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明王文庶
(1.云南省昌寧縣柯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昌寧 678103; 2.云南省昌寧縣畜牧工作站,云南昌寧 678100)
昌寧縣柯街鎮畜產品安全現狀及對策措施芻議
何春明1王文庶2
(1.云南省昌寧縣柯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昌寧 678103; 2.云南省昌寧縣畜牧工作站,云南昌寧 678100)
畜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產品質量事關動物疫病防控、人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頻頻發生,其數量和危害程度都呈日益上升的趨勢,對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如何構建環環相扣的動物及其產品安全監管工作體系,真正形成從源頭-流通-餐桌的全程監控格局,已成為當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急待解決的問題。搞好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環節較多,任務繁重,只有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監管的長效機制,才能有效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畜牧業;畜產品;質量安全;對策措施
昌寧縣柯街鎮位于云南西部怒江支流枯柯河流域上游,東鄰昌寧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田園鎮,西接保山市隆陽區。連接214國道和320國道的云保公路自東向西貫穿柯街,過境線28km,處于東經99°16′~99°35′,北緯24°16′~24°57′之間,海拔在840~2525m之間,海拔高差大,立體氣候明顯,干濕季節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9.5°C,年降雨量960mm,年日照2283h,無霜期330d。是保山、德宏通往昌寧、臨滄等地的交通要沖,面積211km2,2014年全鎮人口3.2萬。有12個村民委員會,148個村民小組。有耕地面積2844.7hm2,林地面積7170.4hm2。2014年末,全鎮大牲畜存欄16881頭,出欄5893頭;生豬存欄102400頭,出欄118705頭;羊存欄10656只,出欄8963只,肉類總產10816t,產值11732萬元。
2015年1月至5月,共完成產地檢疫:豬5221頭,牛868頭,禽類9435羽。共完成屠宰檢疫:豬3846頭,牛992頭,禽類6036羽。檢出不合格病豬4頭,勻作高溫處理。飼料獸藥檢查18戶,查處過期藥品2種,價值122元,均作收繳。對全鎮的畜禽販運戶進行防賭監督檢查14車次,其中:牛2車次24頭,肥豬4車次182頭,禽8車次1260羽,查處檢疫證件過期經營仔豬1車22頭,證物不符1車35頭,依法作了相應的處罰、隔離觀察、補檢等措施。
3.1 生產規模小,畜禽養殖組織化程度不高
近年來,柯街鎮畜禽適度規模養殖雖有一定的發展,2014年末統計,全鎮生豬出欄100頭以上的18戶8715頭,鎮全鎮生豬出欄總數的8.51%,散戶養殖所占比例大。由于畜牧生產以千家萬戶小規模飼養為主,組織化程度低,很難做到畜種統一、飼料統一、飼養技術統一、飼養環節凈化,對生產過程的監管難度大,客觀上造成了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的難以規范,嚴重制約了畜產品安全生產。
3.2 養殖戶無公害養殖意識淡薄,養殖環境污染
柯街鎮大多數養豬戶都是利用閑置的舊房改造成豬舍或利用房屋的角落建豬舍,存在選址、欄舍設計建筑不科學,不符合動物防疫要求,造成豬舍周圍環境、空氣和水源的污染。飼養管理不善和環境污染造成隱患,如飼喂霉變飼料,引起畜禽慢性中毒;飼喂農藥污染的飼料,飲用污染了的水源;另外還有“潲水豬”、“垃圾豬”等諸多問題。
3.3 獸藥使用不規范,飼料有毒物質和有害微生物含量超標
生豬患病時,有濫用、亂用抗生素,且不執行休藥期的現象,導致藥物殘留;一些養殖戶盲目追求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給偽劣飼料提供了生存空間,一是購買價格低廉的偽劣飼料,二是自配偽劣飼料使用。不少偽劣飼料、添加劑預混料等,可能造成有毒元素鉛、砷、汞、氟超標,細菌(沙門氏菌)、霉菌毒素(黃曲霉素)等在畜禽產品中殘留。
3.4 動物疫情威脅較大
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畜禽及其產品廣泛流通,重大動物疫情也十分復雜,在大市場、大流通的格局下,動物疫情對畜牧業威脅較大,防疫形勢嚴峻,畜產品安全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一是一些人畜共患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因動物品種繁多,流通頻繁,導致動物疫情越來越復雜,如果不強化免疫,加強檢疫和監督,一旦流行和傳播將會危害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危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二是部分養殖戶存在僥幸心理,法律意識、防疫意識淡薄,對病死畜禽隨意丟棄,甚至為減少“損失”,把病死畜禽低價出售或食用造成疫病的傳播;三是部分養殖戶對動物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不配合,影響免疫密度;四是引進畜禽不按規定報檢和實施隔離觀察而發生疫情。
3.5 財政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較差
畜產品安全工作是一項公務公益性事業,由于諸多因素,財政對這項工作投人不足,導致基層基礎設施、設備較差,工作運轉經費缺乏(如冷鏈體系、檢驗檢測、無害化處理等)。
4.1 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加強,生產安產全優質的畜產品已成為人們的呼聲和共識。但在一些交通偏遠山區,畜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仍然不高,因此要繼續加強對廣大公眾的畜產品安全教育與宣傳工作,提高其自身認識能力。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動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提高其認識水平和業務素質,同時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同時通過送科技下鄉、組織養殖技術培訓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涉及相關法律法規及畜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利用全社會的力量依法自覺搞好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4.2 規范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使用
畜產品的安全生產首先要從飼料抓起,飼料的安全直接影響到畜產品的安全。作為人類食物蛋白質重要來源的畜產品,其安全性一直受到特別重視。首先,應該進一步完善飼料衛生標準,建立飼料安全性的監督管理體系,使飼料安全生產有一定的依據和法律保障。其次,加強基礎性研究工作,積極開發和推廣安全可靠的綠色添加劑,減輕藥物殘留的危害,消除飼料添加劑后患。最后,還要控制和防止飼料中外源性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控制農藥殘留和工業“三廢”對飼料的污染,切斷傳染性病原微生物進入食物鏈,確保畜產品的安全生產。
4.3 嚴把獸藥關,強化藥物殘留控制
要控制獸藥殘留、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等物質,引導養殖人員按照《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它化合物清單》、《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對癥下藥,正確給藥”的原則,做到堅決不使用違禁藥物,嚴格遵守用藥劑量、給藥途經和停藥期,推動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畜禽生產體系建設。
4.4 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隊伍建設
首先要建立穩定的防疫隊伍。動物防疫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其專業性和科學性較強,因此防疫工作的好壞影響著畜產品質量安全。建議政府增加投入,通過采取提高防疫員待遇和報酬、納入社保等方式,吸引有知識、有能力、責任心強、熱愛動物防疫事業的人員從事動物防疫工作,穩定防疫隊伍,嚴格落實強制免疫,把好動物疫病免疫關。其次要建立高素質的檢疫隊伍。要根據全縣畜禽飼養量合理設置人員編制,要在產地、屠宰檢疫及實驗室檢驗等環節設崗定員,工資納入財政預算,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檢疫隊伍整體素質,把好動物及產品檢疫關。再次要建立執法嚴的監督隊伍。從規范執法文書制作等方面抓起,做到嚴格、文明執法,樹立樹立窗口形象,增強每一名執法者安全意識,把好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關。
4.5 提高畜產品質量監測水平
畜產品安全質量監測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責任風險較大的工作,應首先要抓好從業人員的技術知識提高,堅決杜絕無本專業知識的人員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對現有在職人員,要通過技術和法律知識培訓,力爭用3~5年時間使整個隊伍達到獸醫大專以上的技術水平,在硬件設施上,市級應建有專門的疫病診斷中心和獸藥、飼料監測所,并保證有必備的設備儀器和工作場地,能承擔較復雜的監測任務;縣級站應有診斷化驗室,可以承擔一般的化驗監測工作;鄉級站也應配備必要的化驗和冷鏈設備,保證所有上市和進入流通領域的畜產品及時進行監測。
4.6 加強肉類貯運和銷售環節的管理
肉類貯運和銷售過程中是造成肉類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加強這些環節的衛生管理是保證畜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首先要求定點屠宰場的冷庫在建筑設施上要符合衛生要求,設有冷藏設施,使屠宰后的熱鮮肉盡快得到冷卻,避免肉類在屠宰加工過程中再次受污染;加強定點屠宰場肉類運輸專用車輛,堅持專車專用,避免一車多用,用后要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肉類銷售過程中要做好防蠅放再次污染的措施,經常性的對經營工具進行消毒和清理。
4.7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建議財政對畜產品安全工作基礎設施設備加大投入,完善疫病監測、藥殘監測的實驗室建設,把疫病監測、免疫質量檢測、冷鏈體系運轉、動物疫病凈化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1] 朱新華.畜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及對策[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1):12-13.
何春明(1978-),男,本科,助理畜牧獸醫師,長期從事生豬定點屠宰檢疫工作。
王文庶(1960-),男,大專,高級畜牧師,長期從事畜牧科技推廣工作。