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利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懷德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16)
豬水皰病的綜合防治技術
劉 利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懷德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16)
豬水皰病僅感染豬,不會感染其他偶蹄獸。此病發病率高,典型的水皰癥狀集中在蹄部、腹部、乳頭、口腔等處,自然感染狀態下,潛伏期在2~5d,或者1周,甚至是更長。人工感染狀態下,發病在1d左右。根據病程長短,此病有典型性、溫和型和隱性型三種。文章就此病基本情況詳細闡述,并提出了接種疫苗、豬場消毒、隔離病豬等綜合防治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水皰病;防治;建議
豬水皰病由腸道病毒誘發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此病發病率高,典型的水皰癥狀集中在蹄部、腹部、乳頭、口腔等處,臨診癥狀與口蹄疫極為類似。但是,水皰病僅感染豬,不會感染其他偶蹄獸。
2.1 流行病學
本病的易感動物為豬,豬只不分年齡、性別、品種均可發病,其它家畜不得病。在豬只高度集中或調運頻繁的場區或豬舍,最容易造成本病的發生。尤其是在豬只飼養集中、密度大的地方,發病率愈高。分散飼養時發病,多是由于食用了城市泔水,特別是洗豬頭和洗蹄子的水而引發本病。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豬,潛伏期為豬和康復帶毒豬。通過病豬的糞尿、水泡液、奶汁等排出病毒,污染周圍環境而感染其它健康豬。感染途徑是直接接觸傳播。通過飼喂含病毒的泔水、下腳料,生豬交易,運輸工具(車、船)而傳播。健康豬與帶毒豬同時在一個圈欄內24~48h,健康豬即可檢出病毒,但不表現出臨床癥狀。病豬的骨髓和淋巴結內病毒能存活15d以上。
2.2 臨床癥狀
自然感染狀態下,潛伏期在2~5d,或者1周,甚至是更長。人工感染狀態下,發病在1d左右。根據病程長短,此病有典型性、溫和型和隱性型三種。
典型性——病變集中在主趾、附趾周邊的蹄冠部位,可見明顯的水泡。早期的癥狀,可見病變部位的角質與皮膚融合,上皮組織蒼白水腫,水泡狀明顯增大。隨著病程加劇,水泡破裂,破裂部迅速潰瘍。皮膚真皮暴露,顏色為鮮紅色。病情較嚴重的,可見整個蹄殼脫落。病豬因蹄部損傷,嚴重跛行。
母豬感染后的典型癥狀,主要集中在乳頭、舌苔、鼻部等處,仔豬感染后的典型癥狀,主要集中在鼻部。兩者典型癥狀,體溫驟升,出現水泡,水泡破裂后,體溫趨向正常。病患豬食欲不振,生產性能受限。此病,成年豬病死率低,無繼發感染,多可逐漸康復。但是,仔豬感染,病死率較高。
溫和型——此病型見少數病例,感染癥狀較輕微,有水泡,但是感染速度較慢,且不易被察覺。
隱形型——三種病型中,隱性型的危害最大。有實驗證實:將1頭隱性型豬同健康豬混養一段時間,1周之后,兩頭豬同時趨向溫和型。由此可見,隱性型豬有著加強的排毒能力,是非常危害的傳染源。
通常情況下,出現典型水皰癥狀后,約有1~3%的病豬同時出現神經癥狀,病豬神經系統紊亂,圈舍內不停轉圈,用力猛咬,啃咬飼槽,眼睛不停的轉動。個別感染病例,甚至出現強直性地痙攣。
2.3 剖檢病變
眼觀可見病變部位在蹄部、鼻部、乳房、唇緣、舌面等出現水皰。心內膜有條狀出血點,其它內臟器官無可見病變。水皰破裂后,創面出血后潰瘍。組織學變化主要見于非化膿性腦膜炎和腦脊髓炎。大腦中部病變比背部要嚴重。腦膜內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核少量嗜伊紅細胞。腦灰質和腦白質有軟化病灶出現。
豬水皰病致死率不是很高,但是臨床診治中,非常容易與口蹄疫、水皰性口炎等病例相混淆。而且,致病病毒水皰病病毒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規模豬場一經被感染,短時間內想根除存在很大的難度。由此,綜合防治此病,建議自接種疫苗、豬場消毒、隔離病豬等幾方面著手進行。
3.1 接種疫苗
預控豬水皰病,接種疫苗最有效。平時用豬水皰病BEI滅活疫苗,有效保護率達90%以上,有效免疫期為5個月,可有效預控此病蔓延,減少發病率。發病豬群緊急接種,建議用豬水皰病高免血清和康復血清,接種劑量為0.1~0.3ml/kg,有效保護率達90%,有效免疫期為1個月。
3.2 消毒管理
切斷傳播途徑,消滅傳染源頭,加強消毒管理是關鍵。將消毒管理例行到位,同樣可有效清滅存活豬場內的病原體,達到有效預控此病的目的。豬場消毒常用的消毒藥劑,過氧乙酸、菌毒敵、氨水、農福、次氯酸鈉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有著更好的防控效果。有學者,用消毒威針對性消毒水皰病豬,取得不錯的效果,值得借鑒。病豬舍,兌水1:600稀釋,噴灑墻壁、地面等生長環境;病豬,針對水皰感染的四肢、鼻鏡等處,兌水1:400稀釋,用消毒藥棉蘸濕涂敷,每天1次,連用2~3d。未發病受威脅豬場,兌水1:800稀釋,噴灑養殖環境,每天1次,經3d,達到有效控菌的效果。
3.3 飼養管理
作為重要的傳染性疾病,豬水皰病控制的有效措施,在于控制傳染源,有效切斷傳染途徑。由此,加強飼養管理,將是關鍵中的關鍵。建議自如下幾方面著手:(1)堅持自繁自養,禁止自疫區調運豬只;(2)儲運病豬及飼料的車輛,建議徹底清掃消毒。所有飼喂用的工具、下腳料、泔水等等,都要經過徹底煮沸后再行飼喂;(3)舍內加強通風,定期清潔,注意舍內干燥。所有排泄污物,集中堆積,經無公害化有效處理;(4)注意控制不良應激,注意增強豬群的抗病能力;(5)日常留意豬群,有疑似病例,及時隔離。根據病情發展情況,上報疫情,及早準備。
[1] 王建.豬水皰病的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1):73-74.
[2] 王彬,湯德元,李春燕,等.豬水皰病診斷技術的研究進展[J].豬業科學,2010,(4):30-34.
[3] 李燁,吳建云,張家驊.豬水皰病的病理過程及其防治[J].中國動物保健,2009,(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