是這個環節應當注意的主要內容。此外避免較差感染也是應當注意的重點問題,加工廠應當嚴格控制蟲害、鼠害等有毒有害物質。
根據以上內容可知,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在生產、加工、流通環節都有可能受到影響,所以責任管理部門應當從各個環節下手進行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監管。本文分析了當前豬肉食品安全與質量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了提升豬肉食品安全與質量的重要策略。但本文還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業人員能夠加強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我國豬肉食品質量與安全水平。
[1] 王慧敏,喬娟,寧攸涼.消費者對安全食品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城鎮消費者“綠色食品”認證豬肉消費行為的實證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12,(6):48-52.
[2] 吳林海,卜凡,朱淀.消費者對含有不同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豬肉的消費偏好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2,(11):13-23,48.
[3] 王懷明,尼楚君,徐銳釗.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標識支付意愿實證研究——以南京市豬肉消費為例[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21-29.
[4] 王文智,武拉平.城鎮居民對豬肉的質量安全屬性的支付意愿研究——基于選擇實驗(ChoiceExperiments)的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3,(9):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