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毅
(遵義市新蒲區三渡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126)
芻議林下養殖生態雞的技術措施
鐘 毅
(遵義市新蒲區三渡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126)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和飲食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而坐落于遵義縣東部,有著非常好的農牧業,以及優質的水資源的三渡鎮,非常適合進行生態雞的林下養殖。為了在該地區更好的發展具有生態環保,綠色健康的林下雞養殖,下面就對其養殖的技術核心進行闡述,希望對有關人士提供一些借鑒。
林下養殖;生態雞;技術措施
業內人士都十分清楚,雖然飲食行業有大起大落的時候,但是綠色生態的產品一直都是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因此只要掌握好林下生態雞的養殖技術,就可以打開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下面就對其生態養殖的技術,以及養殖過程中的各種指標進行分析,以此來提高整體的養殖效率,增加人們的經濟收入。
1.1 生態雞林下養殖的生態核心
對于生態雞的養殖而言,對環境的要求就非常高。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總結,樹林、果林和農村都適合進行生態雞的養殖,在這種自然的環境中進行養殖,自然能養殖出綠色的生態雞。在該鎮中,其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平均的溫度在60℃上下,整體地勢是南低北高,除此之外,該鎮有大量的農田,呈現階梯的形狀,再加上林地覆蓋率非常高,基本已經達到了85%,水資源豐富,因此非常適合進行生態雞的養殖,但是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要結合使用的林地,或者是果林和其他環境,來確定具體養殖的量,避免由于養殖的雞過多而破壞到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1.2 生態雞林下養殖的品種核心
選擇好養殖的地點,就要確立好生態雞的品種,就目前而言,不論是質量還是營養土雞都是比較適合的,其實質上也是一種農村的綠色產品,在用其加工食物后,其不僅肉質勁道,油脂豐富,而且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除此之外,土雞下的雞蛋也是非常好的,其也是一種極具競爭力的附屬產品,非常建議使用土雞作為養殖雞的品種。在另外一個方面,生態雞就是要圍繞著土雞進行一系列的業務擴展,因此在各個方面都要用科學的手段提高傳統的養殖辦法,對土雞的飲食,雞蛋的培育,小雞雛的培養等。
2.1 環境技術分析
只有使用科學的養殖手段,才能做好生態雞的養殖,實現最終的經濟環境雙贏,在確定養殖的地點后,技術人員首先要做好環境的檢測,第一步就是測量土壤,確定該片區土壤的主要成分,以及其實際的酸堿度,這些指標的好與壞,將會直接關系到土雞的成活率和健康情況,然后做好氣候情況的檢測,氣候不相同其最終的質量也有很大區別,接著對面積進行測量,這樣能精準的計算出生態雞的養殖數量,避免影響雞的生長進度,或者是破壞了生態平衡。控制好以上的技術指標才能進行生態雞的養殖,但是要注意這些問題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針對環境的變化,不定期的做好監測,這樣才能控制好生態雞的養殖。
2.2 生態雞品種分析
安全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為了讓廣大顧客吃的放心,做到100%是綠色的生態雞,在引進生態雞的時候,對生態雞的來源做好檢查,確保雞是出自安全的地點,同時在運輸和分發過程中環境都是安全的。同時要對其疫苗情況做好監測,每一只土雞都要進行檢測,避免患有一些疾病。加強對繁殖過程的管理,在雞的繁衍過程中,主要是控制好數量,不能超過原有生態環境能承受的范圍。
3.1 生態雞養殖的技術指標
由于生態雞的整體狀況都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在控制其養殖技術指標上就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發展的趨勢做好調整,但是有些技術標準是固定不變的,例如養殖的溫度,場地的濕度,場地的照明和通風情況,每日的放養時間,雞食料的搭配情況等。在建造雞舍的時候,必須要求向陽避風,同時選擇一處地域比較開闊的位置,這樣地勢能長久保持干燥狀態,有充足的水源,這些硬性環境對土雞的養殖非常有利。一般情況下,其溫度控制在26攝氏度,而在培育中的雛雞而言,其溫度要在32℃左右。結合當天天氣情況,控制好照明和溫度情況,由于林下雞都是可以自由活動的,因此溫度控制就要做好調整。放養時間的差異比較大,可以全天放養,但是如果天氣不好,那么就要減少放養時間,通常是要保持一天放養4~5h。在控制濕度的時候,保持在55%到70%的濕度,由其是被放養的雞群,很容易產生寄生蟲病,如果廠內環境太潮濕,還會致使雞蛋表面,雞的羽毛比較臟,不適合其生長和發育。
3.2 合理的放養管理
一般情況下而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雛雞體重達到300g以上就能進行放養了,每一群設置500只,輪牧分區的放養模式是最好的,設定放養密度在每放養150~250只/667m2為最佳,利用柵欄等其他設施,把林地分成4到6塊小面積的放養區,然后選擇合適數量的雞群進行放養,通常都是放養2~3h后就到另外一個片區進行放養,這樣不僅控制了植被的浪費情況,還為其恢復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同時還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的蔓延。
3.3 雞群的飼養
在沒有對雞群進行放養的時候,一天需要喂養5次到6次,如果是已經進行了放養,那么一天只需要喂養2到3次即可,飼料和飼草是主要的喂養材料,通過人工飼料和天然飼料的合理搭配,來合理控制雞群的營養攝取 情況,保證最終的養殖質量。
3.4 生態雞蛋的技術指標
在質量的要求下,必須確保雞蛋溫度和生態雞一樣,而針對一些受孕的雞蛋,其照明和溫度都要高一些,通常保持在35~37℃左右,利用溫控照明燈達到上述的技術要求。
做好林下生態雞的養殖,不僅可以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且還能提高人們的健康飲食,讓人們吃上營養豐富的雞蛋和肌肉,除此之外,如果把農村的養雞技術都規范化,規模化,可以帶動這一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在增加人們收入的同時,提高我國GDP的增長,能長期為大中小城市提供優質的生態雞。
[1] 肖光清,鐘銀祥.城口山地雞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12):63.
[2] 和文偉,張文花.淺談山地生態雞養殖技術要點[J].畜禽業,2011,(2):63.
[3] 閆景赟.生態雞的飼養管理[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